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乡镇审计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范文 张勇 陈山
摘 要:绵阳市乡镇审计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只要能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乡镇审计必将为农村的全面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乡镇审计 新农村 审计规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有效落实,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建设,对新农村建设进行全面监管,因此需要进行乡镇审计。乡镇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审计、财经法律法规,对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资产负债状况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独立监督和评价的行为。乡镇审计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为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和谐新农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乡镇审计的经验和成效
1.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绵阳市所属各乡镇的审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不断创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乡镇审计本质上是政府审计的一部分,县委、县府领导不仅将审计乡镇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新农村建设审计中心,把各乡镇懂审计、财会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审计队伍中;制定出《乡镇、街道审计工作指导意见》,建立健全乡镇审计制度,保证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注重抓机构和队伍建设,整合乡镇审计资源,重视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使得新农村建设的审计工作能顺利开展。在基建工程审计项目上,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力量,提高了审计效率。坚持一年安排二次以上的业务培训.并组织审计人员参加省内审协会举办的业务培训,每年还派部分业务骨干去外地考察学习。
1.2审计工作有章可循
为了使审计工作有章可循,绵阳市审计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乡镇审计工作规范和指南;建立和健全质量控制制度,严格进行审计复核,避免审计差错,减少审计风险;规范操作流程,借鉴国家审计相关文书格式,设计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农村审计文书(如审计通知书、审计记录单、审计事项取证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银行开户函证单及承诺书等);严格审计程序,抓好审计结果公开,实施全过程审计。
1.3审计范围系统全面
审计范围不仅包括乡镇企业审计,还有同级财政收支审计;不仅有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村级财务审计,还包括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建项目审计等重点审计。在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审计局重点抓好农村审计,促进村级审计的全面开展;在基建投资审计方面,扩大建设项目审计范围,聘请具备法定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审计。同时还重视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
1.4绵阳市乡镇审计成效
(1)提高了乡镇的财务管理水平。各乡镇审计所积极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审计,帮助各村清账理财,建立健全了借款贷款担保、资产管理、经济合同签订等制度,规范了各级经济行为,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如两碗乡所出台的《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农村审计工作程序》、《农村审计文书格式》等一系列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为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堆护了农民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生活中有关粮食直补资金的落实、土地征用款的发放、农村基建工程的实施浓村医疗和杜保资金的使用等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如绵阳市省级重点建设村财政补助资金由市委农办和市财政局负责具体管理和组织实施,资金实行预拨报账制度,在乡镇在财政所设立资金专户,单独核算建设资金,保障资金专款专用。各乡镇按项目计划和项目进度向县财政局申请领拨资金。通过实施乡镇审计,提高了财政财务收支的透明度,严格了村级财务的管理和约束,强化了村干部的经济责任,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稳定。
(3)促进了干部廉政建设。通过开展乡镇审计,进一步提高了村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增强了村于部的财经法纪意识,促进了基层的廉政建设,融合了干群关系。
2.乡镇审计存在问题
2.1乡镇审计经费严重不足。虽然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审计中心,审计队伍人员有所增加,但都吃财政饭,没有其他经费划拨。同时审计队伍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虽然坚持业务培训,但培训费总是捉襟见肘,杯水车薪,业务培训效果较差。审计监督的经费严重不足,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
2.2各乡镇审计工作的开展不平衡。由于各乡镇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以及领导思想意识和管理方式存在差异,审计工作的开展不可能齐头并进,一步到位。比如太平乡虽然设立了审计所,但是独立性不强,挂靠党政办公室,专职人员少,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2.3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审计技术手段滞后
乡镇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部分审计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缺少系统的会计、审计、法律等专业知识。大部分审计办还未配备专职人员或存在专职人员不足的情况。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职责不适应,当前审计人员主要从乡财政或结算中心抽调,还存在同时兼顾两方业务的情况,其业务基础侧重于乡镇级财务或农村财务结算等业务。
乡镇审计方法仍然单一,审计技术手段滞后。面对众多复杂的审计对象,尤其是财务管理松懈、会计资料虚假较普遍的现状,仍以事后手工查账为主,依靠内部控制制度测评、核对、盘点、函证等方法实施审计,其监督力度难免要打折扣。
2.4审计工作多局限于合规合法性审计。和谐、稳定压倒一切,目前绵阳市主要审计目标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主要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审计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监督集体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监督土地征用补偿、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专项资金落到实处等合规合法审计。但新农村建设更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的生活水平,所以乡镇审计应该由合规合法性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过渡。
3.完善乡镇审计的措施
3.1各级政府领导要更加重视和支持乡镇审计工作乡镇审计,投人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让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更多的独立性,保持审计的权威,使审计工作顺利进行。
3.2进一步加强审计机构建设和审计人员素质教育。针对当前审计力量发展不平街及审计人员兼职的情况,应普遍设立独立的审计所,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独立行使审计监督的职能。多渠道、多专业地选拔审计人才,改善审计人员结构;同时重视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绩效目标责任制,实行奖优罚劣,对绩效突出、表现优秀、群众拥护的审计人员,要及时予以激励;对没有绩效的,要追究责任,对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及时调整。
3.3审计工作重点转向经济效益的审计。乡镇审计工作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的审计,集中于乡镇集体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审计,村干部离任审计等。既要做到全面审计,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延伸,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做到纠错审计与预防审计相结合。通过审计规范相关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力度。杜绝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振升.加强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指导和管理的思考[J].山东审计,2003,(2)
[2]刘罡.对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3)
[3]赵志明.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体系改革探索[J].会计之友,2006,(8)
[4]孟祥霞,李成艾.乡镇审计创新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06,(7)
[5]廖桂蓉,田文军.刍议农业审计模式[J].中国经济,2003,(4)
[6]周浩祥.完善乡镇审计促进经济发展[J].广东审计,2006,(4)
[7]陈建萍,朱朝晖.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研究[J].人大复印资料审计文摘,2007,(12)
作者简介:
张勇(1962-),男,云南昭通人,会计师。主要从事审计会计工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