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目标管理在高校分校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范文 | 赵世杰等 摘要:高校分校区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高校分校区的安全管理问题日益受到各级的重视。把目标管理理论应用到高校分校区安全管理之中,能够有效提高分校区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但在实践中一些高校分校区在目标管理方面存在着认识不统一、定位不清楚、目标不明确的问题。高校分校区实行目标管理就要认清分校区的安全管理形势,科学合理的确定目标,认真细致对安全管理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安全工作任务内容。本文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校区安全管理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目标管理 高校 安全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高校都通过高校园区、大学城、单独设置分校等方式成立了分校区,以解决办学空间不足的问题。但分校区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影响到了高校的安全稳定大局。一些高校把目标管理应用到安全管理之中,但在目标安全管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整改和提高。下面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校区安全目标管理为例进行探讨。 为了有效缓解学院土地紧张的局面,解决教室、学生住宿等难题,2007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将原来位于廊坊大学城的分院迁至朝阳区金盏乡,成立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校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校区承载着学院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后勤服务等教育保障任务,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校区多年来,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校区的重要任务和底线要求,围绕着校区安全稳定这一总目标,全面加强消防、治安、综合治理等安全工作,确保了校区的安全稳定。但在目标管理的实践中还存一些模糊的认识,在目标的确定上还存在不科学的方面。 一、东校区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的意义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东校区的安全管理对学院的安全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行目标管理对于东校区的安全稳定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东校区在安全目标管理方面存在一些缺陷。 1.东校区安全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东校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学院的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校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学院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校区的政治维稳、学生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技防设施管理、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等安全稳定工作任务。另一方面东校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学院安全稳定工作的基础,因为校区的安全管理服务对象是全体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法纪意识是否扎实和牢固,直接影响到了以后两年学生在校的安全,从而影响到本校的安全稳定工作。所以说东校区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学院安全稳定工作的组成部分,更确切的说是学院安全稳定工作基础和保障,做好东校区的安全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作用突出,意义重大。 2.安全管理目标管理的重要意义 目标管理是著名的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最先提出的管理理论,大多数人认为是先有工作才有工作目标,而目标管理理论认为是先有目标,进而根据目标确定工作,如果没有工作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就往往被忽视。根据这一理论出发点,管理者要通过层层确定目标,督促工作人员自主的去工作。实质上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就是通过层层确定目标,把工作目标作为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通过目标管理,把各级人员纳入民主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从而使各级人员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更加主动和积极的进行管理和参与到管理之中去,提高工作的综合效益。 按照这一理论,具体到东校区安全管理工作,运用目标管理理论,能够有效避免安全工作的形式主义,防止安全工作的漫长无目的无效工作,提高安全工作的效率。 3.东校区安全管理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学院东校区在安全管理目标的确定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安全管理的目标不清晰。学院各级对东校区提出了各种具体要求,把校区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保安全、保运行、保发展的基础,作为校区的重要工作。安全的概念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说法,在不同的范围,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背景下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对学生个体来讲,发生一点小事可能就涉及到安全问题,而对于整个校区来讲,个体的安全问题可能不能构成校区的安全问题。所以说只有工作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工作要求只是原则性的要求,是笼统的提法。对于东校区的安全工作要做到什么程度,达到哪些具体的要求,从学院各个层面还没有明确的定位。目前东校区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目标模糊的问题,没有明确安全管理的具体目标,对东校区安全管理的目标还没有明确的定位。二是东校区安全管理目标认识不统一。从学院领导层面到东校区的管理层面,从业务部门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对东校区安全管理目标存在不同的观点。我们通过对校区教职工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在东校区安全管理目标上存在两种极端的思想。80%以上的人把安全管理目标绝对化,把平时学生违纪、后勤保障、自然灾害等问题认为是安全管理问题,列入安全管理目标之内。认为任何涉及安全的问题都不能发生,校区才能达到安全。这显然是把安全管理目标绝对化,是对安全管理目标不切实际的要求和理想化认识。60%以上的教职工把安全管理工作目标定位为不发生火灾、盗窃等恶性事故,不发生刑事案件,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作为安全管理的目标,认为东校区只有不发生大事就是确保了安全,对校区的安全管理目标存在偏颇的认识。 二、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校区安全管理工作目标的确定 确定东校区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就意味着明了安全管理的任务和方向。2011年北京市教育工委在全市推行“平安校园”达标验收工作,实现“大事不出、小事减少、管理有效、秩序良好” 的具体目标。这十六字的目标要求是对所有北京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具体到学院的东校区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结合学院的要求,针对东校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可行的工作目标。 东校区安全管理目标既要目标明确,又要符合校区实际,既要防止两极化,又要符合学院要求。通过分析研究认为,东校区的安全管理目标,要严格依据北京市教工委提出的十六字方针,结合校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把东校区的安全管理目标应定位为:“打牢安全基础,杜绝责任事故,减少小事发生,管理秩序良好”。 1.打牢安全基础 打牢安全工作基础对于学院东校区来讲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安全工作本身就是校区发展和建设的基础工作,安全管理涉及治安消防等管理、学生教育管理和后勤安全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任何一方面的工作不牢固、不扎实,都可能给安全工作带来隐患,有可能酿成安全事故和问题,所以说打牢安全基础就意味着保卫办、学生办和后勤办等部门要严格履行自身的安全管理职责,扎扎实实的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后勤安全保障等基础性工作,从而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打牢安全基础对于东校区有特殊的要求,由于学院东校区承载着学院大一新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学生安全管理和教育方面,如果能够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从思想上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养成遵章守矩的习惯,培养爱学乐思的学风。无形中就为大学生安全顺利度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本院的安全管理和学生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东校区的安全工作本身就是学院安全工作一个基础,做好东校区的安全工作就是对学院安全工作的促进和提高。 2.杜绝责任事故 所谓责任事故是指一些事故发生是人没有及时采取可靠的措施加以控制、还有人的麻痹大意、责任心和自我防护能力不强等诸多人为因素。换句话说人在思想、技术、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的根源在人。作为东校区来讲要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不允许因为校区工作人员的失误或失职而带来安全事故的发生。 3.减少小事发生 “减少小事发生”是北京市平安校园建设的目标之一。所谓小事是指不影响校区安全稳这全局的一些小的安全事件,比如学生打架、物品失窃、意外人身伤害等事件。校区要加强对小的安全事件的预防和管理,从制度建设、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加强,尽量减少小的安全事件的发生。加强对小的安全事件的处理和原因分析,做到举一反三,保证同类的小安全事件不发生。 4.管理秩序良好 东校区的校园秩序管理涉及门卫、交通、流动人员、新闻宣传、生产施工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校区要全面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优化校区的交通环境,全面掌握校区的流动人员的状况,全面落实生产施工责任制度,加强校园秩序综合治理,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东校区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任务内容 仅仅有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把安全管理的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划分为具体的工作任务,明确工作任务的具体管理人和负责人,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1.安全工作任务的确定依据 把安全工作目标作为任务确定的核心。安全工作涉及到校区的教学、管理、后勤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关系学生的生命财产利益,影响着校区的运行和发展,明确校区的安全管理工作任务,是做好校区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安全管理的工作任务是根据校区安全管理目标的要求,结合东校区教学保障工作实际,具体确定安全管理的各种工作。进一步讲就是对东校区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进行分解,把原则性的工作目标分解成为具体的工作,工作目标是工作任务分解和确定的依据。 把教学任务需求作为任务确定的基础。加强高校内部保卫工作是构建高校安全保障平台的重要举措。安全保卫工作是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职能是为学校方方面面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和安全服务。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协同努力和共同发展,在方方面面工作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提出许多安全管理和安全服务要求。安全保卫工作要主动吸纳这些新的安全管理、安全服务职能和任务,做到学校发展到哪里,安全保障大平台就延伸到哪里。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对安全保卫工作为断提出新的要求,安全保卫工作内容不断丰富、重要性不断增加,根据北京市关于平安校园工作任务的要求,“创建‘平安校园的重点是推进安全稳定工作组织领导体系、维护稳定工作体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校园综合防控体系、安全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着重从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经费保障五个方面进行努力 ”。从中可以看出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六大体系的工作内容分析还可以看到,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己经突破了狭义的高校安全保卫的工作内容,把组织领导、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中的安全内容全部纳入了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己不是单一的业务工作,己上升全面层面,成为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把校区的实际情况作为任务确定的参考。虽然高校安全工作总体内容范围是一致的,但具体到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工作部门,安全工作的具体任务还是有区别的。具体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东校区,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在校区外部环境上,校区面临着远离本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外部环境复杂等情况,在校区内部,面临着校区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管理人员和队伍薄弱、技防设施水平低等问题。面对校区的这种实际情况,安全管理工作就要针各种实际情况和困难,有针对性的确定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任务。 2.东校区安全管理工作任务的内容 加强校区的安全保卫工作。全面做好校园的消防、治安和综合治理工作,认真落实校园“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严格落实值班带班、外来人员登记和出入证、外来车辆检查登记等制度。定期加强校区的安全隐患排查和内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好安全隐患的督查整改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紧急疏散演练,开展针对宿舍区及夜间的突发事件演练。抓好保安队、学生安保队等安全队伍建设,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和培训。 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培训。发挥校区辅导员队伍的作用,以“三生教育”为抓手,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常态化安全教育工作;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消防安全月”等节点组织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全面实施校区教职工和校内服务单位员工上岗安全培训制度,确保校区教职人员会安全知识、会处置突发事件。 要加强校园周边安全整治。主动与金盏乡公安、综治、城管、东村村委会等部门交流工作,研判形势,加强校园周边巡逻,严厉打击涉校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排查校园及周边涉校矛盾和治安隐患,扎实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加强东校区安全管理的领导和联动机制建设。严格落实东校区安全形势分析、安全隐患排、安全检查督导等机制,确保校区对安全稳定工作的领导。加强校区保卫办与学生办、后勤办、物业、宿舍管理中心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建设,形成安全问题相互通报、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解决的局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