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
范文 李礼
摘要:由于深受传统用人观念影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着明显不足和偏差,薪酬和晋升两大激励机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改进和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以此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
关键词: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 服务效能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共部门内部管理的核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更会影响到整个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尽管近几届政府大力在推进转变公共部门职能、实行大部制改革精简机构,以及倡导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很多领域和地方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我国公共服务水平提升面临发展瓶颈。因此,研究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非常必要。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
由于受中国长期专制思想、人治思想以及身份等级思想等的影响,传统的用人管理观念和做法还相当普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没有真正树立,严重影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此外,传统的“单位人”、“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享受“国家干部”身份等这些观念在公共部门仍在延续,干部人事管理难于改革,严重制约了人才的发展,造成工作人员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理念和真正的服务意识,公共部门活力、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2.人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推进迟缓
一是管理体制不科学。我国实行党政双轨制管理体制,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对人事管理的职能交叉重叠,权限不清。二是法规体系不健全。《公务员法》从2006年实施至今已8年,但目前还没有相关配套的法规和政策。公务员分类也过于简单、笼统,对一般行政类和专业技术类没有区分;三是竞争上岗的选人用人机制缺乏民主和透明度,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四是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很多部门的绩效评估处于自发状态,评估过程封闭,缺乏社会监督。
3.激励机制缺乏合理性和公平性
作为我国公共部门的两大主要激励机制工资薪酬和晋升不尽合理并有允公平。工资分配制度固化,薪酬结构缺乏灵活性,同时公职人员等级薪酬差距过大,又造成薪酬的缺乏公平性。基层部门人员晋升通道狭窄,从而降低了晋升的激励作用。在当前,有很多人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多年却得不到提拔,遭遇晋升的“天花板”。主要原因是职位制度层面金字塔结构造成了高职位的“僧多粥少”,实行干部直接由组织任命必然造成选人用人视野不宽,也和我国一直没有真正建立和落实职级与职务相结合的用人制度有关。
4.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统筹规划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培训意识淡薄,存在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忽略了人力资源自身素质提高的要求,对培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培训缺乏统筹规划,往往很少有系统周密的培训与开发计划,进行大一统的全员培训,忽视了分级、分类差异化培训。培训缺乏实效性,培训过程也往往流于形式,培训内容偏重于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缺乏针对被培训对象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开发培训,导致理论缺乏实际的支撑效果较差。
二、深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1.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转变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视为成本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为出发点,围绕着怎样能激发和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中心,实现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要根据组织和人员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开发,充分鼓励与挖掘员工的创造力与潜能。同时畅通渠道,让员工广泛参与决策中来,形成积极参与管理的公共部门文化。
2.建立弹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职位分类制度,简化职位分类,打破上级任命制度,采用合同雇佣和临时雇佣,增强公共部门人员的危机意识。可以借鉴国外先进方法,结合国情,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公共部门的职位分类制度。其次引入竞争机制和创新战略,有助于公共部门人员产生竞争压力和忧患意识,强化市场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3.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改革现行的公务员晋升和薪酬制度,适当增加每一职务对应的级别数,调动不能晋升职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岗位交流;建立公共部门人员退出机制,实现人员合理流动;完善公共部门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考核结果与收入之间相挂钩的激励机制。
4.建立旨在提高服务效能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是政府人事管理系统的一项基本的管理职能,是对公共部门人员进行的终身的、回归的继续教育。以提高公共服务效能为目的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各种培训开发体系,进行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和长远规划,明确培训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高人员的素质;二是在培训内容上根据培训对象的工作特点,按需施教,注重对人员潜能的开发;三是采用不同的切实可行的培训方式,实行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日常培训与个人继续教育同步,在岗与脱产并举。
参考文献:
[1]李清黎、徐慧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现状及不足[J].当代经济,2009,(9)
[2]唐志红、韩文丽、沈登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直社会保险服务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