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析制造型企业的全流程成本管理模式 |
范文 | 刘静 摘要:本文首先对全流程成本管理模式的内涵进行概述,从成本管理理念存在滞后性、成本控制意识偏低、成本核算方法落后、成本控制未深入研发设计领域四个方面入手,对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解析,并以制造业引入全流程成本法的作用及意义为依据,提出基于全流程成本管理模式的制造业成本管理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 全流程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所处的运营环境也开始朝着繁琐化的趋势发展,市场风险的逐渐增高,市场经济竞争逐渐加剧,企业要想在这个充满竞争力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加强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各项资源以及劳务成本的逐渐升高,使得大多数制造型企业效益效率逐渐减少,这就预示着我国制造型企业已经步入到高成本微效益时期。换句话说,制造型企业已经步入到全流程成本管理环境中。而全流程成本管理主要指,从企业产品研发开始,到产品成本规划结束,根据产品材料采购减少成本,生产过程成本合理把控,从而让企业产品成本实现最优化的管理过程。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制造型企业的全流程成本管理模式进行阐述和分析。 1 全流程成本管理模式的内涵概述 在对制造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减少成本问题进行探究时,应该明确全流程成本管理模式的含义,我们应该将关注力放置在整个企业运营流程中的成本减少,对企业总成本情况进行把控,而非单一性地对某个采购产品或者服务价格的管理。为了获取价格比较便宜的产品,成本减少固然重要,但是取得良好的服务以及质量良好的产品保障等也无疑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本效益[1]。并且,减少成本支出,不但是指减少项目自身的成本,同时还要对相关效益进行思考,成本就好比天平,当将一侧的成本进行压缩,另一侧成本就会提升。如果只是独自对某项成本进行减少,而没有顾及其他方面的影响,这种成本的减少将不会在整个项目成本效益中有所体现。因此,应该构建完善的全流程成本管理含义,从而实现对整个项目成本的管理和减少。我们不但要实现直接成本的减少,同时还要在项目运营全过程中对成本获得的效益进行评估,从项目运营的全过程来探索减少总成本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挖掘出减少成本的机遇。[2] 2 制造业引入全流程成本法的作用及意义 2.1有效处理原始成本信息失真现象 针对同一项产品成本,在全流程成本法以及制造成本法下核算出的结果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甚至相差甚远。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就是两项方式对间接费用配置存在差异。制造成本法主要将每个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标准,当作对全部费用实现配置的比率。事实情况下,产品分别消耗的各项费用所占据的各项费用总额比例,而非用工时比例这种单一性标准进行体现的,特别是间接成本[3]。生产工时或者设备工时消耗的产品比较多,但是其消耗的产品质量检测费用将不会太高,这主要是由于检测费用的多少和生产时间长短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制造成本法的作用下,如果按照单一工时等标准来实现对间接成本的配置,显得比较武断,这就会增加产品成本虚报现象的发生几率,与“谁受益、谁承担;收益高、承担大”的原则相违背,进而使得成本信息出现失真现象。而运用全流程成本法的方式,可以有效处理这一问题,它根据各项产品消耗成本的数额将其逐一配置到各个详细环节中,紧抓动态变量,将原始成本法中运用人工工时等标准来实现所有间接成本配置的不规范性进行消除,有效处理了原始成本法中存在的成本信息失真现象,让成本核算具备精准性。 2.2迎合我国制造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逐渐加快,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剧,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竞争的严峻压力,各个产品市场已经由之前的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进而引發了强烈的价格竞争。我国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就要求企业采用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样才能迎合市场经济构建现代化企业机制的需求[4]。在产品价格设定决策方面依然采用原始的成本法提供的数据,这已经无法满足竞争要求。成本作为影响价格改变的主要因素,企业应该注重成本核算的精准性,即使当企业面临供求关系改变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作用,而达到企业能够承担费用的最低标准时,也需要对产品单位成本进行综合思考。全流程成本法可以提供精准成本信息,企业可以参照给出的信息开展价格决策工作,进而保证价格决策的有效性。所以,全流程成本法能够提供精准的成本信息是毋庸置疑的。 2.3迎合内部成本管理改革要求 针对原始的成本管理工作来说,其只重视核算成本过程成本,却忽略了管理过程中成本;一味地重视投产后成本管理,忽略了投产前产品开发成本,原始的成本管理方式已经无法迎合当前制造业成本管理需求。事实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品由生产作业引发的成本逐渐减少,而管理作业引发的成本逐渐增多,如果依然采用原始的成本管理方式,必将会引发产品成本信息失真现象。因此,这就需要将原始的成本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期获得新突破。将全流程成本法运用到制造业成本管理工作,不但可以对企业成本进行合理把控,同时还可以在决策中起到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在成本信息扭曲的情况下,运用全流程成本法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知,运用全流程成本法能够迎合内部成本管理改革需求。 3 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成本管理理念存在滞后性 大多数企业管理层级普遍缺少对成本管理的意识,虽然给予成本管理高度关注,但是缺少高效的管理方式,使得成本管理往往逗留在财务管理层级中,没有将其提升至企业管理层级上。结合当前企业来说,通常把提高产值当作中心内容,企业领导人员也仅仅对怎样扩大产值予以充足关注;针对产品成本的减少、费用的节省等内容考虑不周。企业运营战略方面也主要注重怎样扩大企业运营规模,关心销售的提升,加大市场份额,而非注重成本管理。还有一部分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主要采用粗放式管理方式,核算缺少精细性,无法让企业所有员工都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缺少系统化的成本核算管理机制,即使制定了成本管理机制,也往往过于形式化,无法落实到实处[5]。 3.2成本控制意识偏低 目前,大多数制造型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也仅仅注重成本费用的预算以及核算,没有上升到企业所有员工参与到全流程成本管理工作中。企业职工成本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大多数职工认为成本管理主要是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负责的内容,与自身没有太大关联。事实而言,成本管理是否可以全面落实和企业职工的参与性有着直接的关联。参与程度越高,成本管理力度也就越高,管理效果也就越好,反之亦然[6]。结合当前企业开展成本管理真实状况来说,大多数企业没有给予人为主观因素的高度重视,导致成本管理效果差强人意。 3.3成本核算方法落后 现阶段,大部分企业依然采用原始的成本核算方式来开展成本核算工作,不管是产品生产的难易性,还是制造环境需求,都根据统一标准来实现制造成本的分摊,这就导致成本数据发生扭曲现象,进而使得成本分配缺少合理性,成本核算信息不精准,造成间接成本职责缺少清晰性。特别是在制造成本等间接成本开支逐渐升高的状况下,导致大多数不可控间接成本不能找到相关的职责并加以落实,因此,成本数据的精准性以及真实性不能得到保障,使得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无法实现有的放矢。 3.4成本控制未深入研发设计领域 针对原始成本管理方式来说,更注重制造成本的管理,很少把成本管理的范畴拓展到产品规划阶段。在进行产品研发规划时期时,落实成本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先天优势,所以,产品规划阶段是实现成本管理的最佳时期,由于运用优化设计的方式,可以减少产品材料的投放,减少成本消耗。在确保产品质量的条件下运用材料替代,能够有效减少产品成本。运用现代化工艺,缩短施工时间,可以实现成本投放力度的减少。所以,研发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应该从产品整个流程入手,开展全面性探究工作,但是当前企业在这方面的关注力度普遍偏低。 4 基于全流程成本管理模式的制造业成本管理策略 4.1确立成本管理的目标 企业要想将全流程成本法进行全面落实,首先就要对全流程成本法的含义以及整体框架有所了解,是落实全流程成本管理工作的首要条件。在对成本管理标准进行明确时,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制定有关管理标准。成本管理目标应该结合多次社会实践,运用市场产品调研的方式来对企业所需的产品样本进行明确,其中样本主要包含了产品型号以及价格等信息。用产品在市场中的社会公允价值来减去企业获得的相关效益而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7]。成本管理目标和企业一般预期效益存在重大差异。企业通常采用对自身财务情况探究的方式来对产品价格进行明确,忽视了社会价格。在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背景下,市场产品影响因素主要源于市场价格的体现,这就会给制造型企业产品营销预期状况带来影响。要想给制造型企业制定良好的价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1客户对产品的要求是确定产品价格的关键 俗话说,顾客就是上帝。市场应该回应相应的要求。客户作为制造型企业最终产品的消费人群,只有保证产品迎合其需求的情况下,才能落实预期标准。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客户的内心想法,其中包含了客户接受的心理价格,其所需的产品性能等,将这些内容进行综合思考,然后开展产品价格的设定工作,这样可以实现企业产品营销对路[8]。 4.1.2市场可接受价格是客户愿意并且有能力支付的价格 产品迎合客户要求是一方面,假设因为产品性能满足客户需求而任意开价,客户就会觉得缺少合理性,这就使得产品依然没有满足客户市场要求,产品依然无法全面销售,这就应该设定客户能够接收的支付价格。 4.1.3分析竞争者产品的价格及性能 產品社会价值主要是在企业以及其他竞争企业价格的平均价格而建立的,因此,制造型企业在进行产品价格制定时,还要对其他竞争企业价格进行综合思考,让其在市场中具备价格优势。 4.2确定预期目标利润 任何企业想要得到稳定的发展,就要依附于企业的真实效益,实现效益的最优化,同时也是当前企业最终发展目标,通常制造型企业在进行目标效益制定时,主要是结合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之后运用加权平均的方式来获得自身想要的效益结果。根据以上观点,制造型企业产品效益应该结合企业之前产品效益状况,之后根据市场竞争情况,以及自身发展需求来对产品价格进行设定,进而获得相应的预期效益。 产品市场价格一旦明确,产品目标效益也就随之明确,目标成为可以运用产品市场价格减去产品目标标准以后的数额进行明确。 产品目标规划明确之后,需要开展产品研制活动以及成本管理规划工作,根据上述对产品成本管理探究,运用不断调整的方式,确保成本控制和产品标准成本的相吻合,这样才能保证产品在合理的目标成本中进行研制[9]。 制造型企业成本目标明确作为一项比较繁杂的工作,其需要得到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配合,所以,在进行成本目标明确时,需要对其进行拆解,在拆解之后,各个项目成本应该融合到各个产品生产环节中,在此环节中还要结合真实账款,对目标成本实现严格把控。目标成本分解形式主要包含了三项内容。 4.2.1根据产品层次分解 结合产品层次实现分解,这样可以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化,该环节也是成本目标落实的主要时期。在进行产品层次分解之前,应该开展市场调研工作,把市场当作标准建立企业目标成本,之后结合市场自身产品要求来建立产品规划方案,对产品层次实施分解工作,同时做好成本管理工作,保证目标成本包含在合理范畴中。 4.2.2根据企业管理结构进行分解 企业目标成本的构建应该结合企业总体管理需求来实现目标,制造型企业目标成本管理不仅涉及了企业管理阶层,同时还包括了其他部门,所以,目标管理应该直至到企业各个部门之间,让企业职权分明,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4.2.3根据企业经费开支构成进行分解 在开展目标成本分解工作时,还能结合费用标准实现分析。由于企业资产需要得到全面运营,成本运用各项费用的方式进行展现,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各项费用来实现对目标成本的分解。 4.3结合成本管理目标开展全流程成本控制 4.3.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作为对目标成本落实之前的规划标准,其对目标成本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对企业目标进行明确,给企业目标成本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其能够安排企业职工工作流程和有效融合的方式,实现职责明确,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4.3.2执行过程控制 执行过程控制作为目标成本管理的主要环境,由于该环境中可以形成实际成本,假设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之间存在差额,则需要结合目标成本实现对实際成本的调整,让实际成本回归到目标成本的范畴中[10]。 4.3.3事后控制 在产品生产之后,需要采用营销的方式来获取相应的效益,我们不能只注重营销状况,同时还要注重客户给予产品的客观评价,客户对产品的需要是产品生产的主要凭证,企业应该根据事后成本差异,依照目标成本,对其实现改进。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制造型企业的竞争,不但是技术研发以及能力之间的竞争,同时也包含了产品成本之间的竞争。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企业也加大了对新技术的投放力度,试图运用某种先进技术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对制造型企业来说,制定从规划到生产的全流程成本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袁楷模,李砚.浅议管道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6(03):221. [2] 李军庆.制造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2):178- 179. [3] 王传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助推企业提升经济效益[J].科技创新导报,2016(2):91- 93. [4] 万晓飞.许继集团低成本全流程运营管理模式的构建[J].北方经贸,2016(10):127- 128. [5] 刘菊霞.业务流程、服务管理模式和成本效益比的互动关系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11):65- 70,76. [6] 李亚.浅析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在医院的运用[J].当代会计,2015(11):68- 69. [7] 焦栋.精益成本管理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5(32):209- 210. [8] 贺小虎.基于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矿井机电设备管理优化[J].科技传播,2014(3):85,99. [9] 许满库.创新成本管理模式 推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J].会计之友,2011(36):93- 95. [10]文孟婵.低碳经济下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商业会计,2012(8):114- 1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