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完善追访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
范文 | 项溢+闻红梅+乔田乐 摘要:“两癌”免费筛查意义重大,加强对高危人群及可疑病例管理,探索一套完善的追访制度,有助于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也为国家其他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追访提供借鉴。 关键词:两癌筛查 高危人群 可疑病例 追访制度 中图分类号:R 737.33 文献标识码:A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 ——Take "two cancer" screening as an example Xiang Yi 1, Wen Hongmei 2, Qiao Tianle3(1. Shanghai Gao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37,China;Shanghai Zhangyan Tow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Jinshan District,Shanghai 201514,China;Shanghai Jinshan District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Shanghai 200540,China) Abstract:The“two” cancer screening freely is signifi cant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high risk population and suspicious cases, to explore a set of perfect follow-up system, contribute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 project,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national public health service project follow-up. Key words:two cancer screening; high risk population; suspected cases; follow up system; 一套完善的追访制度,有利于政府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本文以“两癌”免费筛查高危人群及可疑病例追访为例,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追访制度。 1 “两癌”免费筛查意义 宫颈癌和乳腺癌 (简称“两癌”)一直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严重影响着女性健康,占所有女性癌症的33.11%[1],是目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两大主要杀手,对女性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而且表现出日益年轻化,在妇女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并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3]。宫颈癌早诊断、早治疗可挽救 99%的患者[4];同样,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使其死亡率显著下降[5]。“两癌”免费筛查是政府的一项民生项目,落实成效关乎群众切身利益。 2 政府“两癌”免费筛查工作背景及追访现状 从2009年开始,国家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8年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人群广泛,群众获益明显,取得了一定成效。2011年,国家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的项目扩大到10类41项,服务项目和内容更加广泛和多样,满足人民群众广泛性、多样化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期間,国家出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详细规定项目的服务对象、 内容、流程、要求及考核指标,对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规范,力求为民众提供同质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可见,在推行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过程中持续改进,不断规范服务,是有必要的,有助于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有提到对可疑病例或者高危人群的随访,但是缺乏一个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追访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追访制度,探索建立一个完善的追访体系,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国内也有相关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追访的研究,一部分研究者意识到追访长效工作机制重要性,并在追访方式方法方面做出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研究显示[6-9],妇女“两癌”筛查是一个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的工作模式,对提高广大农村 妇女“两癌”的早诊与早治率具有显著效果。广泛的宣传和动员是适龄妇女积极参与“两癌”筛查的关键[6],各级领导的重视及设备、经费、 技术、人员、服务到位是保证“两癌”筛查质量的基础[10-11]。另外,针对参与“两癌”筛查,检查结果存在阳性的人群,建议建立“两癌”筛查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两癌”医疗救助保障制度,同时加强随访,实现真正意义上进行防治[12];由于“两癌”筛查中往往存在初筛阳性病例追访诊断结果比较困难等情况[13-14],致使部分病例漏诊,而此次筛查采取在指定机构免费复诊以及及时电话与上门追踪督促复诊,提高了“两癌”的检测率[12]。有研究显示[15]。电话追访服务是对所有疑似病例进行追踪随访,通过电话直接进行结果告知以及给予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建议,缩短了通过各街道计生科书面送达结果的时间,为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了时间。通过电话进行指导,对查出患有良性肿瘤等妇科疾病的患者,在日常保健、药物应用、就诊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指导,有效降低了妇科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提高了妇女的健康水平,受到她们的普遍欢迎。 本次筛查中部分妇女依从性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愿意接受进一步检查。建议对初筛出的可疑病例,由政府指定机构进行免费确诊检查,消除“两癌”患者做得起检查治不起病的现象。对筛查出有疾病的妇女,要做好后期随访和跟踪治疗工作,降低妇科病和“两癌”的发生率。 可见,筛查结果反馈大多停留在“告知”的浅层次,对高危人群及可疑病例缺乏系统的深层次的追访制度,存在“有结果,没落实,等于白查”的现状。已有部分研究者意识到追访的重要性,并在追访方式方法方面做出了初步的探索,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的是一套完善的追访制度,促进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的不断提高。 3 有关“两癌”免费筛查工作追访制度设想 从政府、社会及个人层面考虑,“两癌”免费筛查工作应该有一个完善的追访制度,可以进行初步的探索,并为其他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追访制度建设提供借鉴,不断促进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高。 3.1建立高危人群及可疑病例四级追访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 针对高危人群及可疑病例,构建“筛查中心(普查队或者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妇联—卫生行政部门—全科团队”四级追访网络。一是通过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联网的筛查信息化系统,数据共享,保证全科团队或者家庭医生第一时间获知高危人群及可疑病例,为全科医师随访提供信息保障;二是将高危人群及可疑病例信息数据反馈给街镇妇联干部,由妇联承担第三方监督的角色,定期追访高危人群及可疑病例进一步就诊情况,及时与卫生行政部门沟通,“倒逼”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管理,督促对高危人群及可疑病例的随访。卫生行政部门落实专项管理,出台具体工作方案或者制度,督促家庭医师承担起“守门人”责任,精准管理可疑病例,包括电话跟进、健康宣教、转诊及治疗后的随访等环节。 3.2建立高危人群及可疑病例救助制度,加强人文关怀和帮助 经济水平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可想而知。对于可疑病例医从性差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无业、年老等经济状况不佳的重点对象,可通过“全科团队—妇联—民政”反馈渠道,确定救助对象,精准扶贫,营造人文关怀氛围,提升群众获得感。探索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建立高危人群及可疑病例数据库平台,争取社会支持和协助,健康管理公司、保险业也可参与到救助事业之中。 3.3建立“跑”“要”渠道,确保上下有道,民意有达 确实有就诊困难的弱势群体应该增强主人翁意识,应主动向街镇妇联反应,寻求救助,政府行政部门应提高认识,增强重视,听民情,顺民意。相关政府部门应设立救助相关的意见箱、热线电话等听取民意的渠道,保证弱势群体有“道”可循。 3.4建立有效的宣传机制,提高宣传效度和力度 相关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两癌”免费筛查宣传力度,建立目标人群登记制度,全面地毯式搜索目标人群,避免漏检,可探索拍摄案例宣传片、小视频、微信推送等形式,根据登记人群建立数据库,定向、定期推送,提高知晓率,确保宣传效度,保证弱势群体有“案”可依。 参考文献: [1] Cancer IAFR. globocan 2012: estimated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wor1dwide in 2012 [EB/0L].http://glo bo can .iar c.fr/Pages/fact — sheets—population.Aspx. [2] Panieri E.Breast cancer screen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Best Prac R es Clin Obstet Gynaecol,2012,26 (2):283- 290 . [3] 叶蕾,罗燕鸿,孔丹莉,何玉清.子宫颈癌靶向治疗方法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6,23(3). [4] 趙晓青,钱立杰,张英奎.河北省妇女病查治情况[J].中国妇幼保健,2011,1(3) :307 - 308. [5] 戴弘季,朱晓灵,李海欣.乳腺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 ,2009 ,18 (9) :713 —7l6 . [6] 陈秀华,杨青,杜秉新.松江区适龄妇女“两癌”筛查模式分析 [J].中国妇幼保健,2014,28 (27):4449- 4450 . [7] 张斌,周爱芬,陈忠.武汉市2O万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模式及方法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6):910- 912. [8] 彭学鸣,黄华勇,胡朝霞.中山市35 ~59 岁妇 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2 ,28(25) :4098—4100. [9] 张立英,罗晓航,潘海娟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模式及方法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7):968—970. [10]王春荣,张艳如,陈静静.怀柔区怀柔镇两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 , 17 (23) :140- 141. [11]武秋林,曾晓琴,李萍等.妇女病普查疾病谱变化规律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 (23) :56- 57 [12]张斌,周爱芬,陈忠.武汉市20余万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9):1398- 1402. [13]康爱琴,吴春玫.如东县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675- 5677. [14]韩历丽,齐庆青,王朝.北京市两癌筛查主要问题与经验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1, 18(3):566- 568. [15]许芙蓉,夏艳.武汉市江汉区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5):6181-618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