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范文 | 章娉琪+董燕妮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需要。本文以舟山市某高校为例,分析了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翻转课堂的视角下提出于与存在问题相对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高校思想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 网络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考评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1]。而翻转课堂作为加强师生之间信息交流、情感沟通的新教学模式,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帮助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较优选择。通过网上教学视频、教学资源共享、在线交流互动等方式,使网络教学平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完成对理论概念的探索。 对此,笔者对舟山市某高校进行调研,通过采访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教师与学生,深入了解并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 1.1教师上课方式单一,课堂氛围枯燥 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而教师则起到主导作用。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却存在教师上课方式单一,课堂氛围枯燥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一是传统授课模式不能带动课堂气氛。传统的授课方式一般为教师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被动进行学习,加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知识点多、部分哲学内容理解难度大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堂气氛大多不活跃。二是授课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多数学生被动参与课堂讨论,课前对课程内容不预习,对案例不学习;在课堂中被动发言或乐于当听众;课后作业敷衍了事,这些现状需要进一步改进[2]。而在样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经常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三是课堂教学内容仅局限于教材。通过引用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趣味性的案例,能较好地吸引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根据笔者对样本高校的调研所示,其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少有教师引用课外案例进行课堂授课。 1.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不高 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其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投入程度,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在调研采访该高校学生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兴趣普遍不高,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在:一是“大班式”课堂导致学生精神懈怠。由于样本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采用的是“大班式”授课教学,通常由一名教师进行对一百名左右的学生进行授课,这就导致了教师上课时不能很好地关注学生,学生也因此产生懈怠心理,从而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二是对单一的理论式教学兴趣不大。根据对该高校学生的问卷调研,笔者了解到,45.12%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不能进行很好地理解与消化。面对乏味枯燥的课堂,部分学生出现课堂上不做笔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三是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在笔者对样本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仅有23.92%的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对其有帮助;剩余76.08%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或“没有帮助”,由此可见,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只是为了完成学院的教学安排,上课时缺少学习目标与动力。 1.3考评机制存在缺陷,评定效果不佳 期末考评是检验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良好的考评系统能有效地反映出学生是否有效地进行学习。以样本高校为例,其思想政治考评系统虽也在不断改革完善,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具体问题包括:一是上机考试的形式不足以反映学生理解水平。根据笔者的调研,2016学年该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期末评定中,上机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且上机考试的题型只包含选择判断题,在提供考试题库的前提下,学生只记答案,而不会去了解理论的深层含义。二是考评机制不能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通过期末考试,能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偏差之处,而对错题的重新理解学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的一种表现。学生考完试后不再去寻找自己的错误之处,因此不能很好地获得提升。三是考评形式的改革取得的效果不明显。对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教学效果的不明显,学院部分的思想政治教师尝试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学习任务,并将任务的完成情况算入期末总评成绩。但是由于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监控管理难度较大,该方式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明顯。 2 对实施翻转课堂的建议 2.1充分发挥学院领导作用 学院应当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建立健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系统,营造出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学习氛围,从而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有效地展开。具体方法包括:一是将志愿活动融入教学过程。学院可以尝试建立适合学生的“理论—实践—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让学生接受课堂的理论学习后,组织学生参加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到志愿服务实践当中,再在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将志愿服务时长作为考评的一部分内容。二是发挥学生组织社团作用。组织社团生活在学生的大学生活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学生组织社团可以通过组织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竞赛、思想政治主题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增加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帮助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三是发挥学院党委、党支部作用。对此,可以采用学院党委、党支部领导的形式,由学院党委、党支部负责领导并组织协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控,从而达到推进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2.2改善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优质的教师团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满足教学要求,更要积极学习有效的授课方式,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转变为生动、活跃的课堂。具体方法有:一是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动者,应当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较高的教学能力以及一定的人格魅力,以便在授课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教学形象,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学习。二是通过案例阐释知识要点。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热点社会事实,或典型的历史案例,形象地向学生讲解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去查阅有关案例,再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最后由教师点评讲解。三是建立完善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具有较强趣味性、实用性的网络教学资源能很好地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合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完善的网络教学资源库以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可以以网络课程、在线提问、在线解答等方式,取代原先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 2.3加深强化学生主体作用 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翻转课堂”的一大特点。大学生是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是内因,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必须从大学生本身入手,从提高和加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入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学习的主体性[3]。具体措施有:一是组织观看爱国主义主题电影。以样本高校为例,其入党积极分子党训班的课程中,有观看爱国主义主题电影并交流观后感一项,对此,学院可以尝试将此项学习内容推广至所有的思想教育课,通过发人深思的主题电影,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热情。二是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在思想上具有与党的一致性与先进性,学生党员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用自身行动带动身边同学,为形成良好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氛围提供推动力。三是学生担任讲师开展微课堂。为了加深学生对一个专题或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由组员共同备课,再选代表担任讲师开展思想政治微课堂,最后由教师点评找出不足,在为学生停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的同时,也让学生能主动、有效地学习。 2.4改革完善考试评分体系 考试评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督促学生进行认真学习的一种方式。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作用,不仅要注意师生双方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进行合理的考试评分体系改革。改革考评系统的具体措施有:一是将考试命题形式灵活多样化。对于考试命题的方式,有学者认为,要从多方面变换不同角度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切忌死抠名词概念和死记硬背条条。[4]对此,教师可以在试题中多设置主观论述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完成问题的回答,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二是将社会实践加入考评内容。社会实践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并为学生提供服务社会机会,学生通过合理安排实践内容、对实践成果归纳总结,完成社会实践的教学任务,最后由教师进行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算入期末的总评成绩之中。三是鼓励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科研活动。目前,高校构建科研立项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思想政治科研立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学术论文。教师可以为有科研成果的学生适当加分,学生也能获得锻炼机会,在科研的过程中加强自己对理论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2004-10- 14. [2] 吴媛媛,刘煜,袁铁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概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02):94- 97. [3] 龙湖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5. [4] 陆初卿.高校“两课”考评方式改革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4):94- 9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