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 |
范文 | 李炳然 摘要: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对成本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控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新技术企业在参与全球性激烈竞争的复杂大环境中,既要面临各方面的多重挑战,同时也有很多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国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寻找更好更多的投融资机会做大做强的同时,更应该从内部着手有效地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本文将以A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研发费用的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找出有效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提高研发效益的对策,旨在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费用 核算与管理 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F276.4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遭遇到各种瓶颈问题。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指引和号召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潜质、最活跃、最能够拉动经济迅速增长的企业群体。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我国实施技术创新的最大主体,在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成熟起来,例如:腾讯、华为、阿里等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企业。但是在我国仍有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处于起步阶段,这些企业拥有一定的科技专利、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但由于缺乏管理和持续发展能力的认识,特别是在研发费用的管理问题上更是摸不着头脑、找不到门道。 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阐述 1.1高新技术企业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所谓高新技术主要是指不断涌现的各种新技术,例如: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我国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研究,能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企业负责人为专职科研人员并对企业业务较为熟悉,科技人才在企业员工中所占30%以上的比例,具有一定的场所和设备作为研发的必须条件,企业的技术研发费用占总收入的3%以上,企业的技术性收入及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50%以上,拥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各项规章,公司经营已经超过十年。 1.2技术研发费用与研发支出 从字面上不难看出研发费用的重点在费用,而研发制度的重点在支出。具体而言,研发费用是应该在当期获得的利润中予以扣除的,而且研发支出和研发费用相比具有更广泛的含义,这也是要求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人员对研发支出和研发费用进行处理时必须谨慎判断的一个难点。 1.3高新技术研发支出 所谓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支出主要是指: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结合自身的科研优势和特点,在国家相关领域中进行资金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并进行相关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资金耗费。 2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基本特征分析 2.1具有高成长性、常态化特征 在高新技术企业创办过程中,为了顺利完成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会引进一些以自身企业领域相关的先进的设备、研发仪器、所属行业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引进和设备的引进都能够为企业今后更好地发展和技术创新奠定基础。通过对我国相关政策的研究不难看出,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不同于其他国家,与之相关的各项经营活动必须以不断地研究如何创新技术、如何提升新技术的市场效能、如何实现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成功转化等作为经营的主要目标。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过程必须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这已经是高新技术企业中一项日常化和常态化的工作。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成果获得的利润也是建立在不断研发与创新的基础上,并以此為契机,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经济价值。目前我国在生物医药、航天航空、信息技术等新兴科技领域中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各项科技成果得到迅速转化。 2.2研发能力、成功率高于一般企业 任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均以获得最大利润作为努力的目标。高新技术企业的建立与发展也是遵循这一观点,高新技术企业将自己研发的产品和新技术投放到市场中,并以此来获得经济利益。这就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必须高度关注研发过程,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研发目标。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规模较大的各种设备和功能齐全的仪器,这些仪器设备不同于普通的仪器设备,其操作性较难,这就要求高新技术企业不需要专业型人才和专门负责检验的研发人员,而这一人才队伍比一般企业的规模要庞大很多。另外,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专业人员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复杂性、多样性,在研发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率远高于一般企业。 2.3投入大、成本高、风险高、收益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近年来的重点扶持、重点培育的全新领域和行业。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创新、经营管理模式、运作体系等方面还不成熟、不完善。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在自己领域中的初创期研发阶段会投入较高的成本,但是研发成果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这就造成高新技术企业出现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局面。但是,一旦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成功,其所拥有的经济价值、发展前景是无法估量的,也正是由于这一点高新技术企业才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高新技术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当企业逐渐步入正轨后,为了确保企业的技术秘密及特征,还需要继续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对科研设备和仪器进行升级、加大对研发资金的投入,这样也就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量远高于其他企业。 3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的现状 3.1良好的政策支撑使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为了尽快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为了实现我国科技强国的梦想,我国先后颁布并实施了相关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很多城市和地区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与发展。例如:我国在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科技人才、高新技术、融资等方面给予了优惠,提供了便捷;在税收制度中也给予高新技术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这在积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同时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3.2研发支出的规模在增长,但是仍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 如今我国已经迈入了科技强国的新时代,特别是在积极鼓励研发活动方面的措施和成效十分明显,也令世人瞩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研发支出的规模不断增加,但是,如果同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德国的大众公司在全球高新技术企业的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研发投入的首位,其次是三星与微软公司。这种情况下我国在研发资金投入方面根本无法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在短时间内想要超越日本、美国等国家还是有难度的。 4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以M企业为例分析 4.1M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M企业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市丰台科技园。公司在河北定州建有亚洲最大的畜牧装备基地,为业内唯一拥有牧场设计、牧场建设、畜牧装备制造、牧场管理咨询等专业资质的集团化企业,同时为行业唯一家提供生态牧场全产业链服务与交钥匙工程的专业供应商。M企业是在资源优势地区,以先进的技术、优良的设备、现代化的创新手段,为客户提供生态、环保、低碳、节能畜牧场的专业设计(师)和建造(者)、专业的环保畜牧设备制造商和服务商。M企业是中国驰名商标的获得者,中国一体化生态牧场的领航者,中国企业跨世纪的成长冠军。成立至今,M企业自主研发了50余种新型畜牧设备,获30余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近20项,产品涵盖畜牧饲喂与养殖设备、智能化清粪设备、固液筛分设备、挤奶设备等,并从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美国等引进、转化了粪肥抛撒车、奶罐车、TMR饲料搅拌车、粪污处理和可持续清洁能源等先进技术。凭借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公司先后为蒙牛、伊利、完达山、三元、光明、新希望、现代牧业、君乐宝、皇氏、辉山、黑龙江农垦等客户的300余座牧场提供满意的服务,并与首农集团、新疆建设兵团、河北省奶业协会、甘肃省奶业协会、齐齐哈尔畜牧局、蒙牛富源牧业、重庆天友集团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4.2M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M企业自主研发的无形资产中所涉及的研发费用,如果有的无法满足资本化条件,应该将其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如果有的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应该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同时应该贷记:库存现金、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会计科目。期末应将“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中的余额进行结转,结转到管理费用科目中,并最后计入到当期的损益中。对于“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中与可实行资本化的5项条件是吻合的,但是并没有达到可使用的状态,不必结转;当符合资本化条件后,项目研发已经结束,并且已经投入到市场中实现了经济利益的流入,可以将其结转到“无形资产”科目中,期末在资产负债表中予以体现。由此分析不难看出:在M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所列示的“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中借方余额所代表的是该企业目前正在进行的、尚处于研发阶段的、已经满足了资本化的五项条件的那些支出。 4.3对M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的评价 目前,M企业在研发活动中采用的是部分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式,一旦企业对研发项目的可行性及市场发展前景予以认可后,在后续的市场中将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这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在研发阶段产生的费用进行资本化账务处理后,将其计入无形资产,并将此期间发生的费用化支出全部记录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中。当企业研发结束后,如果研发成果失败,即使投入市场也没有任何经济价值,要将之前确认的所有费用化支出全部结转到管理费用科目中进行处理。目前该企业采取的这种有条件部分资本化的账务处理方式,和将研发过程全部资本化和全部费用化的处理方式相比较而言更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只有采取有条件部分资本化的这种账务处理方式,才真正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出的要求,才能真正发挥会计信息在企业决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5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的优化策略 5.1准确确认研发费用 目前在高新技术企业严格遵循准则中所遇到的最大困境,就是如何合理地划分“研究阶段”“开发阶段”。由于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特殊性差异,如果全部根据准则的要求统一做出界定,并运行划分难度较大。因此这就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对研发费用进行准确而科学的确认。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制定实施细则来进一步规范,并对二者的划分进行补充说明。为了能够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核算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项目必须进行单独核算与监督,并且要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所有费用归集到一个账户中。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对研发费用资本化的范围的强制规定与划分問题,从而使企业的研发费用范畴和会计处理方式更加明确。 5.2改进对研发费用的计量方式 目前由于研发费用会计科目不规范导致不同企业很难实现统一,在报表披露中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进而引发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监督与治理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最受影响的是企业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将影响他们对会计信息的准确判断。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应统一会计科目,并且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分别进行核算,例如:企业可以在无形资产、管理费用等一级科目下分设研发资产、研发费用二级科目来反映这些会计科目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这样设置不仅方便企业对研发活动的实际支出进行准确核算,更利于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另外,高新技术企业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设置三级明细科目,这样做一方面保证了会计核算的质量,使每一笔支出都做到有据可查,更便于会计人员在核算时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5.3完善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 在我国相关规定中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信息披露有明确要求,第一:对于符合资本化的研发支出,企业必须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披露;第二:对于企业研发失败的项目,应该在报表附注中对项目投入的资金进行披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很多企业除了披露上述信息外,并没有对研发项目细则等相关信息做出更多透露。当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想要了解其他相关信息时,所获得的资料是不完全的。针对这一问题要求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尽快提升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的质量。 5.4健全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方式 健全而完善的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方式将对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研发项目的进展等产生直接的和重要的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从企业管理方式的提升着手。例如: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积极性和创新性;积极地与专业对口的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借助这些外部力量尽快提升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管理水平的提升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规范而有效的合作机制、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编制准确的研发方案、加大研发成果的转化效率,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为保证高新技术企业经济利润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努力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上开辟新纪元。 参考文献: [1] 刘宏岩.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J].财会学习,2018(21). [2] 赵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费用的核算与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8). [3] 王翠青.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核算与财务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8(18):198,177. [4] 崔华英.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项目核算与管理[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3):121- 123. [5] 孙新桃.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与管理[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0)206- 207. [6] 郭碧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费用核算与管理[J].财会学习,2017(19):189- 19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