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策略 |
范文 | 赵薇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混凝土生产行业的发展也随之进入快车道。当前市场经济和混凝土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发展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混凝土生产企业要立足市场就必须确立核心竞争力,而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定离不开企业人才队伍,这也直接说明了企业培养好、使用好高技能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将对当前混凝土生产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关策略探究。 关键词:混凝土生产企业 高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 人才使用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高技能人才定义为经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从初级、中级技能人才中脱颖而出,能够做出技能创新和技能贡献的杰出人才。从人才发展的过程来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时间的过程,首先成为和格人才后,再成为专门人才,最后再争取成为杰出人才。简要来说,合格的技能人才要有技能基础;专门性人才要有高技能专长;杰出性高技能人才要在有高技能基础和高技能专长的前提下,另有高技能创新,操作思维能力强,并且要在这一方面有相应的贡献和创造。在当前我国的人才管理工作中,学术型人才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较多,而技能型人才则受到的重视较少,但在混凝土生产行业当中,高技能人才的发展更加符合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推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落地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混凝土生产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当中,要坚持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素质培养,坚持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对人才进行系统培养,才能够达到服务混凝土生产行业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要求。做好混凝土生产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已经成为了当前混凝土生产企业关注的焦点,也是未来能够促进混凝土生产企业创新发展的一大落脚点。 1 混凝土生产企业高技能人才现状 混凝土企业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保障性基础,为各种类型的建筑项目在原料和技术上提供了宝贵支持。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发展,我国混凝土生产行业中进入了大量外资企业和各类国有、民营企业,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发展和立足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仅凭一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来定义其实力雄厚程度和核心竞争力已经较为偏颇,更重要的是关注企业的人才竞争。在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还处于较为薄弱的发展阶段,重学历、重科研、轻技能的现象广泛存在,混凝土生产企业不可避免地缺少高技能人才的支持。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混凝土企业技能员工队伍当中仍然以普通工和熟练工为主,经培训和学习有技术评级的员工占比仍然不够高,高技能人才一般不会超过员工总数的5%。此外,在为数不多的高技能人才当中,文化程度仍然偏低,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比较少,很多高技能人才仅有中专甚至更低的学历。此外,大多数混凝土企业中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够不完善,缺乏高技能人才是行业内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当前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阶段,混凝土企业想达到自身的优化升级和技术创新,必须要通过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来实现。这也对混凝土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系统地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并做好高技能人才的管理和使用迫在眉睫。 2 混凝土生产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高技能人才数量少,企业管理和培训不科学 在本文对当前我国混凝土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分析中,笔者已提到人才数量缺少的现状,这与企业自身重盈利、重生产投入,轻人才培养密切相关。许多混凝土企业将主要精力放置于开拓市场、发展生产和企业生产管理当中,这些工作的确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经营发展需要,也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的方面。但很多混凝土企业管理者只看到眼前的市场利益,忽视了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实际上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反而使企业的长远利益得不到保证。在混凝土行业劳动力市场当中,随处可见简单劳动力和普通劳动力,而企业想要聘用和寻找的高技能人才例如高技能混凝土生产工人在人才市场上很难见到,想要聘用高技能人才就需要从其他企业“挖人”,耗费大量用工成本。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当前混凝土企业普遍不重视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导致企业中缺少高技能人才,到人才市场中也很难搜寻到。同时,现今的混凝土企业在施工和生产的过程中大量应用了各类高新科技设备和机器,很多技能人才只需要学会应用设备进行生产即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对技能学习产生了消极态度。此外,由于技能型人才在混凝土建筑企业中的紧俏,很多高技能人才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很难顺利完成任务,因而缺少学习技能、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的精力,这也导致高技能人才整体技能水平有限。另外,这样的情况也会导致高技能人才在培养新的高技能人才,传授技能本领方面缺少时间和精力,导致企业高技能人才难以持续涌现。 2.2待遇偏低,培养持续性有限 在当前的混凝土生产企业当中,普遍存在着技能人才待遇不及管理人员的情况。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学习本身会耗费很长的时间,有的高技能人才需要通过十几年的学习才能够达到应用标准,但混凝土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有的仅需几年就可以培养成功,其待遇往往远高于高技能人才。这样的情况就导致很多高技能人才通过自身优秀的表现向管理岗位上转变,达到管理岗位后则很难继续进行技能学习和能力提升,甚至荒废技能。此外,很多工龄较长技能人才在工资待遇上与企业招聘的大学生几乎相同,待遇偏低导致混凝土企业员工普遍不愿在技能发展的路上前行。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混凝土企业员工不可避免地对待遇、受尊重度等过多看待,从而不愿在生产一线从事技能工作,很多员工通过再教育、转岗等脱离一线生产工作,转而从事待遇更好的岗位,这也就导致了高技能人才在培养和涌现上的持续性受到极大的限制。 3 混凝土建筑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策略 3.1更新企业发展理念,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对于混凝土企业等生产型企业来说,其需要的人才不仅为管理人才,还需要相当数量的高技能人才。混凝土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仅以近期的经济利益作为经营管理重心,想要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技能人才为企业所用,就必须科学规范经营管理,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建立健全现代生产企业所必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混凝土企业必须在企业资金投入上不断向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倾斜,建立激励机制,从企业管理层面给予充分地重视,培养出有干劲、有上进心、能够信赖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远期效益,使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不断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发展。在企业向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投入的资金上,不仅需要企业自身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还是对员工个体发展的重要帮助,应当逐步鼓励、推动企业和受培养员工共同承担培养费用,科学合理地降低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负担,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经费投入,逐步建立起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系统建设关于技能教材购置、教学模式、评级培训、师资引进等,并保证好專项资金仅为培养人才专用。 3.2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持续发展高技能人才 当前混凝土企业中的高技能人才在待遇方面虽然较为客观,但综合考虑其作用和工作必要性,仍然有较大的合理提升空间,尤其与企业管理人员相比,更加需要提升高技能人才待遇。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因而提高其待遇不仅能够鼓励更多技能人才努力提升综合素质,还能让企业培养出来的高技能人才留得住、干得好。在工资待遇上,混凝土企业应当视自身财力将技能型人才工资标准尽量向企业工程师待遇标准看齐,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收入预期,鼓励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在自身崗位上发光发热,真正留得住。在高技能人才的发展上,企业方面应当定期开展技能比武等活动,将技能人才的风采展现给公司管理层和其他岗位员工,使企业各个层面对技能型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使其在精神上得到足够的尊重,使优秀的技能人才能够通过技能比武等形式涌现出来,在企业内部持续发展高技能人才。 3.3加强与高职院校合作,校企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较为成熟,在建筑混凝土领域开设专业较多,每年培养的人才数量较为可观。在混凝土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资金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情况,因此加强与对口高职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显得尤为必要,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社会性,不但能够填补企业用人缺口,还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优秀毕业生的就业。因此,混凝土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不仅应当立足自身企业实际,还应当对外广泛寻找资源,与高职院校密切合作,共享教学设备、先进理念和专业技术,针对企业实际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岗位在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就可开展订单培养,双方签订合同,将优秀学生向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方向培养。这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能够减轻企业自主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负担,还能够通过较为充分时间的学习保证人才质量。 4 结束语 在混凝土生产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搞好企业日益紧张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工作,就能够直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生产质量,增加企业远期收益。混凝土企业应当不断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将高技能人才发展与生产经营管理并重,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多方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推动企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梦水,崔俊荣.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弹性学制模式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7 (1):43- 47. [2] 郭玉红.谈铁路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培训,2017 (2):230. [3] 肖佳怡.信息化视角下湖南省粮食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 (5):108- 110. [4] 刘慕君.关于煤炭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7 (9):92. [5] 马振宇,王莉,刘登兵.以工作室引领为核心的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8(1):66- 68. [6] 赵洋.对构建基层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考[J].中国核工业,2017 (1):50- 5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