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ERP
范文 沈京虎
摘要: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对ERP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分析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资源计划(ERP)需求的新特点,并结合ERP发展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ERP与电子商务集成化的发展方向,为企业实施ERP和电子商务提供了有益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ERP;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coming of electronic commerce put forward kinds of new requirements for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in ERP develop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this paper mean to analyze new requirement features of ERP under electronic commence environments, discuss new developing trends integrating ERP with electronic commerce, so as to provide better suggests to enterprises in carrying out ERP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Key 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1面向供应链管理的ERP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它是在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Ⅱ)的基础上逐步演变,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概括地说,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从ERP概念诞生之日起,ERP就是一个面向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的管理信息集成。它把客户需求,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现代商业上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转向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综合实力的较量上。ERP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企业资源管理,而成为一种经济发展中适应企业功能形态变化的全方位的管理系统,搭建起以客户为中心、基于供应链的管理平台。
虽然ERP的核心是对供应链的管理,但是在国内,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应用实施ERP的时候,还是停留在把ERP看作是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优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层面上。对于ERP的作用也仅仅是看作改善提高企业内部的供应链,整合优化企业自身资源,实现准确生产,加速资金周转,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现代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企业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步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不仅在不同的供应链中处于供应商、分销商和用户的不同位置,而且在整个供应链所构成的网络中也处在不同的位置中。这就要求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核心业务,争取在供应链中处于核心企业的地位,增强自身的实力,把非核心业务转包给供应链上其他的伙伴同盟,增强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实力,而不再象过去那样,进行集团化、全面型、产供销一条龙大而全的规模经营。
2电子商务环境下ERP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EC)的应用也愈来愈成为一种普遍的商务形式,而且在今后,必将取得更大更广泛的应用,功能上也更趋于多样化,与传统的商业行为结合更紧密,并很大程度上产生取代作用,更将为人们所接受与认同。广义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 Business,EB)除了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电子商业活动外,还囊括了各行业中各种业务的电子化,如电子军务、电子政务等。EC仅仅是EB的一部分。电子商务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对内部的业务流程管理、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方式和对外部的接口界面上,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扩展。最重要的是,它使得企业的管理内涵进一步延伸,从传统的财务、库存、销售、采购等面向内部的管理,扩展到对于企业向前向后包括供应商和用户在内的整个供应链与价值链的管理范畴,对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也必将导致新形势下新一代管理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现阶段的ERP软件,国外比较成功的有SSA、BBAN,国内做得比较好的有SAP、Oracle、用友、金蝶、神州数码,都达到了功能模块上比较成熟完善的地步。它们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功能模块齐全,涵盖面广,适用于大型企业的如SSA;一种是可扩展性比较好,能实现多种功能组合,开放性较强,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和不同行业的如BBAN。尽管所有这些软件企业都有成功的、极有说服力的案例,以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成功实施作为支撑,却无法避免的一个事实就是:现行的ERP已经愈来愈不能适应新经济形势下位于供应链上的企业急速要求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ERP的思想被引进我国并被许多大中型企业积极应用,其实施的成功率相对于国外企业大大降低(我国企业的成功率是10%~20%,局部成功率是30%~40%,约有50%的企业是失败的,远低于其他国家20%~30%的成功率)。然而即使是在ERP实施起步较早的国外企业中,如此低的成功率也是差强人意。虽然导致ERP实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深层次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对于ERP应用环节的深入研究。我们一再强调思路决定出路,意识重于一切,现在不管是从ERP咨询公司还是到企业的领导层、决策层,ERP实施项目小组的专项工作人员,都认识到ERP不仅仅是一套技术管理软件,也不仅仅是信息系统,而是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ERP是提供管理创新的平台。只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策略与方法,才能使ERP成为让企业脱胎换骨、焕发活力的利器。现在的问题是:现阶段我们对于ERP的研究与应用还长期停留在企业内部,重点仍然放在优化单一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最终降低企业成本。而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任何一个企业与它周围大量的供应商和客户都发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当企业的ERP无法与它相关的供应链有效集成时,ERP的实施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3电子商务环境下ERP与其他管理系统的集成
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为便捷的通信服务的同时,也为企业间利用先进的科技与管理手段开展更为激烈的竞争埋下了伏笔。当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跨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顾客的消费水平与消费层次也不断提高,使得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简称3C)成为影响现代企业发展的三股重要力量。所以,企业要想很好地适应以3C为特征的外部环境,必须进行以ERP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手段的变革,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基于供应链管理的ERP系统。
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加速企业和企业(B to B)、企业和消费者(B to C)之间的沟通。电子商务使ERP的内涵进一步延伸,它对于传统ERP所起到的变革在于:一是扩大了ERP的集成范围,它要求ERP不仅具有传统的制造、销售、采购、财务等功能,还将涉及到企业整个价值链的环节纳入到管理范围,包括面向供应链的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营销EM、商业智能BI等。
尽管目前对于处理ERP与SCM、CRM、EC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很明晰,但至少可以看到,不管是ERP,还是SCM,CRM,任何一种管理系统都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加快信息流通、实现高质优效管理服务的。这些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既有重叠又各具单项优势。ERP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内部供应链协同整合的问题,SCM、CRM加强了对客户和供应商的管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创建基于SCM管理思想的ERP信息平台,可以将包括CRM、TQM(全面质量管理)、BI(商业智能)、CIMS集成和APS(先进计划高度)融合进来。
现阶段基于Internet、Intranet,B/S体系结构的ERP软件系统技术上还尚未成熟,对于电子商务的支持还不够。另一方面,ERP与电子商务的集成程度也很低。尽管很多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但是由于没有后台的ERP系统提供支撑,使得从EC平台上获得的销售订单、市场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后台ERP系统中;同样,由于没有后台ERP系统的支持,前台的EC系统也不能读取有关产品价格、客户等信息,造成前后台信息脱节,在销售、采购、客户管理这些功能上各自为政,整体混乱,企业在实施应用时无所适从。
为了使企业的业务流程更加连贯、作业明晰、便于管理,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提高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的竞争实力,ERP与电子商务的集成势在必行。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应用,ERP与EC集成在企业中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根据Gartnet Group咨询公司的预测分析,2004年电子商务集成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1 000亿美元,年增长速度可达到50%。
4未来ERP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ERP在发展的过程中,吸纳了准时生产JIT(Just In Time)、精良生产、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先进思想,是信息时代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今天,它的管理领域已远远超出了企业内部资源计划与管理的范畴,已经步入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间协同管理的阶段,并将最终导致面向全球化生产管理的新一代ERP的产生与发展。总的来看,未来新一代ERP的两大发展方向就是实时化与集成。
我国的863计划在“十五”期间在制造业信息化计划中设立新一代“ERP软件开发、研究与应用”课题,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跨越和创新”,打造出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基于web的实时ERP”。ERP代表了当代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与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与SCM、产品数据管理PDM、工作流程管理信息系统等的进一步分化与整合,从而实现ERP的“实时化”,为成就“实时企业”与“虚拟企业”提供核心基础。
同时,未来的ERP将面向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 Commerce),支持企业与贸易共同体的业务伙伴、客户间的协作,支持数字化的业务交互过程。ERP供应链管理过程将进一步加强,并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企业间供需合作,如汽车行业要求ERP的销售和采购模块支持电子商务或EDI,实现客户或供应商间的电子订货和销售开单的过程。ERP将支持企业面向全球化市场环境,并使企业在协同商务中做到过程优化、计划准确、管理协调。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仅靠自身资源已无法有效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各方如供应商、分销商、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一切全社会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要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优势。现代企业竞争已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条供应链与另一条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建立起面向供应链的ERP系统,实现对整个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的管理,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全方面竞争的需要。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即核心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建立的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而不是一种所有权关系。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具有核心专长,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共同增强竞争实力,达到“共赢”。当今国际上的一些先驱企业早已摒弃了过去那种从设计、制造到销售都自己负责经营的模式,而转向在国际范围内寻求最合适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世界范围内的“专家”企业,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
而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化和市场需要的快速变化,要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供应链就必须是动态的,以适应市场对企业的柔性、动态、创新,以及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这时就要求ERP与Internet技术相结合,利用电子商务(E-Business)将整个上下游企业组成一条供应链,并且与其他的供应链相联结,组成一个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供应链网络,即ERP的最高阶段iERP阶段。
iERP允许用户通过客户端的web浏览器来进行企业内部和企业客户之间的访问,同时允许企业外部的授权供应商和客户或企业内部某些经授权的工作人员通过web浏览器远程进入ERP,完成输入订单、监督装运、检查付款、查看供货协议、监督库存、查验收据、审批支付状况、浏览产品目录等业务。真正做到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在整个供应链网络的每一个过程实现最合理的增值,同时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客户的响应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为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要,ERP系统在开发和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各子系统、子系统中的各项功能,甚至每一个应用程序的高度模块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系统的自由剪裁和重新配置。对ERP系统的剪裁不仅是对子系统的取舍,还包括对子系统内部各项功能的剪裁,如对总账系统内部的数量账、银行账、部门账功能的取舍。这样可以达到根据大、中、小型以及不同类型企业自身个性化发展需求配置系统的目的。
同时,ERP需要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以便使企业决策者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信息(排除冗余信息和无用信息),即时回应市场的变化。让企业决策者和主管轻易获得第一手即时信息,快速解决棘手的商业问题,是商业智能系统的根本目的。企业要维持竞争优势,持续改进流程与精确的商业决策是相辅相成的两把利剑。正确的信息才能引导合理而高效的企业流程,再结合上先进的信息技术,流程再造就能将无附加值的活动消除,经营成本将降至最低。改造过的企业流程能提供整合而有效的即时信息,协助提升决策质量。优质的信息与合理的流程形成良性循环,能够持续进行企业改造。
在国外,成功的企业应用的大型ERP软件除了传统的制造、营销、财务、仓储、运输、维修等模块外,还集成了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项目管理等功能模块,支持远程通信,Web/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电子商务(EC,EB),电子数据交换(EDI),对工作流动态模型变化及信息处理程序提供智能支持。
5小结
综上所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市场竞争范围以及市场与客户需要变化的速度这些因素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们对企业ERP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ERP系统正朝向集成化、网络化、模块化、智能化、快速高效、注重客户关系管理这几大趋势发展,未来ERP将支持以协同商务、双赢机制和实时企业为特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余长国. ERP与电子商务[J]. 经济师,2000(12):212-213.
[2] 黄敏学. 电子商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胡爱钰,刘腾红. 电子商务时代的ERP[J]. 微型机与应用,2002(7):4-6.
[4] 杨德礼,王茜. 电子商务环境下ERP系统的发展与整合[J]. 中国软科学,2002(4):111-114.
[5] 祝瑞华. 企业信息化与ERP[J]. 工业工程,2002(5):61-63.
[6] 金达仁. 发展新趋势 应用新特点[J]. 信息系统工程,2003(8):32-33.
[7] 徐晓飞. 新一代ERP:基于web的实时ERP[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3(7):11-13.
[8] 姜飞,龙子泉. 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J]. 电子商务,2003(4):56-57.
[9] 朱海波. 电子商务时代基于协同处理的企业ERP系统构建[J]. 物流科技,2007(3):111-113.
[10] 孔繁士,王慧萍. 电子化供应链与ERP的集成研究[J]. 物流科技,2008(4):51-5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