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以应急物流建设为依托,促进军地物流一体化发展
范文 王春刚 熊哲华 李勤真
摘要:文章阐述了应急物流与军地物流一体化的内涵,分析了两者的相似性。并从法规建设、指挥机制、预案设置、物资储备、装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军地物流一休化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应急物流;依托;军地物流一体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atiates the connotation, analyses the comparability of emergency logistic and military-local logistic integration, and puts forward methods in several aspects as laws construction, command mechanism, preparative plan, material reserve, equipment support.
Key words: emergency logistic; support; military-local logistic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0引言
应急物流和军事物流是物流的两大重要分支,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干,是物流保障水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根据世界军事形势和国家安全需要,我军逐步探索推行社会化保障的新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军队物流发展必须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军地一体化联合发展的道路。但由于军队和地方物流发展的目的不同,使军地物流的一体化发展受到诸多限制。而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应急物流与军事物流却有许多相似性,因此,必须紧紧抓住应急物流建设与发展的契机,促进军地物流一体化的发展。
1应急物流与军地一体化物流的内涵
1.1应急物流的内涵
应急物流是以提供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2006年新发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应急物流的解释为: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已做好预案,并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付诸实施的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与普通意义上的物流不同,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效益,而应急物流更专注于效率。
1.2军地一体化物流的内涵
军地物流一体化是指对相对独立的军队物流系统与地方物流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优化,以实现军地物流兼容部分高度统一、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随着高技术装备的大量投入,战场空间不断延伸,战争进程越来越快,物资消耗空前加大,保障任务愈发艰巨,单纯依靠军队自身的保障系统难以满足需要,这就要求军队与地方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吸收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保障中来,实现快速、高效的精确化保障。美军能打赢伊拉克战争,就得益于其灵活顺畅的一体化军地物流系统。因此,军地物流一体化既是我军实现“保障有力”的创新模式,又是形成国家大物流综合保障格局的关键环节。
2应急物流和军事物流的相似性分析
应急物流和军事物流的发展密切相关,二者都是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物流活动。从某种意义说军事物流就是一种特殊的应急物流,特别是在战时状态表现尤为突出。军事物流可以为应急物流的发展提供实践模式和宝贵经验,对于加强应急条件下物流运作、物资配送、指挥协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2.1注重效率、保障为先
应急物流和军事物流在一般意义上都是注重效率,以能完成任务为主,而较少计较成本。当应急物流发生时,必然是突发性的规模性需求,这种需求会局部或短时间内导致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带来部分商品价格的上升,这样就增加了应急物资的采购成本。同时,为达到其快速性的要求,必须采用速度较快、保障能力好的运输工具,这显然增加了运输费用和各种成本,但这正是应急物流“注重效率、保障为先”原则的体现。对于军事物流尤其是战时军事物流保障而言,这种特点就更加突出,有时更是不计成本。
2.2需求急迫,时效为重
由突发事件引发的应急物流,最突出特征就是物流活动的时效性。应急物流发生时,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物资。以抗击自然灾害中的应急物流为例,从物资流品类而言,救灾专用设备、医疗设备、通讯设备、生活用品等无所不包;同时,应急物流往往面临着环境的恶化,如道路被洪水或山体滑坡阻断,通信线路中断等,除了需要及时配齐所需物品,还要将物品及时送达,这对应急物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军事物流而言,为了达到其特定目的,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让物流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物流的时效性往往影响战争的进程,决定作战双方的命运。时间就是安全,时间就是生命在两种物流中体现都十分明显。
2.3军民一体、共同参与
应急物流在很多情况下都有军队人员的积极参与。比如“98抗洪抢险”、“5.12汶川地震”等事件中,军队的物流保障起着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军队人员除直接参与物流活动以外,还要保障应急物流的安全顺利,为物流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在“5.12汶川地震”这样的突发性事件中,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物流保障的主体,其作用无可取代。同时,军事物流又离不开强大的地方物流的支持,其物流理论、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专业人员都是军事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因此,应急物流和军事物流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军地人员联合完成的,这对军地物流的一体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以应急物流建设为依托,促进军地物流一体化发展
应急物流和军事物流有许多相同的特点,因此,军事物流如果与地方物流相结合,逐步推进军地物流一体化,必将促进应急物流和军事物流的共同发展。
3.1完善法规体系,为军地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保证
军事物流应纳入地方应急物流的发展,并逐步实现应急物流保障的制度化、法规化,使应急物流保障力量建设及保障行动依据有关法规制度进行。完善的应急物流保障法规体系是军事物流保障力量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为保证军事物流活动有序高效运行,法规体系中应主要体现以下内容:一是进行军事物流保障时,地方应急物流保障力量的动员法规,包括陆海空运输力量应急动员和所在地区物流资源的应急动员,明确动员的时机确定、权责划分、实施程度、补偿标准等;二是部队参与地方应急物流保障时的法规,包括参与的时机、规模、数量、持续时间等。
3.2构建联合指挥体制,理顺军地物流一体化保障运行机制
首先,部队与地方政府要建立明确的指挥协同关系,在由军委、总部给予指挥协同原则基础上,参与“军事物流”活动的非军事人员和直接参与保障的军事人员要明确指挥协同方式,避免职责不清。针对“应急行动”情况复杂多变的特征,灵活采取政府主导、军队支援或军队主导、地方配合的联合指挥方式,确保应急物流指挥系统高效运转,军令、政令畅通。其次,应根据应急物流保障任务的具体性质和可能选用的运输方式,建立通畅高效的应急物流保障指挥体制。一方面,要能高效发挥军内自上而下的物流指挥机构的效能,另一方面要确立大系统观念,充分发挥交通运输、民政等各部门的作用,做到内外密切配合,形成军地运力统一指挥的体制,使铁、公、水、空四种运输方式得以综合运用,筹、储、装、运、卸、转紧密衔接,形成多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的应急物流保障网络。
3.3完善物流保障预案,为军地物流一体化保障奠定基础
保障力量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条不紊地组织应急物流活动,快速及时地完成各项任务,平时就应制定一整套周密、完备的行动预案。具体而言,物流保障预案包括物流动员预案、快速投送预案、机动保障预案、物流指挥编组预案等。要根据物流的具体任务及实际需求,对可能采取的机动方式、机动方向和物流保障规模进行论证,制定相应的物流保障预案,并力求地方政府行动预案和部队保障预案相协调,上级预案与下级预案相一致,各方面预案相互配套,切实做到一种情况多种预案、一种预案多种准备。按照“周密、配套、规范、实用”的要求,根据物流保障力量、物流装备的变化和各类物流设施的改善,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补充及完善,不断提高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确保迅速、准确、安全地组织应急物流保障。
3.4合理储备应急物资,实现军地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
首先,应做到布局合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储备层次上要合理;二是储备的方向和地点要合理。在储备层次上,要把握战术层次少储备、战役层次适量储备、战略层次多储备的原则。考虑到我军投送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战役层次上可适当加大储备量。战略层次的物资储备可以在纵深、预定地域预置一定数量的物资,以减轻应急条件下的物流投送任务量,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在储备方向和地点上,要与突发事件的未来可能方向和地区相适应。其次,要做到综合配套。从储备主体而言,要把军事储备和国家、社会储备结合起来,通盘考量。从储备结构上而言,既要储备保障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需要的作战物资,也要储备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所需的物资器材。再次,要做到规模适度。根据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物流基础设施条件,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科学确定物资储备总规模和各级各层次的合理储备标准。
3.5发展先进的保障装备,为军地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
目前,我国、我军的物流装备远程大规模投送能力有限,特别是大型运输机、直升机、工程机械缺乏,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很难将应急保障力量迅速投送到事发中心地区。因此,军队和地方的应急部门都必须着力发展先进的应急物流装备。一是要提高物流装备的远程投送能力。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和抗击自然灾害的实践证明,应急物流保障装备的快速机动能力,是夺取物流保障主动权,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因素。二是要提高应急物流装备的复杂环境适应能力。应急物流发生时,总会出现地理环境复杂、交通条件恶劣、人员活动受限等某种特殊情况,给物流装备保障能力的发挥带来诸多限制。因此,物流保障装备、尤其是运输工具,必须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较高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三是要突出应急物流保障装备的多功能化、配套化。应急物流保障力量配备的应急物流装备要做到品种齐全、匹配合理、形成系列,构成完整的应急物流装备体系,发挥应急物流装备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 王丰,等. 应急物流[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2] 沈建国,等. 物流与应急物流[J]. 物流科技,2005(6):4-6.
[3] 龚卫锋,等. 应急物流保障对策研究[J]. 军队采购与物流,2004(5):12-1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