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研究 |
范文 | 周桂琴 摘 要:在长江经济带带动效应下,发展皖江城市带对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芜湖市作为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和安徽农业大省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芜湖市成为全国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研究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了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国外成熟的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借鉴经验,最后,构建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并提出推动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driven effec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the development of Wanjiang city belt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y. As the core of Wanjiang city belt with industrial transfer demonstration area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Anhui province, Wuhu city became the national logistics standardization pilot cities in 2015. The study of Wuhu city's development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path shows strong reality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uhu cit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draws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mature agricultural logistics, and finally constructs the logistics system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uhu c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logistics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uhu city. Key words: Wuhu city;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development 1 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相关概念 1.1 生鲜农产品的概念界定 迄今为止,对于生鲜农产品的涵义界定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将鲜活农产品的范围界定为:新鲜蔬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畜禽、水产品、瓜果、蔬菜、肉、蛋、奶等的深加工产品及花、草、苗木、粮食等,不属于鲜活农产品范围。 本文所涉及的生鲜农产品是指没有或经过清洗、修整、切割、分级、包装等初级加工的生鲜食品,在常温下不能长期的保存,一般包括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禽蛋等农畜产品。生鲜农产品表现为以下特性:鲜活性、易腐性;季节性、区域性、周期性、风险性;需求量大;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高;货架期短。 1.2 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含义和特点 1.2.1 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含义 生鲜农产品物流是农村物流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物流发展报告》将生鲜农产品物流定义为:是对生鲜农产品生产资料的采购和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分销、配送等从生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控制与管理。 生鲜农产品物流是实现、保持和提高产品产后价值的重要环节。生鲜农产品物流就是要实现“货畅其流、物尽其值”,以创造鲜活农产品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 1.2.2 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生鲜农产品具有其独特的自然属性和供求特性,从而使生鲜农产品物流表现出明显特征: 第一,生鲜农产品物流数量大,品种多,资产专用性高。 第二,生鲜农产品物流难度大、專业性强。“新鲜”是生鲜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但由于生鲜农产品保鲜期相对较短,极易腐烂变质,这大大提高了对仓储、包装、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第三,生鲜农产品物流包装难、运输难、仓储难。一方面,其运输、储藏、加工和装卸要求都比较高,要充分考虑其形态、腐变性、串味性、抗震耐压性、通风透气性和吸潮吸湿性等特点,以保证在物流过程中不变质、不污染;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价格较低,要使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在包装、运输、储藏及装卸等环节上认真研究、统筹考虑,尽可能降低物流成本。 第四,加工增值是生鲜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物流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产品增值和物流增值,主要体现在生鲜农产品加工转化与加工配送。 2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概况及问题分析 2.1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芜湖市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累计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 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2.7亿美元。对外开放合作全面拓展,芜湖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芜湖港跻身亿吨大港。2015年,芜湖市成为全国物流标准化城市先行区和智慧物流的实验区,一批物流中心、物流基地项目正全力推进。芜湖市2015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5.2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和GDP的比重分别为10.2%、3.9%。 与此同时,芜湖市农业蓬勃发展。2015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06 55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7 142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4 956公顷。粮食产量143.43万吨,比上年增产3.6%;油料产量13.14万吨;棉花产量4.39万吨;蔬菜产量153.6万吨,增产6.8%。肉类产量16.18万吨,增长3.9%;水产品产量17.06万吨,增长1.9%。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家,芜湖市成为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市。新增家庭农场9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5家,无为县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市场已形成多方位、多渠道的流通格局。三产稳步增加,为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生鲜农产品种类多样、产量丰富,为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产品基础;现代物流业的不断提升为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创造优良条件。然而,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依然存在若干问题。 2.2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分析 2.2.1 生鲜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流通主体专业化与组织化程度较低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需求日益增长,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虽有所改善,但仍显不足。第一,乡镇系统尚未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形成多式联运交通网络,运输工具、运输方式、运输装备总体相对落后,特别是大多数运输车辆仍以普通车辆为主,冷运率只占到总运率的6.4%~15.2%;第二,物流仓储设施专业化与现代化程度较低,立体和低温仓库等数量较少,无法满足生鲜农产品的存储需求;第三,物流园区发展不健全,配送中心规模有限,辐射范围较小。 在芜湖,生鲜农产品流通主体虽然数量大,但大多实力规模有限,生鲜农产品的现代交易方式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销售、农村经纪人帮助销售、网上交易等方式所占比例较小,尽管农产品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物流主体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倾向,但从规模上仍然难以满足市场和现代物流企业的需要。 2.2.2 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保鲜能力较低,深加工程度低,增值能力弱 “新鲜”是生鲜农产品的价值和质量保障,由于生鲜农产品的特殊性质,生鲜农产品对流通渠道的保鲜条件和交易时间都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大多要经过多个环节,生鲜农产品生产者—产地批发市场—运销商—销售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业务流程过长,农产品要多次被装卸、仓储、运输,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物流服务普及率较低;另一方面,生鲜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水平低下,很多生鲜农产品产地忽视农产品采摘后的保鲜储备,大多数生鲜农产品在流通渠道中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进行流通,导致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运等流通环节的损失率达25%~30%,保鲜储藏比例不到20%,加工比例不到10%,粮食平均损失也有14.8%。一些生鲜农产品售价中甚至有高达7成是用来补偿物流过程中损失的货物价值,进而造成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成本较高。 另外,发达国家把产后贮藏加工保鲜放在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如美国农业总投入的30%用于生产,70%用于产后加工保鲜;意大利、荷兰农产品保鲜产业化率为60%,而日本则大于70%。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比,美国为3.7∶1,日本2.2∶1,而我国仅为0.38∶1。芜湖市生鲜农产品深加工程度较低,其加工产值仅占农业产值的20%,致使绝大多数农产品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的粗加工后就进入消费市场,生鲜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2.2.3 生鲜农产品物流社会化程度不高,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较低,尚未形成有效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 芜湖市提供生鲜农产品物流服务的企业规模和专业性仍处于发展的阶段,行业之间协作性较差,物流服务的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营物流仍是主流,返程空车率较高,阻碍了社会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芜湖市第三方物流主要是省内、省际以及国内其它地区的一些运输专线,主要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对于物流综合服务,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得较少,对销售融资、货物质押、销售渠道拓展等增值项目的开发力度较小。生鲜农产品交易基本处于供、产、销脱离状态,长期以一家一户的形式存在,未形成有效完整的供应链,呈现出“小规模、大市场”的运作模式。 2.2.4 生鲜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行业物流信息流通效率不高 生鲜农产品物流主体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地区,农村网络信息化依然在普及,宽带用户数量比例不高,农民的信息意识还较淡薄。芜湖市特色农产品较多,特别是四县地区,虽然大部分建立农产品网页,较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是这些实际运作中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更多的还是发布信息,展示企业形象,没有起到真正的交易作用。涉农信息資源整合不够,缺乏一个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连接起来的网络,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快速传递,整个农产品物流过程的信息链是阻断的,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2.2.5 缺乏专业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芜湖市现有从事生鲜农产品物流工作的人员大多来自原有的运输、仓储、货运代理、贸易等部门,缺乏专业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作业一体化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对物流方案的设计、有效使用物联网和互联网的人才。社会上也缺乏专业的生鲜农产品物流咨询机构,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3 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3.1 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分析 3.1.1 美 国 美国农业生产和贸易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一个庞大、通畅、复合、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美国生鲜农产品主要流通方式是通过超市到达消费者,一小部分通过批发市场或者对外贸易销售到零售商和贸易商,还有一部分直接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如图1所示)。 生鲜农产品物流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发达。美国的交通运输设施十分完备,公路、铁路、水运四通八达,通讯设施和网络发达,储运设备的机械化水平高。 第二,拥有发达的农业信息流基础。农业生产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共享为美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 第三,生鲜农产品物流服务的社会化程度高。美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论是物流的哪个环节,只要农民有需要,就会有专门的部门提供服务。 第四,政府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政府对农民生产不加直接干涉,但对公共领域却有严格而有力的规范性措施,为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了相应的优惠政策。 3.1.2 荷 兰 荷兰位于欧洲的中心地区,它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发展农业物流,向世界各地配送优质农产品。荷兰是世界奶牛大国、蔬菜大国和花卉王国,农产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荷兰的公路上的货运车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车辆是载运农产品和食品,以向世界各地提供及时有效的物流服务(如图2所示)。 荷兰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建立电子虚拟的农产品供应链。通过网络连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形成农业供应链。通过电子化农业产品交易市场向全球许多国家的广大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服务。 第二,建设先进的农产品物流中心,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农业物流的城市中心主要是协调联运物流中心,如经营粮食、鱼、肉、水果等货物运输的鹿特丹;专门从事进出口可可豆的阿姆斯特丹港。荷兰的冷链物流非常发达,人均制冷和冷冻容积量位居世界第一,这一行业的公司大都具有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技术设备,充分保证高质量的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和配送服务。 3.1.3 日 本 日本农产品几乎都是“以小搏大”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日本由于人多地少,自然资源有限,很难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集约化和规模化,为了解决小而分散的生产规模,降低农户单独进入市场的风险和交易成本,他们非常注重发挥农业协会的作用,并形成了以“海岛模式”为特点的蔬菜物流模式(如图3所示),通过建立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有效保障城市的农产品供应。 日本农产品物流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政府主导、建设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为了扶持物流产业的发展,日本从本国国情出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包括高速公路网、新干线铁路运输网、沿海港湾设施、航空枢纽港、流通聚集地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这为农产品的输出和输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硬件设施建设。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设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中央批发市场、地方批发市场以及其他批发市场需根据《批发市场法》和各种条例进行建设。市场开设者主要是地方公共团体、株式会社、农协、渔协等。 第三,农业合作组织是发展农产物流的主要力量。批发市场中最主要的产地供货团体是农协,农产品生产总量的80% ~90%是经由批发市场后与消费者见面的。农协利用自己的组织系统,以及拥有保鲜、加工、包装、运输、信息网络等现代化技术优势,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销售,担当了生产者与批发商之间的中介。日本农协为农民、农业和农村提供全程服务,其为农民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生产者、农协和批发商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销售关系是一种以高度信赖为基础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3.2 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经验借鉴 通过分析比较美国、荷兰、日本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可以看出,由于每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特点、现代物流的发展阶段和背景不同,其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要根据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的阶段和背景、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等特点,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盲目的规划建设,导致物流业态的单一化。 但是,国外农产品物流的成功經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不断地建设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强生鲜农产品市场的硬件设施建设,科学设置流通网店;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积极建设生鲜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以及政府要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鼓励生鲜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 4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模式 4.1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 芜湖市利用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契机,着重整合生鲜农产品物流资源,优化生鲜农产品物流业产业结构,构建与皖江城市带物流业紧密配套的生鲜农产品物流联动体系。进一步加大对生鲜农产品物流的规划、引导和支持,创建宽松、适宜的政策环境,并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鼓励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可由宏观和微观两部分构成(如表1所示): 4.2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模式 4.2.1 管理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供应链管理所强调的快速反应市场需求、战略管理、高柔性、低风险等优势,可以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提高的要求。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供应链管理模式是必然的趋势。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关键在于培育核心企业。另外,对芜湖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构建来说,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各组织之间的相互选择和关系的确立以及维护关系的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确定供应链不同节点企业之间的不同关系、类型、关系的紧密程度和联系方式。 4.2.2 运作模式 所谓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运作是指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主体、物流渠道和物流功能都由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决定,供应链主体是物流需求主体,物流节点即为供应链主体的经营所在地,物流活动的组织则由各节点功能特点决定。 适合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运作模式为二段式供应链。生鲜农产品物流的起始点是农田(肉类、水产品则为养殖场),运至销地批发市场,这是生鲜农产品第一段物流。这一段物流主要由生鲜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从销地批发市场到各个零售终端也就是超级市场是生鲜农产品的第二阶段物流,这一阶段物流主要由销地批发商组织配送至各个零售终端。物流模式可以采取第三方配送中心模式。 5 促进芜湖市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措施建议 5.1 完善生鲜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打造皖江多式联运节点,培育与壮大多层次生鲜农产品流通主体 首先,不断完善运输网络,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货畅其流。规划提升湾石路、通江大道的公路技术等级,加强芜湖中心城区与芜湖县、南陵县、繁昌县和无为县城区的交通联系,进一步发挥内河航运优势,发挥长江航运的作用,形成层次清晰、网络化、市域全覆盖的市域城乡交通一体化网络。 其次,在生鲜农产品物流中用“互联网+”改造传统的运输服务业,着重发展多式联运。优化多式联运节点,重点要以城南中国芜湖商品博览城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为契机,建设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连接公路、铁路、水运等三种方式的转运设施,加强县区、开发区的交通流和经济流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一定辐射范围和市场影响力的区域性商品集散枢纽,打造成为皖江重要的多式联运枢纽节点。 再次,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办法,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尽快培育有效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主体,根据芜湖市现有情况,可发展以下几种物流主体:传统的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市场内部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检疫监测中心,为农产品贸易发展服务;大力发展生鲜超市,加快芜湖市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建设;培养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内部各环节的整合优化;发展代表农民利益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借鉴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社”的先例,以农民合作组织的形式专门从事生鲜农产品的运销。 5.2 大力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提高生鲜农产品加工环节增值能力及效率 针对鲜活、易腐、高附加值的生鲜农产品,建设完整的冷链系统,与生鲜产品销售商结盟,按条块开展冷藏及运输服务;与同行业进行合作整合,开展第三方冷藏物流业务;与连锁商业业态的销售结盟,开展区域性冷藏物流配送业务。要注意冷链系统整体性,给顾客提供安全可靠的新鲜农副产品。建设完善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主要包括皖南農批市场冷链物流园、清水和城南冷鲜物流中心、繁阳冷鲜物流中心、湾沚冷鲜物流中心、籍山冷鲜物流中心分别为市区与四县提供生鲜农副产品加工配送。 提高生鲜农产品附加价值的关键在于对生鲜农产品进一步深层次的加工。提高深加工业能力和水平。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设备,提高生鲜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生鲜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有效途径在于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可以通过规模经营,辐射和带动广大农户,加工转化生鲜农产品,将相对过剩的生鲜农产品加工转化为能够进入市场实现大幅度增值的产品。 5.3 推动物流运营模式多样化,特别是发展第三方生鲜农产品物流服务,促进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大力发展 不同生鲜农产品在运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也有差异,应根据自身情况,完善市场细分,创新生鲜农产品物流机制,实现物流模式的多样化运营。一是供应链加电子商务发展模式,使批发市场、超市直接与快递公司结对共赢。二是推广以多式联运为主体的物流服务体系,科学布局和合理规划物流网店。三是完善农村商品流通骨干网络和服务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通道,“十三五”期间,建设连锁超市100家、社区邻里中心50家、乡镇商贸中心10个、商品配送中心4个,建设改造县乡农贸市场10座。 重点发展第三方生鲜农产品物流服务。发展第三方生鲜农产品物流不但有利于保持农产品的“生鲜”,节约大量交易成本,保障供应的及时性,而且还有利于扩大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半径和流通量,使得在生鲜农产品仓储业、加工业、运输公司、配送中心以及零售商等各部门之间,形成表面上是各个独立的组织实体,而实际上却是由他们联合而成的一个以信息技术作为桥梁和纽带的虚拟大组织。与此同时,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和经销商可以将配送转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去做,各成员之间可以集中精力开发其专门领域的潜力,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又通过合作来降低整体的成本,节省的这部分资金可以投入更多服务,达到生鲜农产品的增值。 5.4 加快信息共享与公开建设,构建生鲜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推广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 第一,在原有农村经济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目前,芜湖市宽带数据网已覆盖所有县区、乡镇和行政村,所有乡镇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站,76个试点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和市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网页。 第二,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物流信息平台。各级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物流信息平台,同时打造电子化可视平台,传送流动信息,让农民随时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芜湖市通过建设“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芜湖名、特、优、新农产品门户集群”和“芜湖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等系统与平台,积极创新平台的资源建设和整合利用,拓宽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市场信息沟通交流。 第三,培育本地农业电子商务企业,积极引导农民使用电子商务,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建设,构建“互联网+农业”新业态。不仅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对接,而且直接与种养基地对接,并根据时令的变化,适时推出不同的主题活动,将芜湖市的特色生鲜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加强网上宣传与推介,引导和鼓励更多生鲜农产品流通主体开展网上交易,活跃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促进城乡商品物资双向交流。 5.5 加强现代农产品物流业人才培养,有针对性地培养生鲜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 首先,可建立农业物流教育培训中心。一些物流专业应根据生鲜农产品物流的特点,例如花卉物流、速冻鱼、肉和其它初加工、深加工食品物流,开展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农业技术应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培训。加快对生鲜农产品物流专业人员培训,建立生鲜农产品物流教育培训中心。 其次,物流人才的培养可以采取正规教育、在岗培训、岗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要扩大高等院校物流本科和研究生的招收规模,培养中高级物流人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对农业物流行业在职人员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多渠道提高其管理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集中办班和分散授课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现代物流知识。 参考文献: [1] 阮冰花. 安徽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110-111. [2] 雷勋平,王亮. 安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23. [3] 范静. 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 改革与战略,2016(8):146-150. [4] 凌斌涛. 农产品物流“最先一公里”对策研究[J]. 价值工程,2016(9):124-125. [5] 王玉侠.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79-84. [6] 吴波. 区域农产品物流基地选址研究——以安徽芜湖农产品物流基地选址为例[J]. 梧州学院学报,2012(10):7-15. [7] 秦寒. 宿州市农产品物流发展路径探讨[J]. 宿州学院学报,2016(6):1-28. [8] 荣兆梓. 论芜湖跨江发展[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37-138. [9] 邱正来,李新剑. 芜湖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科技视界,2012(12):14-16. [10] 张春翠. 双向流通模式在农产品物流模式中的构建及运行[J]. 商业经济研究,2016(14):131-133. [11] 赵根良. 促进消费视角下安徽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探究[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13(10):55-5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