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知识距离与组织内知识转移效率
范文

    张 莉 和金生

    摘要:文章从知识深度差距和知识宽度差距两个维度分别探讨了知识差距与组织内知识转移效率的作用关系,并据此提出促进组织内知识转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知识转移;知识距离;知识宽度距离;知识深度距离

    一、引言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知识成为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而对知识资源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部的转移。有效的知识转移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知识,避免重复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还能够有效提高组织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组织的知识转移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知识转移效果有很大差别。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广泛影响的是意大利知识管理学者Vito Albino等提出的知识转移分析框架(Knowledge Transfer Analyze Framew-ork),他们认为转移主体(Actors)、转移媒介(Media)、转移内容(Content)和转移情境(Context)四个要素共同作用形成了知识转移活动。Simonin指出组织差异程度、文化距离、知识传送者保守心态、知识接受者经验及信息技术运用程度等因素,会影响知识的转移与接收。我国学者党兴华认为影响组织内知识转移的主要变量是连接强度、信任和知识背景差异,并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影响知识转移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和分析。尤其是很多学者都提到了知识转移双方的知识差距因素。但对于差距因素的影响方式及影响程度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将对知识转移主体间的知识差距对组织内知识转移的影响方式进行深入地探讨。寻找规律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促进组织内知识的有效转移。

    二、知识距离的定义与维度

    1,知识距离的定义。“知识距离”是在研究知识的交换、转移、共享等问题时经常被提到的概念,但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例如。陈搏从知识交换价值的角度对知识距离做出如下定义:知识距离是指新知识的某一信息状态转移到与买方的基础知识实现共同信息最多的新知识信息表达状态的距离。知识距离越短就意味着新知识的信息量越少;王宝丽等则从集合对称差的角度给出信息系统中知识距离的定义。

    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知识距离”的定义尚未能统一,本文则从知识转移的角度对知识距离做出如下定义:知识距离是指知识主体之间所拥有的知识水平或知识含量的差距。知识距离是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重要因素。

    2,知识距离的两个维度。Turner等人认为知识的丰富程度可以从知识所包含的两个特性——知识的深度(Depth)和宽度(Breadth)来描述。知识深度指的是在某一专业领域中的知识含量,反映了知识的集中度:知识的宽度指的是知识的多样性。我们同样可以用知识的深度距离和宽度距离来衡量知识主体间的知识距离。

    知识的深度距离是指知识主体在某一专业领域内知识水平的差距,它反映了知识主体间专业化程度的高低之差。例如,对于数学知识而言,大学生与小学生的知识深度差距较大,中学生与小学生的知识深度差距相对较小。

    知识的宽度距离是指由于知识主体所拥有的知识的多样性而产生的知识结构上的差异。知识主体之间所拥有的知识种类差别越大,知识宽度距离越大。

    三、知识差距与组织内知识转移效率的关系分析

    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差距无疑会对组织内知识转移的效率产生影响,但这种知识差距与转移效率之间的作用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我们从知识差距的两个维度分别来进行分析。

    1,知识深度差距与组织内知识转移效率。知识是系统的、相互关联的信息集合,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累积过程,是不可跳跃的,因此知识的转移更多的发生在知识深度差距较小的主体之间。一方面。知识在深度差距较小的主体间转移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增加转移的成功率;另一方面,知识深度差距较小的主体之间更容易交流,更多的交流频率会增加他们之间知识转移的机会。相反,如果主体间的知识深度差距过大,就很难进行沟通,即使知识水平高的主体有意愿将知识与知识水平低的主体分享,后者也很难消化吸收这些知识。因此,知识深度差距与组织内知识转移效率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当知识深度差距D较小时。知识转移效率T较高:当知识深度差距D较大时,知识转移效率T较低:当知识深度差距D趋于无限大的时候。理论上知识主体之间无法进行知识交流,知识转移效率T为零;当知识深度差距D等于零时,理论上知识主体在这一领域的知识水平相同,不会出现知识转移,T等于零。

    2,知识宽度差距与组织内知识转移效率。由于学习经历和背景的差异,个体的知识构成总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个体之间的知识结构差异较大,即知识宽度距离较大。说明他们之间的知识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双方都希望从对方身上获得自己所不具备的知识,并且可供交换的知识种类很多,那么知识转移效率就会比较高。反之。如果个体间的知识宽度距离较小,说明他们的知识构成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供交换的知识种类较少。那么知识转移的效率就比较低。因此,知识宽度差距与组织内知识转移效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当知识宽度差距B较小时,知识转移效率T较低;当知识宽度差距B较大时。知识转移效率T较高;当知识宽度差距B趋于无限大的时候,理论上可供转移的知识无限多,知识转移效率T趋于无限大:当知识宽度差距B等于零时,理论上知识主体的知识构成完全相同。不会出现知识转移,T等于零。

    四、有效提高知识转移效率的途径

    由知识距离的两个维度与知识转移效率的关系,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推断:

    当知识主体间的知识深度距离较大,且知识宽度距离也较大的时候,知识转移双方虽然在知识结构上能够互补,但在知识水平上差距较大,知识转移的难度较大。因此知识转移的效率较低,如图3中区域I所示:

    当知识主体间的知识深度距离较大,而知识宽度距离较小的时候,知识转移双方在知识水平上差距较大,并且在知识结构上缺乏互补性,这样不仅知识转移难度较大,可供转移的知识量也较少,因此知识转移的效率相对而言最低。

    当知识主体间的知识深度距离较小,且知识宽度距离也较小的时候,知识转移双方虽然在知识水平上差距较小,但在知识结构上缺乏互补性,因此知识转移的效率也较低。

    当知识主体间的知识深度距离较小,而知识宽度距离较大的时候,知识转移双方在知识水平上差距较小,并且在知识结构上有很大互补性,因此知识转移的效率相对而言最高。

    由此可知,要想有效提高组织内知识转移的效率,我们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同时采取措施:

    1,缩小知识深度差距。缩小个体间的知识深度差距与提高组织内的知识转移效率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知识深度差距的缩小有利于提高组织内知识转移效率:另一方面,伴随着知识转移效率的提高。组织成员的知识深度差距缩小得更快。缩小知识深度差距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对员工进行整体专业技术培训,定期举办技术交流活动。开展轻松的“头脑风暴营”活动,鼓励非正式的技术交流活动等等。

    2,增大知识宽度差距。增大知识宽度差距的主要方式是吸收不同知识背景和不同专业的成员,使组织成员的知识构成多元化。另外,组织还可通过进修、委培等方式鼓励员工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为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源。

    五、结论

    知识转移是促进知识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方式,知识转移的效率会受到知识转移双方的知识差距的影响,其中知识深度差距与知识转移效率是正相关的关系,而知识宽度差距与知识转移效率是负相关的关系。因此缩小个体间的知识深度差距并增大知识宽度差距可以有效地提高组织的知识转移效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