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改革开放初期首钢的资本形成路径探析:1979—1990 |
范文 |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首钢实行承包制,利用自筹资金进行现代化改造。由于承包之初,资金匮乏,首钢只能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革新挖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快速积累资金;与此同时,在对重点改造工程项目不断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有计划分步骤地上项目,用前一期投资收益来推动下一期投资,这就是首钢改革开放初期的资本形成路径。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或对当下资金短缺的老企业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承包制;自筹资金;资金使用效率;增加投资;资本形成路径 一、 引言 马克思认为,资本运动是保存现有资本价值和最大限度地增殖资本价值。现实资本形成包括两个环节:一、资本筹集;二、资本使用。资本要不断扩张,在资本形成过程中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资本使用的效率不断提高、投入生产的资本不断增加。首钢正是满足这两个条件,才使资金不断增殖,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关于首钢承包制改革的著作很多,郝真(1992)、首都钢铁公司研究与开发中心(1987)、首钢经济研究所,首钢党委政研室(1983)等;还有众多著作涉及首钢承包制。学术论文,如候书生(1992)、方尊(1993)、冯宝兴(1991)、杨培新(1994)、宋涛(1987)等也讨论,但都未从资本形成路径的视角探析。所以,有必要探讨一下首钢改革开放初期的资本形成路径问题。下面,笔者先回顾一下首钢承包制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然后分析承包制对首钢发展战略的影响,最后分析其资本形成路径。 二、 首钢承包制的确立和发展 首钢自1979年试行利润分成,基数是1979年公司上缴国家的利润,将基数利润的8.3%和增长利润的10%留企业,其余的上缴国家。1980年上半年,其他部分不变,利润增长部分的20%留企业。1980年下半年,企业盈利向国家缴纳“四税两费”,其余留企业。但是这两年期间,首钢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并未调动起来。1981年,受农业承包制的启发,再加上有丰富的承包经验,首钢确立推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的承包制。与此同时,首钢内部也建立并完善了承包制。 由于首钢推行承包制,1981年虽然遇到钢铁限产,但仍然实现了增收。即1982年首钢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的办法。首钢在当年承包的基数是2.7亿元,开始时递增率定为6%,但是当年实现利润的增长额大大超过了预期。该年,首钢留利按6∶2∶2分配,并实行利润与奖金挂钩的办法。1983年9月,首钢又主动把上缴利润递增率提高到7.2%,政府不再向企业拨款、投资。该年,黑色冶金企业并入首钢,其承包基数又作了相应调整。首钢的这些改革措施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干劲,生产能力大大提升,并且且对首钢的发展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 承包制对首钢发展战略的影响 首钢实行承包制的目的是为了搞活企业,解放生产力,但它也面临着很大风险的。一方面,首钢要完成每年上缴国家的利润,就得保证企业利润连续高速增长,而要实现高速增长根本办法就是对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另一方面,首钢开始改造资金少,改造任务又非常重,首钢必须制订一个中长期计划分批分阶段完成任务。 1. 促成企业实现自我积累。首先,承包制为首钢的自我积累创造了条件。首钢每年上缴利润递增7.2%,这样既可以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又有利于自我积累,企业又可以把留利的60%用于积累,甚至更多。其次,“欠收自补”使得首钢面临很大风险,存在大风险,改革的动力才足。首钢若完不成承包基数,就不得不用自有资金补足,企业就没有了资金扩大再生产,甚至连维持简单再生产都困难。最后,“国家不再返回投资”,企业生产发展和职工生活改善都要靠自己创造。首钢只有把每年实现利润的增长率定为20%,企业积累、职工福利待遇才会有保障。基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承包制有助于企业自我积累。 2. 首钢制订中长期规划逐步进行现代化改造。首钢立足长远发展,“一包十五年”。当时,首钢已是一个70多年的老厂,主体设备的改造任务十分繁重,而改造资金原来是国家负责解决,推行承包制之后,首钢从1983年起只能完全靠自筹解决。在改革头几年,企业资金非常有限,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完成这么大的改造任务,就非常关键。在改革初期,首钢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深入挖潜,不追求技术设备最优而是追求经济合理性,使得企业效益大大提升,为后来改造积累大量资金;另一方面首钢资金有限,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来考虑优先选择上哪些项目,首钢老厂的整体改造应该有大局观,全盘考虑。首钢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才能加速它的资金滚动,才能最终完成首钢整体改造任务,使得首钢的利润保持连续高速增长。 四、 首钢资本形成的路径分析 首钢承包制赋予企业实现自我积累的机制,依靠广大职工挖掘潜力,聚集改造发展的初始资金。1979年~1983年,首钢处于资金的初始积累阶段,职工们革新挖潜、增收节支,靠不增加投入产生的收益为43 707万元,挖潜效果十分显著,其利润占总利润增长额的55.4%;同一时期,投资总额52 075万元,扣除非生产性投资11 721萬元后,生产性投资40 354万元,产出效益占同期利润增长总额的44.6%。靠不增加投入产生收益,即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来增加产出;增加投入产生收益即是扩大资金投入来增加产出。下面对这两种资本形成路径分别加以分析。 1.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首钢承包初期,自有资金匮乏,自然投入的资金并不多,主要是通过从提高劳动者技术操作水平、设备配置效能、物质原料的利用程度、主体设备的生产效率以及改变产品结构等这些途径来提高经营效益的,从而获得企业最初积累的。 (1)在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操作水平方面,首钢职工经过长期实践经验,不断寻求技术操作最佳化。首钢广大职工在岗位操作、机组操作、工艺流程、工序配合、生产系统等方面追求最优化,来达到节支增收的目的。比如,轧钢工段工人把初轧机的主要操作具体分为77个动作,然后对每个动作再做具体分析与测定,经过实践一比较-再实践一再比较,最终筛选出“轧钢工段最佳操作法”,使每根钢锭配制时间仅缩短了3.7秒,每年可多创290万元的利润,即当时首钢全部利润的6‰。 (2)在提高设备效能方面,首钢职工可以根据自己长期的实践经验,在现有设备和设备配置上革新挖潜 ,投资少收益却明显。首钢是一个有着很长历史的老厂,很多设备陈旧,但是囿于初期积累资金较少,所以多在小强化、小改造、小配套、小置换、小调整上下功夫。比如,改善设备的配套这一项,炼钢厂6台除尘抽风机耗电量占全厂用电的67%,他们在每台风机进口,配置了电动执行器和控制设备,转炉吹炼时打开风门,停吹时关闭,使每吨钢电耗下降1.29度,每年节电181万度。 (3)在提高主体设备的利用效率方面,不断增加产量。比如,首钢针对其均热烧钢能力不足的情况,先是增加8个均热炉坑,产量增长24%;后来又改造了650轧机,使得小方坯增产80%以上;由于产量不断增加,850轧机的主电机不堪重负,又换主电机之后,产量增加10%;后来再次改造横列式650轧机,使得小方坯增产15%。“六五”期间首钢靠不断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使高炉、转炉、850初轧机和300小型轧机等主要生产设备的效率分别提高10.9%、32.9%、41.7%。首钢通过挖掘原有设备潜力,在没有增加主体设备的情况下使钢材产量不断增加。1979年~1985年,首钢钢材销售量总计增加272.7万吨,增加利润45 856万元,占利润总额的28.13%。 (4)在提高物资利用程度方面,首钢健全了定额、计量和检测手段,充分利用原料、燃料、辅料、动力的功能,向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要效益,达到节支增收的目的。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前提下,首钢选用价格低廉的物资,以降成本;在原料使用的过程中,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以降能耗;首钢充分发掘质次价廉且易得的辅料,将其与主料混合搭配,以降综合物耗;首钢经过多次工业性试验,证明瓦斯灰和大部分钢渣还能用于烧结矿的原料和熔剂料,可以替代部分铁精粉和石灰石,这样首钢的工业垃圾也能重新利用。首钢提高物质利用率,就可以直接压缩采购成本,这是首钢挖潜的重要方向。 (5)在提高金属收得率方面,由于钢铁企业是重要的金属材料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过程中节约金属材料的潜力很大,所以,首钢从选矿到轧材各道工序都十分重视。首钢在钢锭浇铸环节采用了双层底板及新的热冒系统等新工艺,改善了钢锭帽口,减少了切尾量,并且经过均热炉改造,减少了钢锭烧损量,从而使钢锭综合成坯率从1980年的89.38%,提高到1985年的91.66%,1985年一年多收钢坯4万吨。 (6)在提高产品销售额方面,首钢根据社会需要,不断改善品种质量,进行深加工。高效钢材由1978年的9.25万吨增加到1984年的41.6万吨,提高了3.5倍,高效钢材综合机械性能好,可使用户节约10%以上的钢材。比如,有种钢材叫高强度园环链低合金钢,它是井下采煤刮板运输的理想材料,首钢在批量生产C级的基础上,并研制成功了D级,大大提高了其耐磨性,使得该产品井下运煤量提高20%。最后,争创名牌产品。1978年首钢仅有2个市优质产品,1985年国优银质奖3个。 首钢通过以上革新挖潜的途径,靠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了产出。表1是首钢(1979年~1983年)实现利润增长与不增加投入增长的利润表。 这说明挖潜效果明显,1979年~1983年间,不增加投入增长占实现利润的平均比重是大于50%的,首钢的确靠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来增加产出的。 2. 扩大资金投入。首钢在提高现有资金利用效率的同时,又不断地增加投入,这样就能加速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保证利润长期高速增长,达到资金更快、更多地增殖的目的。老企业经济效益差就在于设备老化,因为设备是物化形态的技术,对陈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就是把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首钢通过投入增加产出占实现利润的比重是逐年增加的。从1983年起,首钢的改造资金完全靠自筹解决。首钢对技术改造有一个中长期的全局战略部署。 (1)先上投入少、周期短、收益高的項目。比如,首钢扩大均热炉能力以及水泥内衬铸铁管等这些项目,投资都不过100万元,而且它们的改造周期也就几个月,收回投资相对容易。由此,首钢自有资金不断增多,项目投资也由小到大。首钢在项目投资额不断增大的同时,也在加速资金滚动。 (2)引进国外的二手设备,加以改造。当时首钢利用西方钢铁行业萧条的有利时机,引入国外廉价的二手设备,这样可以大大节省首钢的建设投资。首钢当时购进的比利时炼钢设备,1980年~1981年已经改造过,具有20世纪70年代水平,又在此基础上加以修配改,达到了80年代的水平。 (3)以小保大,以小养大。1979年~1990年,首钢完成改造项目共4 000多项,所改项目的投资额度是先由少到多的,循环渐进的。改革初期,比如,首钢的开坯能力一直是薄弱环节,强化初轧开坯能力自然就成为改造的重点。首钢就先投资113万元,增加了8个均热炉,这样使得850轧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产品增产24%;后又投资1 100万元,改道了350轧机,使得小方坯增产80%以上,但850轧机主电机不堪重负,于是又利用前一期改造增加效益而积累的资金,共投资987万元,将主电机更换为西门子的5 000KW直流电机,又将产量提高了10%。首钢由于采用这种由小到大分步进行的战略选择,收到了很好的投资效果。 (4)大工程分期建设、分步投产。1985年~1989年,首钢上大项目都采取分期建设、分步投产的方式完成炼钢移地大修改造。比如,建设第二炼钢厂分三步:(1)首先投资1250万美元从比利时购买年产300万吨钢的全套转炉炼钢二手设备,时值西方钢铁行业大萧条,二手设备价格较低,这项工程用时一年半,从开工到产钢共投资4.4亿元,首钢当年效益就不错,实现收益354万元;(2)继续追加投资1.12亿元,第二步项目完工之后,加上第一步建成的八流小方坯,首钢已拥有两台八流小方坯连铸机,这两步建成的设备加在一起生产能力大大提升,当年就生产连铸坯58.3万吨,增加效益9 331万元,此时当年追加的投资已收回大部分;(3)首钢最后一步建成一台双流板坯连铸机,加上前两步已建成的设备,最终实现了全连铸。首钢资金缺乏,就试图将时间拉长,把工程分期分段完成,这样上一期工程产生的效益就能转化为积累资金,为下一步投资打下坚实基础。 首钢对改革1979年~1985年的重点改造项目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分析,按当年投资第二年收益考虑,结果计算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首钢在1979年实行承包制至1985年这段时间,其平均投入产出之比为1∶1.92。首钢的这个效益当时在全国各大型钢铁企业中算是特别高的。 五、 结语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国家一直是积累的主体和投资的主体,企业既没有进行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的财力,更没有支配这些财力的权力。改革开放之后,首钢推行承包制以后,其资本形成路径:首先,此项改革赋予企业自我积累的机制,为企业通过自我积累实现改造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内在动力;其次,依靠群众增收节支,逐步聚集改造发展的启动资金;然后,利用有限的资金先上那些投入少、周期短、效益高的项目,加速资金的滚动积累,再搞大项目的改造和扩建,使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从首钢资本形成路径中分析,首钢优先考虑经济合理性,而非单纯追求技术先进性;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又要深谋远虑;既立足于内涵扩大再生产,又不失时机地发展外延扩大再生产。重新审视改革开放初期首钢承包制下的资本形成路径,或对陷入资金短缺的老企业有一定启示。 参考文献: [1] 田利跃.石景山建设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2] 胡秀坤.怎样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案例分析[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4. [3] 郝真.首钢改革(中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4] 首都钢铁公司研究与开发中心,编.首钢承包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7. [5] 方尊.从首钢实践看怎样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J].企业活力,1993,(1).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研究”。 作者简介:李彦超(1989-),男,汉族,河南省项城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