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企业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方式的互动关系模型
范文

    李 纲

    [摘 要] 以往研究很少关注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讨论了不同层次的网络结构特征与自主创新、合作创新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一个多层次互动关系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命题。

    [关键词] 网络;结构洞;技术创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09 . 20 . 028

    [中图分类号]F2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20-0074-04

    0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济环境日趋呈现快速多变、激烈竞争和买方市场等特征,这要求企业必须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以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1]。学者们指出,创新源于企业对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创造[2-3],而资源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更存在于企业与其他机构、组织的互动网络中,所以企业的技术创新既要依靠自身占有的稀缺资源[4],还要积极从外部网络中不断获取新的关键资源。社会网络理论指出,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嵌入于特定的社会网络之中,并成为所嵌入网络的组成部分[5]。网络为企业之间提供了资源的渠道和整合的平台,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互动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并促进自身的技术创新。显然,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并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必然会超越组织边界,并受到网络中其他企业资源与能力以及网络的各种嵌入关系的影响,因此研究企业所处网络的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十分必要。

    1理论背景和概念模型

    1.1技术创新方式

    技术创新是一项战略性投资,是以当前的投入获取未来的收益。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技术创新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完成技术的商业化,获取商业利润的创新活动[6]。或者说是企业仅运用自身的资源与能力而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的实践[7]。对于企业来说,由于没有其他企业的参与和介入,自主创新可以有效地防止技术专长的泄露,这对于企业的核心技术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合作创新是指在经济和法律上独立的经济行为主体,以技术合同为基础,依照各自的优势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投入资源,组织技术创新活动,按照合同事先确定的方式分摊创新风险,分配创新收益的合作过程[6]。合作创新是世界各国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式。

    1.2 企业网络结构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社会网络理论指出任何企业嵌入在一定的“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hip) 与“联结”(Tie)之中,这些关系和联结相互交织构成了多重、复杂、交叉重叠的企业网络[8]。以往研究表明,企业网络呈现出多层次的结构特征,并分别通过网络密度(网络层次)、联结强度(企业间层次)、中心性和结构洞(企业层次)等对应层次的特征指标来进行描述。

    社会网络理论指出,行为总是嵌入在特定网络关系之中,并受到网络结构的影响。

    首先,企业网络为企业获取外部资源创造了条件,表现如下:(1)网络关系是联结企业间内部资源流动的潜在渠道;(2)外部经济也就是网络内企业间竞合所创造的能力,也是对企业内部资源的补充;(3)企业内部资源的回报率取决于企业在网络中的嵌入状况;(4)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有助于其获取新的竞争能力,这反过来又会促进其吸引新的联结[9]。其次,企业的网络结构特征决定了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速度、数量和质量,以及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并由此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比如,当企业的网络结构使得其能够通过组织学习获得合作伙伴的经验性知识和技能,通过企业间知识流动实现的资源共享和能力互补,并快速将技术成果外部效应内在化时,选择自主创新对企业显然更有利;而当企业的网络结构使得其必须与其他企业紧密合作才能有效获取创新所需要的资源要素,降低创新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提高创新效率时,合作创新将是企业更好的选择。最后,企业对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方式的选择又会对企业间关系联结的程度和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产生反作用,并改变企业的网络结构特征。

    综上所述,企业的网络结构特征影响着企业对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而后者又会对企业的网络结构产生反作用力,由此我们提出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方式的互动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2 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方式的关系

    2.1 企业中心性与技术创新方式

    中心性是指个体行为者在网络中的位置,说明了关键行为者依靠所联结的重要关系在网络中获取战略地位的程度[9]。中心度高的企业拥有更多的联结渠道,有更多的机会获得网络中其他企业的技术、资金、管理技能等,因此可以获得相对于边缘企业的资源不对称优势[9]。首先,高的中心性导致了资源的大量、高速流动,位于网络中心的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的联结能更多地获取外部资源;其次,中心性高的企业比中心性低的企业能更快地获取新的信息,并享受由此带来的新的发展机会;第三,中心性高的企业通常享有很高的威望,因此较高的中心性意味着较高的地位和权力。

    高中心性带来资源不对等的优势会使得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而不选择合作创新。首先,资源不足通常是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瓶颈,而高中心性带来的资源不对等优势可以帮助且克服自主创新中可能出现的资源短缺问题;其次,更早了解新的信息或技术发展使得企业在选择自主创新行为时占据先发优势;进一步,中心性高的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他企业的行为并准确地评价其动机和预期,这有助于对是否选择自主创新进行科学决策;最后,中心性高的企业的地位和权力强化了自主创新的动力,并愿意承担自主创新的高风险、高成本以换取未来更高的市场化收益。而选择合作创新尽管可以帮助企业分担投资和风险,但同时也意味着共同分享未来收益,对占据资源不对等优势的高中心性企业来说显然不是一种最优选择。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P1:随着企业网络中心性的增加,(a)企业选择自主创新的可能性会逐渐增加;(b)企业选择合作创新的可能性会逐渐减小。

    2.2 结构洞与技术创新方式

    结构洞(Structural Holes)是指非冗余联系之间的分割[10]。如果企业A 与企业B和C直接相连,而B和C之间没有联结,即B和C只有通过A才能彼此联系,那么B和C之间就存在一个结构洞,并可以被A利用。相比于B和C,A最可能接近网络中的所有资源,并通过结构洞占据着资源优势。

    在企业网络中,结构洞是普遍存在的,占据结构洞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更新的非冗余资源,具有资源聚集和资源控制两大优势,并为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的资源基础。首先,占据结构洞的企业与其他彼此不联结企业间的多样化联结互动,可以帮助企业更早地获取非冗余和高质量的信息和资源,这意味着企业拥有更新、更丰富、更多元化的资源和信息[10]。从而能有效地解决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所面临的资源约束问题。进一步,由于资源在不联结企业间的流动必须通过占据结构洞的企业作为“桥”来进行,这样结构洞就为资源和信息控制提供了机会,占据结构洞的企业可以控制非联结企业间的资源和信息流动,并将资源不对等的优势积极转化为自主创新等竞争行为。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P2:随着企业所占结构洞的增加,(a)企业选择自主创新的可能性会逐渐增加;(b)企业选择合作创新的可能性会逐渐减小。

    2.3 联结强度与技术创新方式

    联结强度是两个行为主体间的交互作用、情感强度和双方互惠对等程度的函数[11]。当网络中两个企业之间只有较少频率的接触,相对低的情感性,以及倾向于单向的交流时企业间为弱联结;企业间频率较高的交互作用、高的情感性,以及交流互惠程度高时就为强联结[12]。强联结能够培育组织间资源分享的机制,发展共享的行为规范,鼓励合作双方在关系中投入大量优质的专项资本以实现合作的最大化收益,当企业之间通过强联结建立了高度信任和共享的行为规范后,就能进行能力整合、资源共享并联合行动以实现规模经济,此时资源共享的的效应就体现出来[13],这显然能够促进伙伴间的合作创新。由于合作创新要求合作伙伴共同承担创新成本和风险,并分享创新收益,因此建立和维持合作创新关系的最大威胁就是机会主义行为,比如假借合作之名偷窃合作伙伴的技术、在联合行动中低质量的投入、不以事先的承诺来分享创新收益等。然而,强联结所培育的信任和互惠规范,以及由此建立的问题联合解决机制能够很好地抵制机会主义行为[14]。

    依据的“弱联结优势”[15]观点,弱联结相比于强联结更有可能为企业带来非冗余的联接,企业通过弱联结获得的资源和信息更新更多样化,这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资源基础。同时,弱联结限制了共享的行为规范的发展,使企业不受所在网络规则的局限而树立更强的自我意识,从而选择自主创新的方式。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P3:随着企业间网络联结强度的增加,(a)企业选择自主创新的可能性会逐渐减小;(b)企业选择合作创新的可能性会逐渐增加。

    2.4 网络密度与技术创新方式

    密度是网络层面的关键特征,是指网络企业相互联结的程度,相互联结程度越高,网络密度越大[9]。例如,一个完全密度网络中任何企业都彼此知晓。密集网络具有鲜明的特征[9]:首先,密集网络是一个紧密系统,很容易培育信任、共享的规范和共同的行为模式;其次,由于更多的相互联结以及信息收集与分享的共同规则,信息和其他资源可以快速、高效流动;第三,由于能够放大制裁对声誉的影响,在密集网络中实行制裁的效果更好[15]。

    鉴于上述特征,处于密集网络的企业的创新方式与稀疏网络相比会有所不同。在密集网络中,紧密相连的企业更可能拥有同样的信息和资源[15],没有企业拥有获取其他独特资源的特殊渠道,信息和资源多样化程度降低,企业失去了自主创新的资源基础,因此密集网络中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合作创新而不是差异化竞争;同时,在密集网络中,当一个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时会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会被网络成员认为是对现有共享的行为规范的突破,将面临着制裁,并且密集网络提供了诸多渠道来制裁攻击其他企业的竞争行为,这显然不利于自主创新行为的产生;最后,由于企业间存在高度的信任、共享的规范和共同的行为模式,企业间对彼此的创新行为和实践非常熟悉,这为相互间的合作创新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P4:随着企业所在网络的密度的增加,(a)企业选择自主创新的可能性会逐渐减小;(b)企业选择合作创新的可能性会逐渐增加。

    2.5 网络密度的调节作用

    我们认为网络密度还对P1~P3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而言,网络密度的增加降低了中心性的影响,加强了结构洞的影响,减弱了联结强度的影响。中心性的主要影响依赖于资源流动的数量和速度;结构洞的主要影响依赖于非冗余联结带来的网络功效;联结强度的主要影响依赖于信任、协作和冲突解决。

    网络密度的提高增加了网络整体的资源流动数量和速度,这样就降低了中心性所具有的优势;密度提高增加了冗余资源的流动,这样处于结构洞位置的企业将能更多地享受非冗余资源带来的优势;网络密度的提高增加了企业间联结,促进了信任、共享的规范和行为规则的发展,并由此削弱了高联结强度带来的影响。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命题:

    P5a:网络密度的提高会弱化网络中心性与自主创新间的正向关系及其与合作创新间的负向关系;

    P5b:网络密度的提高会强化结构洞与自主创新间的正向关系以及其与合作创新间的负向关系;

    P5c:网络密度的提高会弱化联结强度与合作创新间的正向关系以及其与自主创新间的负向关系。

    3 技术创新对企业网络结构的影响

    以上本文从静态上讨论了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进一步从动态上分析发现,一方面,企业在技术创新方式上的选择会受到网络结构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又是改变企业网络结构的驱动因素。

    自主创新是企业运用自身的资源与能力来开发新产品或服务的实践,其本质在于技术的内生性,即自主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技术突破,是企业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所需的知识和能力都来自于企业内部。选择技术创新的企业通常处于网络中心并占据结构洞位置,具有明显的资源不对等优势,自主创新具有高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的特征,并对应着高收益和高回报,因此一旦这些企业自主创新取得成功,由此带来的利益或资源回报将大大强化其在网络中的优势地位,改变其与网络中其他企业间的联结状态,并最终导致网络结构特征的变化。

    合作创新是企业通过与网络中其他企业、大学、政府机构和研究机构共同投资,共同分担研究开发成本,以完成单个企业无法单独承担的大规模研究项目,从而获得规模优势的技术创新方式。合作创新要求企业之间资源流动,以彼此获得合作伙伴的经验性知识和技能,实现相互间的资源共享和能力互补,这种资源流动或交换会促使企业弱化自身的冗余联结,建立新的非冗余联结,并积极寻求结构洞优势,这些行为都会引发企业网络结构特征的变化。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网络嵌入的理论观点讨论了网络结构和技术创新间的互动关系,建立了一个多层次关系模型,从企业自身、企业之间和企业网络等3个层次分别考察了网络结构特征与技术创新间的动态作用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命题。

    以往研究主要从产业组织理论、基于资源和能力的理论等不同视角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解释,而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从企业网络的视角讨论了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方式间的互动关系,为企业如何在网络中管理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提供了指导,是对现有理论观点的补充和深入。本文的缺陷在于,由于作者在企业网络和技术创新等数据调查方面的困难,有关命题并没有进行实证检验,这也是未来实证研究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 R G Cooper. Introducing Successful New Products[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976(10): 112-126 .

    [2] Kogut Bruce and Zander Udo. Knowledge of the Firm and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3, 24(4): 625-645.

    [3] I Nonaka.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 5(1):14-37.

    [4] Barney Jay. The Resource-Based Model of the Firm: Origins, Im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 (1): 97-98.

    [5] M S Granovetter.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91(3): 481-510.

    [6] 李垣,范诵,赵永彬. 不同企业文化模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J]. 预测, 2005, 24(4): 26-30.

    [7] Hitt,et al .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and Firm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39(5): 1084-1119.

    [8] 姚小涛,席酉民. 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23(3):22-27.

    [9] D Gnyawali and R Madhavan . Cooperative 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 A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6(3): 431-445.

    [10] R S Burt. Structural Hole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1] J C Jarillo. On Strategic Network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9 (1) : 31 - 41.

    [12] 高展军,李垣. 战略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6, 24(3): 474-479.

    [13] Ahuja Gautam. Collaboration Networks, Structural Holes, and Innov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0, 45(3): 425-455.

    [14] B Uzzi.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1): 35-67.

    [15] M Granovetter.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78(6):1360-138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