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移动协同办公研究综述 |
范文 | 武成伟 姜东民 [摘要]移动CSCW以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工作的工作模式迅速引起关注,近几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3G无线通信网络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和使用,使得移动CSCW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对前人在移动协同方面做出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移动CSCW;移动计算技术;移动协同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24-0085-03 1Mobile CSCW的研究渊源:CSCW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已经将不同地理位置的机器,不同领域的人才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实现一个较为复杂的设计。我们需要不同领域的设计专家运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来达到设计目的。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领域: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 Cooperative Work,CSCW)。 CSCW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84年由美国MIT的Irene Grief和DEC的Paul Cashman提出,用于研究计算机支持交叉学科的人们共同工作。协同的概念发展到“CSCW”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是在现代社会中,以人们协同工作方式为背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融合为基础。以具有广泛应用领域为前提而形成和发展的。CSCW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应用的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计算机从单纯支持个体工作到能够同时支持群体协同工作的转化。如今CSCW已经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人类的工作方式。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CSCW)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兴起的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它由协同学发展而来,并且跨越军事科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技术(CSCW),可将时间上分离、空间上分布而工作上又相互依赖的多个协作成员及其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以共同完成某一项任务。 CSCW是指地域分散的一个群体借助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共同协调与协作来完成一项任务,它包括协同工作系统的建设、群体工作方式的研究和支持群体工作的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系统的开发等部分。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建立协同工作环境,改善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消除或者减少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分隔障碍,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提高群体工作效率。 最初的基于固定网络的CSCW系统并没有考虑到移动性的要求,这种协同工作所适合的场景多是“白领”性质的。即个人工作环境固定。一般是室内环境如办公室、会议室等,工作终端采用桌面电脑;而最初的CSCW系统也主要是面向这个方面的应用,如企业的办公自动化、协同设计、协同写作、协同研究、电子商务、金融应用、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等,而移动性在最初就被忽略了。在某些情况下,“蓝领”性质的工作更需要协同,比如说大型的建筑工程、海关港口货物人关、制造业、现场维护维修以及物流仓库等,分布于工地上或者现场的个人工作单位没有固定工作地点和固定的桌面电脑,但是需要协调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节省资源。但是当人们为分布的事务提供协作支持的时候,总是觉得技术不够用,因为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不是解决参与者在环境中的灵活性,而是将参与者紧紧地固定了。 2移动CSCW研究总结 移动CSCW是CSCW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应用于主体和客体需要即时移动、工作地点不固定而且工作范围较大的协同工作环境中,它强调由于主客体的移动造成的终端环境和网络通信环境时刻变化的情况下,对群体系统的技术和工具进行研究。 在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领域,移动协同称作MobileCSCW,是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领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Mobile CSCW是指地域分散的一个群体,在部分工作地点不固定的情况下,借助计算机、移动设备、网络和移动信息技术,相互协调与协作来共同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Mobile CSCW强调了3个问题: (1)该群体的部分工作地点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该群体的部分人员要在移动的工作环境下工作。 (2)使用移动信息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技术(例如EIEE802.116,Bluetooth,GPRS,GPS等)、内嵌无线通信模块的软件(包括嵌入件、应用平台、应用程序等)和硬件(包括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PDA,手机等)。 f3)可能要完成多项任务。传统的CSCW只是完成一项任务,而Mobile CSCW在许多情况下要求该群体同时去完成几项不同的任务。 1993-1995年,英国Lancaster大学的MOST(MobileOpen Systems Technologies)项目是最早应用到工业实践中的无线多媒体协作系统,该系统构建在GSM通信平台上。近几年,随着CSCW研究的深入和Mobile Computing技术的发展,这两个研究领域间出现了一种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一方面,CSCW的研究者们认识到移动性是CSCW系统面向许多应用场景不可或缺的特性,1998年,P Luff和C.Heath从CSCW系统研究者的角度,提出了CSCW系统移动性支持的必要性;另一方面,Mobile Computing的研究者们认为移动计算所提供给用户的不应该仅仅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应该提供给用户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进行协作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Mo-bile CSCW渐渐成了CSCW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并将成为CSCW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门。在以工业界为CSCW研究主体的美国,出现了以研究Mobile Work-force为宗旨的公司,Mobile CSCW被认为是第二代无线数据通信技术。 我们定义一下移动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MobileCSCW),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携带移动电话或者便携式计算机设备的个人可能在几个不同的地方进行工作:第二,在一起协同工作的人们物理上是分开的。移动协同工作意味着正在工作的人相对于同事或者客户在另外一个地方,而且也暗示着在工作的时候位置可能是随时变化的。如一个公司员工选择在家里进行工作,而不是在与他家有一定距离的办公室进行工作。另外,移动工作的个人所处的位置可能是不固定的,但是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他的工作一定是有效的。 在移动CSCW这个领域,目前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将传统CSCW应用合理地应用到移动CSCW中去,主要是指企业级的应用。这个方向的研究机构和公司有Sun、IBM、Microsoft、Sybase等。另外一个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无线网络视频和音频的协作处理。移动CSCW协作数据的 传输和同步异步协作整合等方面,主要的研究机构包括国内的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的卡耐基梅隆大学(CMU)及英国的剑桥大学等。 Mobile CSCW是借用传统CSCW的思想,针对工作地点不固定的情况,将计算机、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结合而产生的新的研究领域,已在2001年被CSCW协会列为重要研究方向。Wiberg(2001)指出了Mobile CSCW的5个重要研究内容,包括成员身份、协作和知识共享、用户服务和协调、过程优化对孤立和控制、移动社区维持等;同时还通过对原型系统RoamWare的开发和评估,指出协同知识的管理在Mobile CSCW系统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MobileCSCW继承自CSCW,其重要思想是“你见即我见”(What You See Is What I See,WYSIWIS),强调参与者看到相同的内容,因此,目前实现的原型系统以二维界面为主。 3移动协同办公系统的提出 移动协同办公系统是综合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及Internet应用技术的大型远程移动办公系统,它由系统软硬件、移动用户端软硬件及固定客户端软件3部分组成。移动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延伸和扩展,正丑益受到企业的重视、推广与应用。大多移动商务办公系统需要在移动终端(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部署客户端程序,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交换,如信息检索与上载采集的数据等。然而部署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以下的困难: (1)移动设备的多样性。由于缺乏标准,各个厂商之间的设备很难兼容;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设备之间的性能差异也很大。 (2)移动设备的局限性。作为一种便携式设备。它的运算处理能力、内存容量、存储机制、屏幕大小、电池寿命等都存在限制与不足。因而,复杂计算、大量存储是不可行的。 (3)通信网络的不稳定。在移动终端与Internet连接通信过程中,需要经过无线网络、众多的网关与中继,因而经常出现网络延迟,甚至中断。这为数据的可靠传输。保持用户的体验,带来挑战。 针对这些困难可以采用与设备无关的系统平台来克服设备的多样性;可以采用数据服务器端处理、存储来克服设备的局限性;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的不稳定性也会逐渐克服。 现在移动CSCW已初步应用在不同行业和领域,并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优势。移动CSCW基本部署在移动设备上,但系统的移动设备性能受到限制,无线网络的支持能力还不够,移动CSCW系统的终端设备没有统一的标准,协同任务和环境越来越复杂,协作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对协作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深入研发一套可以跨平台的移动协同办公系统大有必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