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项目化训练模式在本科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范文

    刘春山+陈思羽+李宪芝+焦仁宝+杨海+张秀华

    [摘 要]本文对毕业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简述了工程类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分析了毕业设计题目选择的必要性、项目化模式的建立、指导教师队伍组建、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并对项目训练模式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项目化模式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和实施过程。

    [关键词]毕业设计模式;本科;项目化训练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45

    [中图分类号]G642.4;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0 引 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将大学期间所学习的知识点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本科生在就业前一次独立完成任务的训练过程。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可以综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作战及实际应战能力,这些是大学课堂或其他实践环节所不能替代的,因而在培养高层次人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部分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脱离实际,过于理论化,没有跟实际项目有机结合,不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上。为此,本文研究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如何应用项目化训练模式。

    1 毕业设计教学研究现状

    毕业设计是大学毕业与参加工作之间的一个实践环节,是从学生时代向工作岗位过渡的一个引导,因此,此环节非常重要。当前,工科高校毕业设计都是自行拟定毕业设计题目,不涉及其他专业内容,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出现不适应、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不到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影响了工作进程的情况。教育研究专家对现阶段高校毕业设计(论文)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如:毕业设计题目类型单一化,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的课题比较少;学生不能从多方面获取知识,只能单一地从书本上获取知识,造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部分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不足,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对毕业设计学生投入指导时间少,毕业设计考核方法不科学等问题。综上所述,虽然从建立学生自拟题目机制、设立创新性题目、与实际课题相关的真题、改革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模式等角度提出解决了方案,提高了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但是针对实际应用中的协作团队化意识没有重点涉及,其中“团队化”恰恰是现实工作中最为重要和需求的。

    2 工程类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2.1 题目的选择是关键

    毕业设计题目决定了研究内容,能否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完全取决于毕业设计题目的难易程度。首先,选题难度要适中,同时工作量要达到学校的要求,并能充分利用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完成设计任务,如果内容过于复杂、工作量太大,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会造成毕业生的心理压力大;其次,选题不能是单纯的理论性题目、查查资料写写总结就能完成任务,这样只是一个形式上的毕业设计,达不到毕业设计的要求,未能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标。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综合考虑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考虑本专业主要培养方向,体现出专业特色,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按照不同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带动其积极性,在有效的毕业設计时间内,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利用实验室现有的条件,最大限度完成毕业设计内容。

    2.2 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留出发挥空间

    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前提,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内容,各尽所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指导教师要结合毕业设计要求,预先对设定毕业设计的内容、所用的设计方法、需要的仪器设备、项目化应用前景及毕业设计所要达到目标进行详细阐述,便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发挥自己的优点及长处。根据此情况,毕业设计的题目数要大于毕业设计学生数,学生要有可选性。初步确定题目后,教师与学生要多进行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此题目的兴趣,针对学生的特点及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该学生的毕业设计具体内容等。

    2.3 要与考研方向相结合,促进质量的提高

    毕业生中部分学生要备考硕士研究生,这就存在考研时间与毕业设计的时间相冲突,因此,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做到两者均不误。根据考研学生的考取专业,教师可给予与其考研专业相近的毕业设计题目,攻读研究生可以继续本科设计的内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另外,毕业设计内容应与该学生考研方向相近或相同,这对于备考硕士研究的学生来说,有利于帮助其硕士考试及复试。因此,学生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和尽最大的努力,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

    3 项目训练模式

    “项目化模式”毕业设计模式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各项目组成员按分工接受各自的任务,将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所要完成的任务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主动搜集、归纳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单独学习、找到完成任务所需的课外知识、技能,再结合交流、讨论环节,对完成任务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加以验证,在“干中学”“反思中学”,完成自己知识意义上的建构。

    另一方面,既提供了建构理解所需的基础,同时又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项目化模式”毕业设计模式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紧密结合起来,以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让学习者针对解决某一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共同参与讨论,通过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和反思碰撞,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同步提升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敦促成员间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而在携手合作的基础上各司其职,采用适当的策略、途径,完成项目的任务。

    4 项目化训练模式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实施“项目化模式”毕业设计模式有4个关键因素。一是建立相应的、完善的毕业设计领导机构。由领导机构对毕业设计各小组的工作进行时时监控与指导,并对毕业设计进行监督、检查和最终评价。二是规范毕业设计的题目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生活实际,走进企业生产一线,靠近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三是端正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要求学生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四是提升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感。

    “项目化模式”毕业设计的具体过程和做法如下。

    4.1 选定项目

    依据工科专业大学四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及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活动角色,以培养学生具备产业界和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目标,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分析指导教师自身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学习与未来工作相结合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相关资源,研究确定以学校、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研究确定与企业实际项目密切相关的毕业设计“项目”,提交项目方案由学院审核。

    4.2 明确目标,分解任务

    项目负责人要向全体成员说明项目内容及分工,并分析所面临的各项困难,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制订项目实施计划,由指导教师审定,并与企业指导教师探讨,最后确定具体任务。

    4.3 实施前段计划

    项目实施计划经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审定,项目负责人带领成员完善后,开始实施项目。项目负责人要带领成员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进入实际商品运行市场、数字化图书馆、微型计算机房、现代化实验室、先进设备的工厂及实训基地,成员合作或独立工作时,要各尽所能,完成资料信息收集等工作。

    4.4 中期检查,推进项目

    各项目组要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度、质量成效进行汇报和反思,并向指导教师组及其他项目组公开汇报,要求汇报材料图文并茂,提供的佐证材料为详实的过程材料。汇报结束后,要根据指导教师评估组及其他项目组的建议、评价,修正前一阶段工作中的不足,完善、调整后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工作进程、工作思路,为高质效地完成项目任务铺平道路。

    4.5 实施后段计划

    根据中期汇报,完善调整计划,继续完成项目计划中的其他工作任务,直至完成整个项目作品的制作、安装、调试;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整理、剪辑好完成项目过程中记录的视频;做好答辩前的其他相关工作。

    4.6 项目完工,分享成果

    按计划由发起人组织成果验收。此环节中,各项目组要利用自身优势,借助本项目作品的功能演示及PPT展示,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把本项目组的成果最大限度展示给答辩专家组及其他项目组,以得到较高评价,分享其研究成果。

    注:陈思羽,通讯作者

    主要参考文献

    [1]宣丰敏,姚佳超.农业类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2]张国军.高职机电类专业“项目化团队式”毕业设计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7).

    [3]王亞军.基于工程项目团队化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

    [4]李延斌,孙雪雁,郑鹏,等.按企业项目运作模式指导毕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