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静宁县果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范文

    贾龙+党永锋

    [摘 要]本文通过对静宁县果品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静宁县现行的果品产业存在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不健全;资金和科技投入不足、服务市场管理不规范;果品安全形势严峻等突出问题,并根据此种情形,提出完善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对静宁县果品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静宁县 果品产业 调查思考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4.076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4-0-02

    1 研究背景

    静宁县果品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发展,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果品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持之以恒,大力推进,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果品产业规模持续扩张,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品牌初步打响,效益不断提升,果品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为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和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坚持行政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坚持发展果品产业不松劲、不变调、不停步,使果品产业规模得到持续扩张。目前,静宁县果园总面积达到53 333.358公顷,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54.3%,其中,挂果园面积25 333.321公顷,户均果园面积达到0.5 613公顷,人均0.122公顷。建成了李店河流域6 666.670公顷苹果出口创汇基地、葫芦河流域6 666.670公顷高效农业示范区、312国道沿线绿色早酥梨产业带等果品生产基地和10个果园化乡镇、60个果品专业村。

    二是突出科技推广,产业效益不断提升。坚持走科技兴果之路,总结推广了一套适合静宁实际的优质丰产新技术,果园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了绿色食品生产认证基地20 000公顷,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266.667公顷,出口创汇基地3 000公顷,全县各类认证基地面积累计达到了23 266.679公顷,占果园总面积的45%。2012年,全县果品总产量达到45万吨,产值18亿元,相当一部分农民依靠果品产业增收脱贫。

    2 静宁县果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全县果品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建设百万亩苹果大县、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与全国其他果品大县相比,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2.1 管理体制“不顺”,行政支持推动力度不大

    一是果品产业管理体制不顺。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发展以来,果品产业的归口管理渠道先后经历了与林业部门由合到分再到合的过程,目前,全县果品产业由县林业局管理,而国家、省上果品产业均归口农业部门管理,给争取果品产业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2010年,甘肃省政府出台了《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近两年累计投入1亿多元资金专门用于扶持苹果良种苗木繁育和建园苗木补贴、科技支撑和标准化生产等,静宁县由于部门对接问题从中受益极少。原果业局合并到林业局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职能,果业技术干部未能全身心投入到果业技术服务中。

    二是果业发展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静宁县,还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引导、管理苹果产业,导致产业链难以形成。然而在一些地方已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例如,陕西省洛川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人大主任、政府县长、政协主席任副总指挥,县委、政府所有领导任指挥,30多个部门“一把手”任成员的苹果四大基地建设指挥部,定期召开指挥部会议,专题研究果业发展有关问题,形成了围绕果业干的机制和氛围,为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是果品产业投入不足。静寧县在果品产业规划、基地建设、科技推广、品牌创建等方面投入还明显不足,奖励扶持果品产业发展的措施较少,果业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大部分山地果园无路可走,农用车辆不能直接到果园,喷药、施肥、果品运输等极不方便;果园灌溉设施极少,发展后劲不足。

    2.2 科技服务“短腿”,果业发展后劲不足

    一是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果业科技服务不到位。静宁县林业局有果业技术干部26人,按在册人数平均每人服务面积近1 333.333公顷,平均服务乡镇0.9个。陕西省白水县有果园34 666.642公顷,果业技术干部294人,其中县苹果局园艺站技术人员达到60多人,平均每人服务果园面积120公顷左右;洛川县有果业技术人员386名,平均每人服务面积86.667公顷,静宁县与之相比差距较大。技术人员短缺已成为制约全县果品产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果农遇到难题无处咨询,很容易受到一些不法商贩的误导;另一方面一些成熟的管理技术得不到推广和普及,果农主要依靠平时积累的经验和“土专家”的指导,随意修剪、盲目用药、用肥的问题较为普遍,致使一部分果园管理不善、效益不明显。

    二是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大,果园标准化管理水平低。目前,全县还没有专门的果品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和专门从事果品生产技术试验示范的队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严重滞后,缺少真正具有带动作用的标准化示范园、精品园。受技术力量、工作经费、群众观念等因素影响,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远远不够,果园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仍然比较低,管理粗放的问题普遍存在,果品商品率低,精品园、精品果少。如,20世纪80年代栽植的约3 333.335公顷的老果园更新改造步伐缓慢,群众舍不得、也不愿意进行疏枝间伐改造,目前普遍存在空间密闭、通风透光不良、病害严重等问题;由于片面追求品种比较效益,将授粉树全部改接为单一的富士品种,导致大部分果园品种单一,授粉树严重不足,坐果率低,产量低而不稳;大多数果园有机肥严重缺乏,有机质含量低,长期使用化学肥料,造成果园土壤板结,对果树后期生产有较大影响。

    2.3 服务市场管理不规范,果品安全形势严峻

    一是技术服务市场不健全。目前,静宁县果业技术服务主要靠果业管理部门,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发育滞后,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全县登记注册的果业协会、合作社共有48个,但大多数组织松散,业务不全面,运作不规范,为果农开展生产技术服务比较少。

    二是信息服务市场发展滞后。静宁县还没有建立起果业信息系统,县、乡、村三级没有形成信息网络,没有专业、权威的果业信息发布平台,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价格指导等方面的信息发布不及时,果农、客商、经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信息面狭窄,广大果农在具体生产和销售中存在极大的盲目性,极易被农资经销商、客商和经纪人误导。

    三是农资市场管理不规范。调查中群众反映,一些不法商贩打着“支农惠农”或“某果品研究所”的牌子,利用散发传单、“专家”讲座、聘请相关“专家”现身说法等形式,片面夸大所售农资商品的功效,虚假宣传误导果农,既增加了果农投资成本,又容易使果品受到药害,发生农资纠纷后,农民取证难、投诉难、索赔难;一部分经营点进货渠道不明,市场上农资品种混杂,质量无法保证,一些假冒农资使果农几年的辛苦努力毁于一旦,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2015年以来,县林业局接到农资类投诉3起,如,双岘乡一果农购买树康灵愈合剂3瓶,用药后120余棵苹果树锯口出现烧伤、发黑的现象,造成了很大损失;一些经销商违规销售高残留、违禁农药,对绿色果品生产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类似“山东栖霞毒果袋”事件,将对静宁县果业品牌造成致命的打击。

    3 静宁县果品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果品产业是静宁县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能发展到目前的程度实属不易,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静宁果品品牌是摆在静宁人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应把果品产业作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紧紧围绕建设百万亩果品大县和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的目標,继续在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等重点工作上进行努力,举全县之力大力发展果品产业,努力推动果品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者建议今后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抓机制完善,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为果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建议进一步完善静宁县果业组织体系,成立高规格的果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定期召开果品产业发展专题会议制度。借鉴陕西省洛川、白水等县苹果产业管理的基本经验,加强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单列县果业局,单独核定乡镇果业技术服务中心机构编制,专门从事果业服务和技术推广。二是建议实行乡镇果品产业“一把手”负责制,加大对果品产业发展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将果品产业发展情况单列进行考核,增加幼园管理的考核权重,对抓果品产业力度大、成绩突出的干部进行优先提拔重用,提高各级对果品产业的重视程度,切实抓好果品产业的发展工作,营造全县围绕果业转、工作围绕果业干的良好氛围。三是建议加大对果品产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支持,大力整合涉农涉果项目,集全县之财力支持果品产业发展。县财政要加大对果品产业的投入,坚持每年预算一定的果业发展资金,重视抓好果园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果品产业发展打好基础。健全灾害性天气预防和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增加果园防护设施投入,加大果园保险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2 抓果业规划,科学定位发展目标,推动果品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静宁县各级应充分认识果品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坚决克服当前一些干部群众的自满情绪,增强忧患意识,正确对待果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认真研究对策,切实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跳出静宁,按照国际、国内大环境、大市场的发展要求,重新审视静宁县果品产业现状,积极借鉴学习国际、国内果品产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做法和果业生产高端、前沿科技,高起点、高标准定位全县果品产业,以先进的理念和思路引领果品产业,推动全县果品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抓好果品产业规划工作,科学制定果品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具体规划,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逐村、逐社、逐地块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杜绝无规划就建设或边规划边建设的行为,避免盲目扩张、走弯路。在规划中一要正确处理发展质量与规模扩张的关系,把规模扩张与提质增效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以发展质量为先;二要实行规划编制责任制,规划编制要以职能部门为主,乡镇配合,谁规划谁负责,增强规划编制的严肃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3 抓队伍建设,构建科技保障机制,全面提升果品质量和效益

    坚持把科技队伍建设作为建设百万亩果品大县和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的一项基础工作,花大力气来抓,努力解决技术制约的“瓶颈”,为果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加强技术队伍的建设。按照加强县一级、充实乡一级、普及村一级的原则,加强果业技术服务队伍建设,通过集中培训乡镇专业技术干部、考试招录或签约引进农林院校毕业生等途径,充实县、乡果业技术服务机构力量,力争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1名乡果业技术人员,每个乡有若干名县果业技术人员。重视现有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再教育工作,每年有计划地组织果业技术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听取讲座,开阔视野,更新技术。采取中长期集中培训与短期强化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对乡镇果业技术服务中心干部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基本掌握果园管理的一整套技术,服务于生产需求。二是构建果业科技推广网络。健全完善以县、乡果业技术部门为主导,果业协会、果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技术服务机构为补充的果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县、乡技术干部在果业科技推广中的领头作用,建立县、乡技术干部包乡、包村、包户、包果园制度,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和服务,力争做到培训指导覆盖全部村社、无死角。三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完善果品生产、加工、包装等地方性标准,规范果品生产。全面推广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技术,大幅度提高果品质量,形成一批能代表全县果品水平、引领果品发展潮流的品牌,推动静宁果品向高端市场迈进。从苗木质量抓起,加快良种苗木基地建设,逐步满足全县建园苗木的需求。在西北部群众观念落后的乡镇,建设一批大苗栽植示范园,缩短建园周期,调动群众新植果园的积极性。将老旧果园改造作为今后果园管理的一项硬性任务,采取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实施间伐、疏枝等改造措施,全面改造提升现有老果园,实现老旧果园可持续发展。四是发挥果业科技示范引领作用。静宁县可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取得联系,尽快建立苹果试验站,开展苹果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和果农培训等工作,填补试验示范基地空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采取县、乡党政领导分级包抓的办法,创建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高标准、高水平、具有引领作用的标准化示范园和精品园,通过培育典型,带动果园效益的整体提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