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媒体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范文

    谭桂照

    [摘 要]新媒体具有信息的爆炸性、开放性与互动性特征。新媒体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面临着即时性信息的冲击、其教学内容、海量化信息增加了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的难度、多元化信息提高了信息解读的难度等挑战。面对挑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师要提高新媒体运用能力、强化形势与政策课“第三课堂”建设、强化学生对新媒体运用的引导,努力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形势与政策;挑战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4.13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4-0-02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形势观与政策观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国际国内热点焦点问题的介绍、对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趋势的分析、对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的解读等方面,是大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内容的主要途径。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的知识和信息优势不再明显,同时,教师在解读时事政治问题上的话语权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应对新媒体带给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是高校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1 新媒体概述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存在许多不同的见解,总结来说就是,新媒体是相对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一个概念,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过去信息传播的方式。通过新媒体,信息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其显著特征是所有人都可作为信息的传播源,从而使过去一点对多点的信息传播方式,转变为多点对多点的传播形式。同时,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本质特征的是它的互动性,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的接受者非常明确,但在新媒体时代,所有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信息接受者的被动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

    当前的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智能手机是新媒体的典型代表,在大学生中的拥有率极高,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也彻底改变了大学生接受信息、消化信息以及解读信息的方式。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在新媒体技术下,首先,信息呈现爆炸性的特征,海量的信息借助新媒体平台快速传递,人们通过移动终端可以快速而便捷地接受及检索到包罗万象的丰富内容,进而使获取信息不再是件难事;其次,新媒体技术是基于数字技术发展之上的,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以全球传播为特征,信息传递范围具有全球性,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使新媒体具有了明显的开放性特征;最后,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改变了过去信息单向传递的模式,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新媒体时代传播的“传递观”进一步演化为传播的“社会互动观”。

    2 新媒体时代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面临海量又开放的信息,这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思维的活跃;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思维“碎片化”“浅层化”的特征逐渐突出。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及传播方式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带来了影响,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2.1 新媒体时代即时性信息冲击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一般没有固定教材,教学内容的确定主要通过教育部每半年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或《时事报告(大学生版)》进行确定,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与时政热点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借助互联网以及手机媒体,全球各地最新、最热的新闻事件会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学生手中,新媒体带来的即时性信息对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滞后性的教学内容带来了挑战,学生掌握的信息不少于甚至超过了教师的信息量,导致这门课的吸引力在下降。

    2.2 新媒体时代海量化信息增加教学内容整合难度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本身面临课程内容涵盖范围广,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众多领域的知识,存在教学体系不系统、内容分散且理解难度大等问题。而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海量化无疑进一步增加了这门课教学内容的整合难度,一方面,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与方式,大学生虽然掌握了海量的信息,但也造成了思维的“碎片化”“浅层化”;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下信息往往以无序的、缺少逻辑性与条理性的方式出現,导致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时政热点、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党和国家政策等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知识点更加“破碎”。因此,新媒体时代,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不仅要通过培养学生战略性的思维,改造“碎片化”的思维方式,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及时捕捉,提炼新变化、新趋势,将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相互联系,形成并丰富知识关系网络,这无疑给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又一个挑战。

    2.3 新媒体时代多元化信息加大了信息解读难度

    新媒体互动性的本质特征,给予了每个人发表见解的可能性,同时也造成了在互联网环境下观点的多元化及思想的开放化。学生借助新媒体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点,这一方面为大学生认识世界提供了多元的视角,使其思维更加活跃;另一方面造成了形势与政策课解读信息难度的提高。新媒体造就了学生“思考问题越来越倾向于多角度、去中心性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信息的参差不齐,加之学生在筛选信息时的偏向性,使学生易受到各种观点的影响,进而削弱了形势与政策课在解读信息上的话语权,增加了这门课解读信息的难度。

    3 新媒体时代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效果的措施

    不可否认,新媒体给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活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这门课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媒体不仅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新的教育手段,同时也拓展了教学空间,即“第三课堂”的建设。因此,新媒体时代,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效果、推动课程建设及改革,就必须推动新媒体技术与形势与政策课的融合。

    首先,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提高新媒体的运用能力。形势与政策课是时效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教育教学的重点在于当前最新发生的时事政治新闻,而新媒体平台上大量即时性的信息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时效性。新媒体时代,学生与教师掌握的信息是对等的,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活动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要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信息,以及学生关心、关注及最能引发学生共鸣的信息。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大学生每天都会接收到众多的国际、国内及社会热点新闻。只有选对了信息,才能实现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要有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不断筛选和提炼信息,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关心、关注的主要问题之间的对接,整合形势与政策课在新媒体时代更加“破碎”的知识点,以及学生“碎片化”的思维。

    其次,强化形势与政策课的“第三课堂”建设。大学生对于时事政治问题抱有普遍的热情,渴望在热点问题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学生发表自身见解提供了可能性。形势与政策课应该注重微信平台等“第三课堂”的建设,借助微信等新媒体技术,通过如时事评论等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发表自身的意见和见解,这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关心时政问题、参与时政讨论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另一方面能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形势观与政策观,了解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学习和认识情况,提高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最后,加强学生对新媒体运用的引导。新媒体条件下,多元且大量的信息使主流、权威媒体的声音被掩盖,导致学生容易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迷失方向,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对各种信息、观点的解读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党和国家政策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运用新媒体的引导。通过如引导学生在微信或微博平台上关注官方主流公众平台或微博账号等方式,指导学生倾听主流媒体的声音,寻求权威的信息,打造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信息解读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任莹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四大挑战及三大契机[J].亚太教育,2016(26).

    [2]王庚.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8).

    [3]韦路,丁方舟.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學版,2013(4).

    [4]李勃,段微晓.新媒体阅读对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15(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