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智能媒体”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
范文 | 吴云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中的传统服务已无法满足读者需求,只有改革创新后的新服务才能够满足与时俱进的读者需求。本文阐述了“智能媒体”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提出了在“智能媒体”下图书馆服务智能化的需求以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智能媒体;公共图书馆;服务;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098 [中图分类号]G250.7;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8-0157-02 1智能媒体的概念 智能媒体就是智能化信息传播的载体或平台,包含图像处理、多媒体检索、多媒体问答、多媒体标注和移动多媒体等几个部分。而以上的这些部分对于公共图书馆改革传统的旧服务、创造新服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公共图书馆服务存在的不足 2.1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的不足 首先,随着时代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传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知识要求。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不断加快,促使人们改变了原来的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倾向于追求快捷、实时和动态的图书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读者的这些要求。 其次,传统公共图书馆一直存在着查找操作繁琐、图书整理麻烦、馆藏资源受限、乱上架图书众多等问题。 2.2公共图书馆智能化系统服务的不足 首先,公共图书馆智能化系统服务容易造成数据交换不顺畅。现在国内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多半是非专门的软件开发商研发的,是单纯的业务管理集成系统,大都缺少数据资源和服务支持,难免会出现信息单一和缺乏。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大量导入、转换和导出程序支持,不完善的智能化系统会导致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其他合作单位之间交换数据的不便捷。 其次,智能化系统服务也存在书籍更新缓慢的问题。因为传统系统等原因,公共图书馆中的书籍大多是早期的书籍,很少能看到最新出版的书。智能化的公共图书馆系统,虽然可以改进这些问题,但早期的系统不仅缺乏集中的数字资源模块,同时在数字资源管理的方面,也会脱离纸质业务,导致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之间无法实现对接,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对书籍的查找和利用。 最后,智能化系统服务缺少统一的搜索平台。公共图书馆的智能化系统服务迫切需要统一的搜索平台,而外购的系统服务、学科书籍以及服务平台,都很难整合公共图书馆馆内的收藏数据库,导致公共图书馆系统中馆内收藏目录查询功能的不完善。 3智能媒体下的公共图书馆新服务的实现 在当代社会下,图书馆要想实现公共图书馆的新服务,必然要借助智能媒体这个不可缺少的设备。 3.1公共图书馆新服务的特点 公共图书馆新服务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互动性服务、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同一性服务。在智能媒体的环境下,图书馆可将传统系统转变为智能系统,从而使阅览者接受信息的服务模式由被动转为主动,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搜索自己需要查找的书籍,并自主选择公共图书馆内提供的各项服务,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和自主阅读能力,同时也可以满足读者随意性的要求。 第一,互动性服务。智能媒体服务是由互联网、手机等设备具有的互动功能。公共图书馆管理员和读者既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也能够成为传播者,这样一来,既丰富了信息内容,又拓展了信息空间。在智能媒体逐步发展的今天,微博、微信、贴吧等所有与互联网相关的线上软件,都可以成为用户的信息发布平台。这样一来,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可以感受到时尚、便捷以及符合事实的全新信息体验服务。智能媒体下的图书馆服务也将在电脑、手机和IPAD等媒体上跟进图书馆内书籍的最新信息,充分发挥智能媒体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作用。公共图书馆服务在智能媒体中挑选优秀的信息功能,为读者发掘丰富而有特色的书籍知识,产生用户与机器之间的互动服务效果,可实现读者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需求。而读者也可以在阅读了大量书籍和文献之后,对相关有兴趣的专题提出自己的新想法和新论点,并在智能媒体上发表言论、探讨议论、头脑风暴、并探讨出全新的思想。 第二,获取信息的便捷性。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等体积小、重量轻、易携带的移动终端设备,都可以通过智能系统以无线方式登录网上图书馆。读者能够方便、便捷地进行图书订阅、续借、查找等服务。 第三,同一性服务。公共图书馆新服务强调对书籍信息的同一发布。智能媒体可通过同一平台同时采集和发布各种不同形式的信息资源,给图书馆管理者提供管理便捷。智能媒体在时间维度上强调同步,智能媒体在空间维度上则表明了相同的信息,呈现在不同的媒体上。数字电视平台、智能移动终端平台与网站平台的统一,形成了多平台的综合性智能图书馆,有助于图书馆新服务的实现,为读者提供方便、快速和触手可及的多样化图书资源,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WiFi、智能手机等互联网途徑享受到与图书馆相同的服务。智能媒体技术的发展促使“三屏合一”与“N屏合一”成为现实,信息内容在同一时间可以分别通过各终端获取,甚至可以在几个终端问进行切换获取。 3.2公共图书馆多元化新服务的实现 图书馆要想实现公共图书馆多元化的新服务,需要将服务途径多元化。智能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途径多样,智能媒体改变了公共图书馆服务,读者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可以在公共图书馆内查阅书籍,也可以用智能媒体建立交互式的阅读模式,更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并存的阅览方法。同时,读者可以到公共图书馆内借阅纸质出版刊物,也可以手持阅读器阅读,在附近还可以随时随地借用自助借阅机查阅电子书籍或借还纸质出版类图书。此外,读者可以利用电脑、电视、手机、移动阅读器等查询图书信息、听语音讲座、查数据库文献、咨询网上专家、欣赏知识网页等。 信息形态多元化也是实现公共图书馆新服务的方式之一。在智能媒体时代环境下,以互联网、电视、手机等全方位、多媒体、互动性的综合性图书馆信息资源逐步成型。全国各地的图书馆都在积极筹划如何能够完整保存从古至今的所有图书知识信息。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公共图书馆可以谋求通过纸媒、手机、网络和广电传媒逐级发布、传播信息,满足不同用户的多元信息需求。 公共图书馆多元化新服务的实现要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技术,主动与智能媒体链接,而智能媒体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发挥即时性、便携性、互动性等优势,以公共图书馆多元化新服务为服务对象。 4结语 当前的时代是传统媒体和智能媒体形态共同发展、功能取长补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时代,这是智能媒体时代的主要表现特征。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的信息高速发展时代下,智能化图书馆新服务的实现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公共图书馆必须抓住新机遇,应用最新的智能媒体优化自身,实现服务合理化、管理科学化、资源信息化和操作智能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更多的智能系统将被应用于人们的各项活动中,图书馆的智能化也将越来越深化,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将会越来越好,读者获取信息也将更加便捷、全面。因此,图书馆必须审时度势,充分利用智能媒体来促进图书馆新服务的实现,只有充分了解智能媒体,才能实现图书馆多元化新服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