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厦漳城际出租车运营过程中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范文

    韩艺珍

    [摘 要] 区域同城化引发的城际出租车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政府监管问题,对区域内政府交通监管职能部门提出了挑战,政府应该在顶层设计等方面发力,深化城际出租车运营监管。该文在实地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政府在厦漳城际出租车运营监管的实际情况、存在问题,并借此提出针对城际出租车运营监管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同城化;城际出租车;交通监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01. 072

    [中图分类号] F572;U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01- 0175- 02

    0 引 言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城际出租车运营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但同时也对区域内政府的交通监管职能提出了挑战。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战略,交通运输业也大受其惠。城际出租车运营从前些年的电话调度[1]逐步发展成依靠“滴滴”打车平台协调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实现了“成本节约”与“出行便利”的双向功能。然而,国内外关于“城际出租车运营监管”问题鲜有研究,本文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对福建省城际出租车运营监管的实际情况、问题进行梳理与总结,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对城际出租车的运营监管提供实质性参考。

    1 厦漳城际出租车运营监管现状

    2011年9月8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落地,省交通厅大力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交通一体化,并重点开展了10个专项规划研究[2]。2017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厦漳泉同城化的议题,厦门漳州以其共有共生的经济文化特性交流日益加深。交通产业在厦漳城际之间发展到新的历史高度,随后城际出租车运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同城化助力。但大规模的城际出租车运营带来了“黑面的、车祸多发”等诸多监管难题,为缓解出租车非法营运的问题,漳州成立带有半官方性质的“968969”的士电召平台,随后几年时间里,拥有三四百部的出租车在近二十家电话调度中心的指挥下运送客流,“平均每天来回两趟,接送16人,400部车可以接送五六千人”。2013年,小桔科技在北京成立并推出嘀嘀打车APP,為用户提供在线叫车服务。庞大的厦漳城际出租车业务开始向在线服务转型,“互联网+”技术在进一步实现“成本节约”与“出行便利”的双向功能的同时,两地交管部门压力也日益增大。

    2 厦漳城际出租车运营监管存在的问题

    虽然厦漳城际出租车运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迅猛发展,带来的诸多监管问题仍不可忽视。

    2.1 交通违法现象层出不穷

    2.1.1 城际间交通违规现象频发

    出租车属于交管部门依法管理的客体,从监管层面看有章可依。但在厦漳城际线之间庞大的客流量给交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监管压力,“滴滴”等“互联网+”平台的出现依然不能有效控制部分城际出租车司机群体在超速、违停载客等交通违法现象的发生。反之,借助“互联网+”平台导致的客流量激增,交通违规数量则节节攀升,进一步加大了交管部门的监管压力。笔者在走访中得知每个出租车司机月均扣6分以上属于普遍现象,无形之中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

    2.1.2 疲劳驾驶大幅提升安全隐患

    借助“滴滴”“互联网+”等平台便捷,出租车司机与乘客实现了“成本节约”与“出行便利”的双向功能。相应地,客流量也大幅提升。受到经济收益的驱动,厦漳城际线出租车司机存在大量疲劳驾驶的现象。在走访中笔者发现,为提高经济收入,厦漳线出租车司机每日往返几乎不知疲倦。另外,滴滴平台自去年起与Uber合并始,滴滴制定评级管理制度,制度成立直接导致司机工作延长,订单量要求增加[3]。受访司机表示,最懒惰的司机一天来回三趟,总里程数也要超过400千米,曾有司机不知不觉打了个盹,连车带人直接冲入高架桥下。

    2.2 服务监督管理存在真空

    2.2.1 出租车调度管理混乱

    厦漳城际线依靠电话平台进行调度时就存在派单混乱的问题,受访司机反映,曾经经常出现同一乘客调度多部车的现象。滴滴打车平台的开通提高了用户出行打车的成功率,极大地缓解了厦漳线的供需矛盾。但滴滴平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厦漳线出租车管理带来了不少消极的影响。例如,因市场调节机制不完善,滴滴平台无法制定出动态加价系统,加价随意,除了增加乘客出行成本外,笔者从受访司机处得知,这些加价司机并没有收益,服务积极性受损。另外,平台订单派送机制不完善,部分司机接单问题多(例如不能就近派单),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2.2.2 出行主体人身安全问题突出

    从原来电话调度平台时代到现今滴滴平台调度,质疑出租车司机坑害乘客抑或司机被抢劫的新闻时常有之。使用伪造运营许可运营的司机常常混迹其中,滴滴平台审核信息不严是主要原因。与传统公共交通不同,厦漳城际短短不到一小时的车程里形成了巨大的监管真空,无论是乘客还是司机人身安全问题突出。

    3 改善厦漳城际出租车运营管理的对策

    3.1 强化交通执法力度,突出政府主体地位

    从政府角度来说,厦漳城际出租车运营管理应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开展。从顶层设计、统筹管理、加强保障等方面加强监管,使城际出租车健康运营成效化。

    (1)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城际出租车运营管理体系。根据城际出租车运营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城际出租车发展的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应包含厦漳两地交管部门对城际出租车运营监管的明细规定。交管部门可与运营企业协商设立双重考核管理制度,交管部门应有专项督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对运营出租车进行检查。例如2016年12月,厦门市交通运输局提出组建专家组按计划对运输企业定期开展专题巡查,如发现问题当场就对企业进行整改,并把巡视信息反馈行业管理部门,由主管部门督促整改。总而言之,相比较于其他领域来说,对城际出租车监管应更注重于过程管理,严格落实过程监督。

    (2)分类管理,保证监管全面性。交管部门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出租车分类制订管理办法,如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充分调动出租车司机遵法守法的积极性;对合法运营的出租车司机,鼓励企业树典型、提绩效,如设立先锋岗等;对于不合规的、非法运营的城际车,例如利用“滴滴顺风车”载客行为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交管部门应出重拳管理。例如2016年漳州市交通运输局提出的交通安全事故调查人才库,选派交通运输行业人才组建分类调查小组进驻企业。

    3.2 提升出租車企业服务能力

    城际出租车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面临同行业竞争的巨大压力。从厦漳城际出租车运营企业层面上看,企业应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城际出租车司机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城际出租车运营企业是同城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城际出租车运营企业应通过与两地交管部门的合作,借助交通部门执法权力进一步解决在管理过程中的瓶颈和难题,规范行业发展。另外,企业可以以司机服务为载体,宣传企业文化,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在同行中的知名度。企业应主动为司机提供服务质量提升培训的机会,提供实践场所和环境,规范指导和管理实践司机服务。

    4 结 语

    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需要从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对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整合优化,使其符合区域经济与空间发展的要求[4]。而且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研究带有浓厚的政策导向性,现有相关研究涉及多角度,早已远远超出传统对单纯交通问题的探讨,因此在学术思考阶段就要带着突破学科思维的格局探讨。本文结合厦漳大都市区民营交通运营监管的实践,初步探讨了政府部门在同城交通监管中的若干问题要点。当前厦漳二市在交通硬件设施、运营主体、管理水平上均有较大差异,与文中建议的统一服务标准等理想目标的实现还有不少实际的困难,同时涉及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规划局限,实施效果实际会大受影响。关于本文议题的下一步研究方向重点将放在政府如何建立两地交通运营管理协调机制和公平共赢的一体化交通规划框架,真正实现同城交通规划的实际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沈晓丽,詹文.厦漳同城化:大巴的士数万人每日穿梭[N].海峡导报,2010-11-16.

    [2]薛辉,翁璇.厦漳泉同城化交通规划力争明年一季度完成[N].海峡都市报,2011-09-11.

    [3]李梦琦.滴滴打车平台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25):119-120.

    [4]刘诣安.厦漳泉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实践[J].交通与运输,2017(11):9-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