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智慧学习环境的演变 |
范文 | 李可 [摘? ? 要] 科技进步促使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发生改变,对现代教育体系有一定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现代学习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和创新的需要,其次是讨论智慧学习环境的必要性。以教学与技术融合的相互作用对智慧学习环境的提升为切入点,探讨技术的创新应用。最后从教学与技术融合的角度来探讨教学行为的改变和教与学结构的重组。 [关键词] 智慧学习环境;情境意识;学习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21. 083 [中图分类号] G434?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21- 0194- 03 0? ? ? 引? ? 言 首先,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学习者不再仅仅依靠学校来获取知识。学习者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学习非常便捷,学习者有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用于非正式学习,正式学习逐渐向非正式学习转变。其次,学习者的先验知识差距越来越大。学习者通过智能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检索信息,教育工作者面对不同知识水平的学习者,像Clayton等所说,“网络一代”在课堂和业余爱好上使用电脑,他们有更广泛的兴趣,在他们所选择的研究领域外,通过做中学,而不是通过阅读说明手册或听讲座。然而,在教学中有些人还没有接触到主题和从教育者那里得到适当的内容。学习者的先验知识差距越来越大,使得教育者很难在课堂上保持学习者的参与。最后,个人职业发展路径与劳动力发展不相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动态变化,包括企业、行业和新兴工作岗位的出现。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能力来满足行业扩张和发展的需求。仅依靠学校的正式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使得企业必须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随着工作要求的快速变化,企业通过改变工作环境转向学习环境,将教育元素渗透到工作环境中,以满足发展所需。 1? ? ? 智慧学习环境的出现 科技的飞速发展已明显改变教育格局,为了给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也随之改变。新的学习模式将引发新的学习问题。当前教育体系迫切需要更新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来支持新兴的教学模式。智慧学习环境不仅能使学习者随时随地都能访问资源和互动,还能在适当的地方和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形式提供必要的指导、提示和支持工具学习建议。创建自主自适应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泛在的、实时的、整合正式和非正式学习和无缝学习体验。使用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来综合实时和历史学习数据确定学习者学习状况,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习者提供合适的、精确的学习服务。 2? ? ? 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创新 2.1? ?评估社会交互过程中知识的建构 为了有效将社会交互中产生的知识与先验知识结合起来,需要重新考虑对学生的学习评估。近年来,移动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在智慧学习环境中,通过学习分析方法识别学习者行为模式,利用学习者位置、环境,临近性情境,将学习过程情景化,通过进入真实情境,通过实时的虚拟信息在学习者附近的物力对象的无缝融合,在这种泛在学习环境中适应其活力和个性化。取得了新意义。这不仅打破了教育障碍,通过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情景化和实时位置感知学习,还增加了教学的丰富程度。因此,克服课堂学习的局限性,对泛在学习的评估也要从传统的评估方法转变。 2.2? ?实施干预学习 从各种来源挖掘学习者的相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聚合到“泛在学习分析”中以便提供实时的建议。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这些信息块需要使用先进的可视化和智能技术来实现,通过界面来实现自然交互,并帮助调查和分析泛在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行为、活动和性能。需要设计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来识别相关的模式。如何时何地学生有困难,以及他们的强项在哪里?教师在这种环境里能够干预过程和为学习者提供建议和支持,如解释主题,指向特别学习材料,为学习者提供的活动,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特定主题并创建团队互补优势,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获得个性化和智能化支持他们的喜好并能相应地调整他们的教学。 3? ? ? 智慧學习环境中的技术创新 智慧学习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中学习者的学习,新兴的技术革新使我们能够有效地记录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模式和习惯,基于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资料,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个定制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将实现无缝监控和自主适应学习。教师能够以更精细的力度监控个体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者可以有机会选择和塑造他们自己的学习组合。使学习者能够自发地获得信息,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学习材料。对学习者的学习进度进行及时的反思和复习是可能的。 如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在课程中建立以学生为重的混合学习环境。教师能够以一种更互动的方式传递课程内容,同时还可以在教室内外进行互动学习活动。包括正式和非正式学习方法,丰富有趣和互动学习活动以增强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度。慕课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在线课程。学习者可以实现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目标,让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异步学习和同步学习模式都可以通过慕课增加学习者和教师间互动,以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基于游戏的学习包括将学习和课程整合到电脑游戏中,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虚拟环境,让他们在学习课程的同时享受游戏乐趣,与教学或正式的学习方法相结合。增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并有助于增强知识的记忆。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模拟真实环境,提供给学习者更好的地位和可视化的主题,将物理环境转化为3D沉浸式的学习环境整合物理和数字世界,具有真实定位和及时反应特征的学习体验,虚拟现实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模拟真实的环境。基于手势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整合了基于手势的技术,允许学习者在虚拟环境中与计算机交互,主要是利用他们的肢体动作和移动,增强学习者的身体相关经验,通过运动感官体验强化学习和认知加工。在教育方面,机器人可以为教学的概念提供一种社会和物力体现,帮助教师不断地、重复地跟踪学习者学习。教育机器人可以丰富学科课程,增加学习者的注意力和参与学习的过程。了解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习者的速度和要求,对学习内容进行定制,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和学习技术分析的进步,有强大的潜力成为后端引擎用于实现更先进的智能教育机器人中。 4? ? ? 智慧学习环境的未来前景 4.1? ?终身学习 学习档案不仅包括传统的学习者模型描述的改变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包括从学习者学习过程中获得能力的证据。他们为学习者提供了展示自己工作的机会,获得有组织的记录和系统展示自己的成就。所有的档案在整个程序中有学习者创建的保持断开连接。这些学习档案的使用应该扩展到终身学习分析,从一个过程到另一个弥合差距课程,甚至超越从正式和非正式教育的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档案可以储存在云端,使用学习分析/大数据自动提供推荐和记录。这样学习档案不仅可以连接到一个正式的学习系统来收集完成的数据,识别在任何社交媒体交互过程中获得技能和知识。 4.2? ?协同教学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特长也有所不同。智慧学习技术可以使教师要考虑与其他教师形成联盟,在本地及远程进行团队教学、制定计划、组织教材并根据个别教师强项和专业知识对各种教学活动进行分类,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程内容的质量,团队教学可以满足不同的教学情境,不同的老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一个主题,也会减少个别教师不断增加的教学负担。学习者可以在每一次学习活动中获得最好的学习经验,因为每一项学习活动都将有最适合该活动的教师支持。此外,协同教学使学习者能够解决传统学校的资源限制,在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协同教学消除了这些限制,使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协同教学是学校通过利用教师的特长和专业知识来提供最好的教育的一种途径,也是规避资源约束的一种方式。 4.3? ?基于能力的评估 评估通常在时间和地点上都是标准化的,与教师的课程内容有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教育的角色,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所有学生同时完成评估。用不同的目的和程序来获取信息评估可能有不同的参考或解释,如关于规范数据或标准。在未来,评估过程将与课程分开或与学习过程中的变化相一致的程序。通过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实时评估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其他属性。教师的角色也会从教授课程内容和评估转变为支持学习者发展一定水平的能力。对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其他属性的评估将是无缝的、泛在的,评估方法需要对不断变化的学习过程做出反应。智慧学习环境中应专注于评估,包括知识和技能在内的评估,而传统的评估方法主要侧重于记忆和概念理解。学习者模型将转化为基于能力评估,以适应学习者不断变化的需求的细微差别。 4.4? ?自主教学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课程、考试考核,缺乏自我导向的学习,这意味着学习者不得不接受学校提供的一切,如何决定教学,这是不允许根据学习者的优缺点来决定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启发的学习过程,它强调个人的计划和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智慧学习环境应该采用一种自我指导的教育方法,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帮助他获得定制的内容、时间和课程计划,以适应个体学习者需求,同时也会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经历,灵活性选择同伴和自己合适的教师。 4.5? ?适应个体差异 当前,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开放学习资源如慕课、优酷,甚至包括TED演讲等,访问开放多元的资源从来都没有现在这样容易,学习者有机会学习任何不同主题知识,而不必局限于教师的传授。使得学习者在实现学习目标过程中变得更加多样化。个体差异不仅是有学习者的背景、能力、性别、个性、认知和元认知能力等因素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资源的获取造成的。提供一种适应所有学习者需求的教学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各类学科领域中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都在不断增加,需要考虑如何支持学习过程。由于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学校采用智慧学习环境的特点通过技术的创新支持自适应和个性化学习。 主要参考文献 [1]Hwang G-J. Definition,Framework and Research Issues of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A Context 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Perspective[J].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 2014(1). [2]胡永斌,黃荣怀.智慧学习环境的学习体验:定义、要素与量表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 2016(12):67-73. [3]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7-15. [4]程敏.智慧教室的设计与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6):245-252. [5]郭晓珊,郑旭东,杨现民.智慧学习的概念框架与模式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8):5-12. [6]赵长明.基于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的警察院校教育管理改革[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23):97-9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