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的课堂教学设计 |
范文 | 王晶晶 许亚琼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北京市基本概况”为例,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课程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创新与效果等方面介绍了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以期为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设计;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蓝墨云班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1. 089 [中图分类号] C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01- 0209- 02 0 引 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合理充分运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为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与现代信息技术共生共长,尤其适应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条件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推广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提升学生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1]。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为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课程依据《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考试大纲》及岗位能力要求,教材采用旅游教育出版社《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本概况、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教学内容基本为常识性知识,但是涵盖范围广,涉及的知识点繁杂,对普通高职学生而言,看似简单却很难识记和达到知识贯通的水平,而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以课程的第一部分内容北京市基本概况为例,对其信息化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介绍。 1 信息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依据 1.1 课程分析 本次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京市地形、气候、行政区区划、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等基本概况。教学重点是快速熟悉北京市的地理环境、文化艺术、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等,教学难点是能对北京市基本概况进行整体介绍和准确回答相关基础知识提问。教学目标除了突破课程学习的重难点,还要注重素质目标的实现,即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导游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1.2 学情分析 本课程教学对象是本校旅游管理专业2017级学生,总体而言,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薄弱。在知识基础方面,本课程开设时学生已完成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具备一定的旅游相关理论知识。能力基础方面,学生普遍具备使用手机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贯通能力和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特征方面,大部分学生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他们更喜欢交流的课堂学习环境,对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开放、互动性多的课堂氛围。 1.3 蓝墨云班课App简介 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助手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资源推送、课堂管理、过程性评价、布置批改作业等教学活动。其主要用途如下:(1)开展师生互动教学活动。只要教师创建一个班课,学生加入该班课,师生就能够在课内外随时开展答疑讨论、投票问卷、头脑风暴、测试等活动,还可以通过发起在线举手和抢答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参与热情;(2)教学资源的推送。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分享各种教学资源,例如图片、网页链接、PPT课件、作业、测试题等;(3)实现有效的信息化课堂管理。教师可通过蓝墨云班课快速点名和实时查看签到记录,通过课堂活动参与情况记录了解学生的实时学习状态,即刻反馈,即刻点评;(4)学习进度跟踪与评价。教师可以在云班课平台查看每位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情况,如学生在学习班课资源、参与课堂活动次数、回答问题内容等的学习行为并可对其评价,学生通过参与课程学习可以获得相应的经验值,教师通过班课平台可以实现对每位学生学习进度跟踪和学习成效评价,学期末教师可以得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表现评估报告。 2 教学策略 2.1 发现教学法 通过蓝墨云班课App上传图片资源,让学生看地形图、行政区划图、旅游地图、美食特产图片、景观图片等,引导学生去了解北京地理环境特征、发现旅游文化特征之间的联系,加深对北京的地理环境及旅游文化的总体印象。 2. 2 任务驱动教学法 通过蓝墨云班课App推送考核试题等设置课程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任务要求,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方式有目的开展学习。 2. 3 分享学习法 建立旅游文化分享小课堂,学生可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旅游相关知识,如自己关注的旅游相关新闻、导游常用的活跃气氛小技能等,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营造良好的课程学习氛围。 2. 4 信息化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网络学习资源,采取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运用蓝墨云班课App、导游资格考试在线题库App、掌上故宫App、3D虚拟旅游网站、微信公众号、马蜂窝App等资源。 3 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 3.1 课前探究 通过蓝墨云班课在课前发送学习任务及图片、視频等学习资料,为学生推送“导游资格考试App”,让学生通过看App提供的录播视频课进行预习,了解所学课程概要及导游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 3.2 课中导学 本次课程课时为2课时共90分钟,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为辅助,分为不同的教学环节:(1)旅游文化分享5分钟,轮流由一位小组成员制作简单PPT介绍其感兴趣的旅游相关内容;(2)任务引入5分钟,由老师介绍本课学习方法和重要内容;(3)图片学习15分钟,老师总体介绍课前上传至云班课的图片,让同学们对北京市整体概况有直观的认知,然后由各小组成员选取图片查阅资料交流,同时请同学们打开 “掌上故宫App”领会查看实景和领会景点讲解方法,然后通过蓝墨云班课抢答机会让一个小组成员获得机会组织语言为大家进行讲解,教师为小组成员加经验值;(4)教材内容学习15分钟,老师和同学一同打开教材,对本次课教学内容进行通篇了解和划重点;(5)自主学习交流10分钟,学生之间就重要知识点互相提问对答或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查看云班课网页链接,打开“全景客”虚拟实景浏览器,输入景点进行虚拟游览,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6)实测练习20分钟,让学生在 “导游资格考试题库App”中找到北京市基础知识在线题库进行在线答题,实时在线答题竞赛可增强课堂的参与性与趣味性,并通过答题答案解析拓展知识面,学生完成答题提交后会得到一个评分和正确率百分比,然后通过蓝墨云班课组织讨论答疑让同学们将在线答题的评分结果截图晒到班课“讨论”活动中获得经验值;(7)回顾总结20分钟,师生一起对北京的基本情况进行总体回顾,通过蓝墨云班课组织答疑讨论、投票问卷、头脑风暴、测试等活动以加深印象,最后老师对同学们的课堂表现进行鼓励并布置课后拓展学习内容。 3.3 课后拓展 鼓励同学们在班课“讨论答疑活动中”进行课后学习讨论,课后继续点击云班课资源里的一些微信公众号推文网页链接进行学习,获得更多展现北京文化与景观的图片和资料,进一步巩固知识、拓展思维。 4 教学创新与效果 4.1 教学效果 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很高,学习效果很好。课程教学充分合理运用多种信息化技术,转变了单一教材文字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使学生学习更有趣。课前课中课后系统设计,重视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并兼顾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要求,使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切实得到提高,使教学活动具有高效性。教学全程过程化考核,及时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融知识、理论、实践为一体,使学生学习更主动。 4.2 教学创新 本课程的教学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蓝墨云班课等App学生的移动设备变成学习工具;(2)课程教学注重文化熏陶,素养培养贯穿教学过程;(3)课证融合、课赛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4)全过程学习成效评价,通过云班课记录的学生学习行为实现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完善的激励与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在移动设备端的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5 小 结 总体而言,本课程教学设计以多种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信息技术为支撑,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了良好的师生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实现对每位学生学习进度跟踪和学习成效评价,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支持,学期末教师可以得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评估数据,不仅实现辅助教师进行成绩评定,而且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韩筠.创新教与学 推动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6):11-14. [2]张纲,王珠珠.发挥信息技术支撑引领作用服务教育现代化发展大局——学习领会《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J].山西电教,2017(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