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范文

    徐明霞

    

    

    摘 要:“双创”提出以来,学术界围绕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问题进行了探索。首先是分析了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然后提出了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构性需求,最后给出了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的匹配供给路径模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供给侧;需求侧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0.026

    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创业技能、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有力支撑。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也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因此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目前学术界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相对较为集中,基本上聚焦于高校创新创业的概念(张冰等,2014)、培养模式(南旭光,2017)、课程体系(万力,2017)、师资队伍(何李方,2018)、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等主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较少有研究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路径。

    1 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河南省各高校积极呼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号召,筹建了各种创新创业中心和专门场所,例如“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园”、“创新创业科技园”、“创业岛”等。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多数高校增开了《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创新基础》、《创业学》等相关课程,培养相关的专职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的课程教育。但是,河南省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随大流”和“盲动性”的问题,很多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地方特色展开,创新创业教育停留在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探讨,并没有很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对还不成熟,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李杰,2017)。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处理好创新创业的通识性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很多学校虽然设置了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但是只是为了讲授创新创业而设立的,没有形成与学生的专业教育的结构化关系。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学习,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与自身专业教育的关系是什么。二是没有处理好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际创业需求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本应该以实际的创新创业需求为出发点,以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训为模式展开的。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却是以知识传播为主,讲授重点是创新理念和创新模式、创业流程和创业案例,学生在短期内比较难以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三是没有处理好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关系。“双创”的提出背景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各地方产業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根本上是需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尤其是服务于产业结构优化对人才的需要。但是,目前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化严重,创新创业教育仅作为素质教育平台课呈现,并且也是为了迎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所需,并没有很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优化升级需要。

    2 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构性需求

    随着河南省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对人才的能级结构、知识结构、层次结构和类型规格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人才能级结构的提升。人才的能级结构指的是高级、中级、初级人才这三种能级的比例结构,人才能级结构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产业结构处于低水平阶段时,人才能级结构以低级人才为主;产业结构处于较高水平阶段时,人才能级结构以高级人才为主。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需要提升高能级人才的比例。

    其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人才知识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意味着该产业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投入的增加,这将表现为产业的发展需要拥有广延性、复合性、创造性知识结构的创新人才,强调人才知识结构的共享性、互补性、依赖性、全面性和创新性。

    再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人才的层次结构、类型规格提出新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高质量的人才层次,企业更需要技能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人才。另外,随着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各种新的专业技术岗位类型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河南省高校根据自身的专业定位培养个性化特征的学生,以满足各类企业不同规格类型的人才需要。

    3 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的匹配供给路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应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但是长期以来却存在着高校“一头热”的现象(董慧,2016)。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相匹配,培育合理能级结构、科学知识结构、相应层次结构和类型规格的创新人才。

    3.1 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实现全过程育人以匹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较多的学者探讨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但基本上是从高校教育的视角出发,没有考虑产业界的实际需求,与产业发展相脱节。为了真正地匹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推进全过程育人的路径,如图1所示。

    第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政、产、研、金、介”为支撑体系,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共同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要素。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金融、中介机构等拥有高校人才培养的互补性资源,如技术、资金、项目、实训条件等都可以形成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支撑。其中最关键的是企业可以准确地提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可以使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

    图1 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育人以匹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

    第二,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包括课程体系与实训体系两个维度。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课程体系与实训体系正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其中也涉及创新创业课程。实训体系包括各种实践实训平台,可以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锻炼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第三,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实现课程体系与实训体系的相融合。高校仅设置了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不是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仅实现了实训体系的设置,会使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根本知识体系支撑,也不能够培养出创新创业人才。课程体系与实训体系的关系是知识灌输传播与应用创造的关系,两者相互融合。

    3.2 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实现全方位育人以匹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坚持主体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原则,需要形成政府为主导者、高校为主阵地、科研机构为协同方、企业为需求提供方、金融为资金扶持方、中介为专业服务提供方的全方位育人系统,也可以称作是教育共同体,以更好地培养匹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实现全方位育人以匹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图2所示。

    第一,政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导者。政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仅是倡导者,更是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服务和环境支持。“双创”的各种政策和“双创”的社会环境为创新创业教育保驾护航,并且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

    第二,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高校的师资力量、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实训平台等都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资源。高校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力量;培养体系需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体系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实践实训平台建设需要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

    第三,科研机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方。科研机构和高校都是知识的供给方,双方可以将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培训资源进行协同共享,实现协同育人,有针对性地培养产业所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第四,企业是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方。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定位特征培养人才,但只有准确把握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才可以使得学生培养目标与企业、产业的需求相一致,使得人才培养服务于产业发展。

    第五,金融机构是资金扶持方。创新创业教育不僅仅需要师资的投入,还包括课程体系的开发、实训实践平台的建设、校企合作建设方面的投资。金融机构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解决资金问题,扮演投资方的角色。

    第六,中介机构可以提供专业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法律服务、技术中介、知识产权服务等专业服务,尤其是知识产权专业服务。知识产权机构可以提供专业服务,将知识产权产业化,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益。

    4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书育人的常态任务,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快速发展,但是如何实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匹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却没有很好地探讨。本文归纳了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了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构性需求,最后给出了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的匹配供给路径。一是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实现全过程育人以匹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政、产、研、金、介”为支撑体系,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共同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要素;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应该包括课程体系与实训体系两个维度,并实现两者融合。二是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实现全方位育人以匹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形成政府为主导者、高校为主阵地、科研机构为协同方、企业为需求提供方、金融为资金扶持方、中介为专业服务提供方的全方位育人系统,形成教育共同体,以更好地匹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

    参考文献

    [1]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2014,(3):48-52.

    [2]南旭光.“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特征与推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7,(2):39-44.

    [3]万力.“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7,(20):82-86.

    [4]何李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8,359,(07):91-93.

    [5]李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24):74-77.

    [6]董慧.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6,(11):38-4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