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机场项目建设与运营交接的组织嵌入性研究 |
范文 | 刘凯俐 摘 要:我国目前正处于民航业快速发展的阶段,机场建设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与运营的交接是影响机场最终运行使用效果的关键一环,但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基于嵌入性理论,结合某机场具体实践,对建设运营交接的组织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机场项目;建设与运营交接;组织;嵌入性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5.039 1 研究背景 在机场建设过程中,建设到运营的交接过程由于工程复杂性、工期紧迫性、参与单位多样性等而极易出现缺陷。比如著名的希斯罗机场T5航站楼建设项目,由于没有做好运营准备工作在正式运行时发生了混乱,导致多花费成本 3100 万美元,错放2万包裹,撤销航班达501 次,12天后才恢复正常运行。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关键,在于做好建设与运营的交接工作;而做好交接工作的关键,则在于有效的组织对接设置及沟通协调安排。 2 基本概念 2.1 嵌入性理论 嵌入最早由经济史学家Polanyi提出,他认为,人类经济嵌入并缠结于经济与非经济的制度之中。而后,在Granovetter、Barber、Uzzi研究的推动下,嵌入性理论迅速发展。文章基于Granovetter提出的结构嵌入-关系嵌入二元经典分析框架进行探究。结构嵌入性描述的是网络的结构特征,关注的是网络中行动者间联系的密度和行动者的位置。关系嵌入性描述的是网络的关系特征,主要用关系强度来进行测度,研究框架如表1所示。 2.2 项目交接 交接是一个相互配合进行移交接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接组织在完成交接工作并满足交接条件后实现交接内容的移交接管。同理,建设与运营交接就是指工程项目的实体、相关资料和管理权(交接内容)经过调试、验收等(交接工作)满足双方要求(交接条件)后从工程建设方移交给项目运营方(交接组织)以实现项目最终使用功能的过程。 具体到机场项目上来,机场的建设主体是建设指挥部,运营主体是机场公司,但机场公司主要承担运营管理的职责,一些具体的运营工作还要交给航空公司、一关三检以及其他外包单位。所以机场项目建设到运营的交接分为两步:(1)建设单位到运营管理单位的交接;(2)运营管理单位到运营单位的交接。 3 机场交接的组织机构 3.1 机场建设指挥部 指挥部是我国特有的政府投资重大工程时业主方的管理模式,是为组织协调某项建设项目而设置的非常设机构。为形成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机场建设指挥部通常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横轴由各职能部门组成,纵轴由各项目部组成,如图1所示。 在交接过程中,机场建设指挥部主要负责与施工方、设计方等进行沟通,通过调试等工作判断项目是否满足“交出来”的条件。同时,建设指挥部要与机场公司积极沟通,了解运营对于“接过去”的要求。 3.2 机场公司 机场公司主要发挥的是运营统一管理的作用。“区域化管理、专业化支持”的运营管理模式经过虹桥机场、浦东机场、深圳机场等项目的实际检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基于此运营管理模式设置的组织结构一般分为两层,上层是传统职能部门,下层是根据新型运营管理模式设置的区域化管理部门及专业化支持部门,如图2所示。 在交接过程中,一方面机场公司要通过制定管理方案、人员调配等工作为自己做好“接过来”的准备;另一方面要通过与航空公司、一关三检、商户等的沟通工作了解他们对于一些设备系统、业务用房等“接过去”的要求。同时,机场公司要积极与建设指挥部进行沟通,了解建设对于“交出来”的情况。 4 组织嵌入性分析——以Z机场改造工程为例 由于历史原因,Z机场航站楼的设施现状,在设施容量及标准,结构安全稳定性,专业设施设备系统,空侧设施条件,以及建筑立面外观形象等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到机场整体生产服务水平的提升。为提升机场生产运行保障能力,提升服务水准与服务能级,并推进区域创新转型发展,2014年启动了Z机场改造工程项目。 Z机场公司在运营准备阶段专门成立了改造办公室,它是领导小组下属的执行机构,负责交接中建设指挥部和机场公司的沟通 。Z机场基于改造办公室形成的机场交接组织网络如图 3所示。 开航准备推进例会是在最后冲刺阶段开始召开的,参会人员包括机场公司、航空公司、机场公安、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等,目的是统一协调解决模拟演练、压力测试及搬迁转场等涉及的问题。 4.1 网络密度 网络密度是用网络中行动者间实际联系的数目比上他们间可能存在的最大联系数目来得到,计算公式是 ρ=2ln(n-1),其中l代表网络中行动者间的联系数目,n代表網络中行动者数目。假设建设指挥部有a个部门参与对接,机场公司有b个部门参与对接(a,b为正整数),部门之间通过改造办公室两两对接。Z机场改造项目的网络密度为ρ1=aa+1+b(b+1)(a+b)(a+b+1),易得ρ1∈(12,23);若未设置改造办公室,网络密度则为ρ2=1,可见,改造办公室的设置减少了33%-50%的网络密度,通过沟通渠道精简化,有利于提升交接效率。 4.2 中介中心度 中介中心度描述的是网络中某个行动主体控制其他行动主体进行联系的能力,计算公式是C'B=2CB(n-1)(n-2) ,其中CB=∑j,kgjkni/gjk),gjk(ni)指行动者j和行动者k捷径联系中经过行动者ni的数目,gjk指行动者j和行动者k捷径联系的总数。对比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建设指挥部拥有更高的中介中心度;对比航空公司、海关、边检等,机场公司拥有更高的中介中心度;而对比建设指挥部及机场公司而言,改造办公室拥有更高的中介中心度。 中心度越高,说明企业越接近网络的核心位置,在网络中的地位越重要。可见,改造办公室处在此网络的关键位置上,相比于一般行动者而言,对别人沟通的影响更强,那么它一旦出现问题,对整个网络对接工作的影响更大,因而需要加强监控与激励。 4.3 关系强度 基于Z机场改造工程项目交接阶段形成的9篇开航准备推进例会会议纪要,对各航空公司会议参与情况进行汇总统计,结果见表2。从互动频率、关系持续、亲密程度和互惠交往四个方面来看,航空公司C1和C2与机场公司的关系强度强于其他航空公司。不同航空公司与机场公司的关系嵌入强度有一定差别,反映出机场公司与主要航空公司形成的战略合作延伸到了项目交接阶段。但总体上来看,机场公司与各航空公司的互动情况良好,通过会议沟通及知识共享,有利于发挥各方之长,创造性地解决了很多问题,改善了交接效果。 5 结论 案例中有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善,通过对本案例的归纳分析希望可以对其他正在实施或将要实施的机场对接项目一些指导。 (1)利用工作牵头制度,交接渠道精简化。 通过对网络密度的分析发现,在交接工作中明确牵头部门或牵头人有利于减少网络密度,实现沟通渠道精简化,从而提升交接效率。原有的职能部门可以直接担任某项交接工作的牵头部门,也可以通过抽调的方式,形成专用的交接部门,如案例中的改造办公室。 (2)重视关键人员考核,交接效率管控化。 通过对网络中心度的分析发现,相比一般人员而言,建设指挥部、机场公司等关键位置上人员对交接效率有更加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格外重视关键人员的工作情况,建立高效的考核及纠偏机制,从个体水平上实现对交接效率的主动控制。 (3)加强会议参与互动,交接效果提升化。 通过对关系强度的分析发现,良好的互动情况通过知识共享发挥出各方之长,有利于改善交接效果。工作会议是最常见的沟通平台,各方要认真参与、积极建言、广泛讨论,发挥其解决问题、协调冲突的强大作用。 参考文献 [1]Tim Brady,Andrew Davies.From hero to hubris – Reconsidering the project management of Heathrows Terminal 5[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9,28(2). [2]Polanyi K.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J].Trade and Market in Early Empire:Economics in History and Theory,1957:271-306. [3]張荣祥.企业创业社会网络嵌入与绩效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9. [4]吴念祖主编.机场建设管理的理念、组织和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5]刘阳.机场建设工程中建设与运营的协调管理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13. [6]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