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工业生产能力:演进、机制和治理 |
范文 | 摘要:工业过剩产能同时受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的推动,會导致工业品市场供需错配、经济增速下滑等影响。文章从生产要素市场化、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政策改革等角度提出建议,以防范和化解工业产能过剩。 关键词:工业生产能力;历史演进;形成机制;结构调整 一、 中国工业品市场供求状况的演变过程 1. 商品短缺和供不应求(1978年~1988年)。20世纪70年代末,在结构方面我国工业发展产生了突出问题,即轻工业和重工业规模差距过大,轻工业规模远低于重工业,轻工业产品数量不能满足日常供给需求。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调整,轻工业所占比重在5年间提高了将近8%,轻重工业比重达到基本协调的水平。到80年代中期,又产生了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比例失调的问题。能源供给方面的逐渐短缺导致缺煤、缺电的状况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产生;国内原材料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日趋恶化,导致对国外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度大幅增长。 1981年~1985年期间,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在此期间,估算显示我国电力缺口水平已达24.9%左右,很多企业停业天数与开业天数持平,导致生产能力利用率严重不足,工业产值损失规模较大,每年接近4 000亿元。1978年~1988年的10年间产生原材料极度匮乏的问题。1978年,我国通过进口获得的钢材规模约占国内钢材产量的三分之一,并且这种比例呈现出直线增长的状态。有色金属等也面临着供不应求的严峻形势,只能通过进口获得。据统计,在我国二十多种大类进口商品中,原材料进口规模占三分之二左右。 2. 消费品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1989年~2000年)。20世纪末,我国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即摆脱了短缺经济时期,进入了相对过剩的经济时代。轻工业和日用消费品行业在这一时期的过剩经济现象表现较为突出。例如工业品产能的利用率方面,在1995年,我国消费品行业产能利用率未达到59%。相反,我国钢铁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均超过了69%;从工业增长方面来看,我国工业增长速度在1999年出现下降的现象,尤其以轻工业的增长速度降低表现最为明显,重工业仍然维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从工业产成品的结构角度分析,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速高达38%~99%,耐用消费品下滑明显,甚至大部分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 在新经济发展时期,社会有效需求非常短缺,工业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新经济发展时期还出现大量产品滞销积压的问题,生产的产品找不到充足的销路;价格指数出现负增长现象,并且呈持续状态,企业平均利润率日益降低,甚至在钢铁行业利润率下降到接近零的水平,制造业的利润极其微薄。 3. 消费品出口规模快速上升、重工业品供销双高(2002年~2011年)。从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工业品出口额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和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大背景下保持迅猛增长。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规模为2 970.57亿美元,到2011年,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规模一度上升到17 978.38亿美元,达到了21.15%的年均增长率。在这期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出现负增长,年增长率同比下降15.84%。随着我国工业品出口额的迅猛增长,其在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 同时,住宅商品化改革和住房消费金融的产生,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加上城镇居民的消费重点和习惯的转变,即从生活基本必需品转变为与房屋、私家车等相关的耐用品,我国重工业迎来高速发展。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了7.02亿吨,较2002年的1.82亿吨增长了285.71%,年均增长率为16.18%;同年,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从2002年20.13%的水平增加到45.67%。2002年~2011年,我国平板玻璃、电解铝、水泥等产量也分别保持着15.88%、13.72%和16.87%的年均增长率。 4. 一揽子经济政策刺激后PPI连续近60个月下跌(2012年~2016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4万亿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我国重化工业产能迅速扩张,加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增速换挡,内外需求疲软,消化产能过剩的动力严重不足。2013年,国家发改委指出,我国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不足74%,相比较于国际数据仍处于较低水平,2013年,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投资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现象,水泥行业投资下降6.48%,平板玻璃制造业投资下降8.45%,金属船舶制造业投资下降40.96%。 2012年~2016年期间,由于工业产能过剩加剧,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连续56个月出现下跌现象,并一直持续到2016年9月(PPI为100.1)。其中,2012年~2016年的PPI分别为98.3、98.1、98.1、94.8和98.6, 2015年的PPI与2011年的PPI(106)相比,回落了近11.2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结构的角度看,2015年,部分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的行业如黑色金属冶炼、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核燃料加工业,其PPI下跌幅度更大,分别同比回落16.7%、20.3%、21.5%和37.3%。 5. 供给侧改革与产能过剩治理(2017年-)。2017年~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相继出台了化解过剩产能的相关政策法规,解决过剩产能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从存量上看,如钢铁方面:我国在2016年计划5年内压减粗钢产能1亿吨~1.5亿吨,2016年~2017年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2亿吨,提前于计划期超额完成5年内压减粗钢产能1亿吨的下限目标;2018年退出粗钢产能基本完成5年内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的上限目标,为3 000万吨左右。在煤炭方面:我国于2016年提出,“用3年~5年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的任务,这一任务于在2018年基本达成。这两年,我国工业产能基本未出现增长,增长速度处于不断下滑的状态。 三、 产能过剩的影响分析 1. 经济增长速度短期下滑。2008年,我国推出4万亿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冲击,在2010年前后,恰逢国内需求较为疲软的低谷期,经济刺激政策转化的产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这促使工业投资产能过剩的情况发生。2013年~2016年期间,我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5.8%,相比较于2009年,降低了19.2%。国际金融危机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虽仍维持在37.6%(2016年)的较高水平,但占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持续降低,其增速的下降也导致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下降。2013年~2016年期间,我国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相比較于2009年下滑将近22%,仅为7.96%。由于在现阶段,投资需求的增加对国内GDP增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因为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降低而有所下滑。 2. 工业品市场供求错位。2002年~2011年期间,我国粗钢、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的产量年均增长率均保持两位数,其中2008年,我国启动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之后,市场需求的增速不能达到投资的增速。2011年,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空前严厉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扩大,房地产行业进入了大萧条时期,伴随着上游产业的需求遭受很大影响,国际需求都处于一个疲软的状态,我国工业品市场明显供过于求。 2012年~2016年的5年间,我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持续降低,尤其以房地产上游的相关行业下跌最为严重。例如,在2015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PPI同比降低15.79%。在2012年~2015年的4年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长率只有1.68%,增长率下跌说明我国工业品市场需求不足。 四、 化解和防范产能过剩 1. 提高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完善市场体系,重点在于深化基础产业、土地、矿产资源、劳动力和金融等生产要素改革,使市场更大范围、更为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其中推进基础产业改革、土地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改革尤为重要。基础产业改革的重点是放宽准入,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并在自然垄断环节形成有效监管,舒缓行业过剩产能和过度竞争。土地制度改革应围绕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确定合理的城乡建设用地价格,优化工业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的比价关系,提高土地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金融市场改革的重点在于利率市场化,虽然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如存贷款利率基本放开、刚性兑付打破,但深层次的利率双轨制问题仍然存在。为此,需要推动利率市场化从单纯的定价市场化向信用评价机制市场化发展。 2. 完善国有经济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增强市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一是坚持所有制中性原则,积极融入国际竞争环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趋势不可阻挡,CPTPP、USMCA、日欧EPA等一系列自贸协定顺势而生,要求缔约方以所有制中性为原则,禁止在投融资等方面对非国有经济实施歧视性待遇。在国有经济结构完善过程中,坚持所有制中性原则,有助于国有企业积极融入国际自由贸易环境,扩大对外贸易份额,化解国内过剩产能。二是引入竞争机制,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适当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完善国有经济退出机制,健全国有经济补贴制度,积极引导国有经济退出产能过剩行业,并妥善安置企业员工。 3. 促进产业政策改革。中央层面的产业政策应该以间接手段支持地方竞争,由此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独特作用,达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转轨时期,经济体制上的弊端和政府对经济的长期直接干预,限制、扭曲甚至阻止了市场竞争过程,阻碍了产业结构内生的动态演变和发展,导致资源错配。我国应该推进市场体制改革,充分完善市场相关机制,放弃选择性产业政策,因为这种政策带有强烈计划经济属性,与目前的市场机制不匹配。通过增强市场的协调功能,优化优胜劣汰的筛选机制,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最终促进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飞涛,曹建海.市场失灵还是体制扭曲——重复建设形成机理研究中的争论、缺陷与新进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9,(1):53-64. [2] 江飞涛,李晓萍.直接干预市场与限制竞争:中国产业政策的取向与根本缺陷[J].中国工业经济,2010,(9):26-36. [3] 纪志宏,纪敏等.中国式产能过剩——风险·症结·治理[J].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李妙然(1986-),女,汉族,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收稿日期:2019-11-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