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民族地区远程医疗发展中资金短缺问题探讨 |
范文 | 杨俊峰 李彬 黄扬 摘要:民族地区阿坝州部分医院受到资金短缺关键因素影响,其远程医疗系统处于闲置状态,未能有效发挥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基于资金视角尝试分析总结远程医疗在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文献研究、对比研究进一步提出相关解决路径以供探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利用边际效用原理降低服务价格充裕现金流、引入市场资本。 关键词:民族地区远程医疗;资金短缺;财政转移支付;边际效用;市场资本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1远程医疗的定义及优点 远程医疗(Telemedicine)即应用远程通讯技术、交互式传递信息,开展远距离的医疗服务,是一种现代医学、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主要包括远程诊断、远程教育、远程监护等方面医疗服务。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证明远程医疗可以促进优质资源跨区域流通,明显改善落后地区医疗状况。针对不同主体,远程医疗具有不同优点:一是患者零距离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提高患者就诊质量,缩减就医时间、压缩就医成本,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二是医生实现优秀资质医生与民族地区医生教学互享,提高医生业务能力,实现个人更好的职业发展;三是医院加强医院间合作交流,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弥补经济落后地区基层医院缺乏优质医疗资源的局限。 2资金投入存在不足 远程医疗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远程医疗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对于发达国家存在许多缺点,尤其是远程医疗发展在资金投入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距。例如,2011年澳大利亚投入6.2亿澳元(约合人民币39.74亿元)用来奖励使用远程医疗技术的医务人员,增強医生护士参与远程医疗的积极性l 2l。然而我国中央财政在2010、2011年仅投入8428万人民币用于中西部远程医疗建设与发展。此外,笔者对阿坝州某县人民医院进行实地调研观察到该院远程医疗“大门紧闭无人问津”,究其原因主要有远程医疗合作年费过高、医生及技术人才薪资不合理等。从对比国外资金投入并结合近年来国内现状来看,民族地区远程医疗发展资金投入存在不足。宋爱玲、宗文红通过调查发现,资金投入因素是影响远程医疗发展受限的最大因素之一,比如西部地区三级医院资金投入等因素对远程诊断、远程教育、远程手术、远程监护的影响程度百分比分别为:53.85%、48.72%、43.59%、36.84%。可见,资金投入对远程医疗建设与发展的影响首当其冲。 3民族地区远程医疗发展受限的影响因素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香港政府为阿坝州境内县级医院配备了完善的远程医疗系统并赠送一年的远程医疗合作年费。然而一年之后,由于资金短缺以及违背成本效益原则,相关医院并未继续缴纳会费而无奈放弃远程医疗。医院在实践中,远程医疗的开展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有效使用率不到30%。本文基于资金视角,探讨民族地区远程医疗发展受限的影响因素可能有:财政转移支付不足、服务价格过高影响现金流不充裕、缺乏市场资本投资。 3.1财政转移支付不足 远程医疗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大量且长期的资金投入用于前期建设、运营管理、后期维护等方面,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硬件设施、软件体系系统的购买及维护成本、人力成本、运行成本。如河南省远程医疗中心硬件成本、软件体系系统、运行成本投入分别高达6000万元、860万元、220万。然而,地处偏远地带的阿坝州民族地区环境气候恶劣,加之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等因素限制,致使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收入微薄,政府相关单位和部门无力顾及远程医疗建设与发展。现阶段我国远程医疗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财政转移支付,从长远来看,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仅仅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是不够的。 3.2服务价格过高影响现金流不充裕 在远程医疗运营过程中,其现金流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和运营收入予以维持。2016年,四川省发改委、卫计委共同颁布远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文件政策,针对省级公办医疗机构远程医疗相关服务价格进行了规定,其中部分价格如下:远程单学科会诊主任医生100元/次,院外CT、MRI的远程影像会诊200元/次,远程多学科会诊300元/小时且特殊情况超时每10分钟加收10%。可是,在民族地区阿坝州,2016年门诊病人次均检查治疗费仅为68.96元,出院病人人均检查治疗费为1232.51元。可见相对高昂的服务价格对于民族地区居民来说,价格因素确实成为他们享受由远程医疗带来的优质医疗资源的障碍之一。大部分患者由于无力负担过高的就诊成本而放弃使用远程医疗就诊,致使远程医疗系统运营收入微乎其微。在缺乏其他资金的窘况下,最终导致远程医疗缺乏充裕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远程医疗系统本身难以为继的恶性循环。 3.3缺乏市场资本投资 由于财政转移支付、运营收入有限,远程医疗后期设备日常管理、网络设施维护以及人员培训等资金需求无法得到市场资本的弥补,导致一部分民族地区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形同虚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管理严格的市场经济监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且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诸如投资机构、商业保险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对医疗行业风险评估水平提高,导致市场资本进入远程医疗行业的速度趋于缓慢,甚至在偏远民族地区而言几乎没有市场资本进入。综上,缺乏巨额市场资本成为远程医疗健康发展的屏障之一。 4远程医疗发展资金短缺的解决路径探讨 4.1加大财政转移支付 2018年4月11日,李克强总理表示当年中央财政要在远程医疗硬件设备以及网络建设上加大投入,促进远程医疗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众。一方面,从长远利益出发,相关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可设立远程医疗专项资金,考虑不同地方经济财力状况,针对不同等级医院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确保医院远程医疗经费充足,推动远程医疗健康运营发展。另一方面,远程医疗需配备一定数量的硬软件设备,而这些设备往往价格昂贵。此时,政府可主要负责大额资本性支出。如硬件设施、软件体系系统的购买,政府可以考虑采用经营租赁或融资租赁等多元化方案。最后,政府和医院应对开展远程医疗的相关医生和技术人才给予合理薪酬和福利补偿,以减少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动性,为远程医疗在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2利用边际效用原理降低服务价格充裕现金流 如果远程医疗服务价格过高,则大多数患者因为无法负担高昂就诊成本而放弃,导致远程医疗系统本身入不敷出。利用边际效用原理,在保证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条件下,医院可以合理调整服务价格,尽量使大多数患者能够负担就诊成本,即降低服务价格,从而促使更多的患者接受并使用远程医疗,继而逐步增加其运营收入,最终实现越来越充裕的现金流以支持远程医疗稳定运营发展。因此,医院应该结合当地经济状况,考虑居民人均收入、人均医疗消费情况等方面,合理调整价格,鼓励更多患者使用远程医疗。另外,建议政府部门与卫生部门相互沟通与交流,将远程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或者提升医保报销比例和费用总数,切实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4.3引入市场资本 根据相关机构预测,中国远程医疗服务市场2020年将达到约150亿元,远程医疗市场具有较大的投资潜力。引入市场资本可以为政府减轻压力,医院可以依靠市场成熟且专业的运营能力推动远程医疗稳定、健康地运行。因此,政府以及开展远程医疗的医院需协调各相关主体资源和利益,积极引入市场资本主要负责远程医疗后期维护成本、人力成本和运行成本。 第一,政府和医院积极宣传远程医疗,鼓励投资机构、商业保险机构、民营医疗企业等第三方机构通过出资建设、共同运营等多种方式投资远程医疗,共商共建共享以实现远程医疗快速发展;第二,医院赋予第三方机构独立管理运行权利,政府及医院主要负责检查、监督远程医疗运行、安全情况。在前期探索阶段,医院主体可给予第三方机构合理的亏损补贴;实现盈利后,医院和第三方商讨利润分配方案合理分配利润;第三,政府可以考虑给予相关第三方机构适当的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减免等,合理保证第三方机构资金投入与投资回报相匹配。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