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
范文 | 冉莉 摘要: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和新阵地,符合时代的要求,新媒体与教学的融合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它缩短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了辅导员工作的时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形象生动,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大学生更愿意主动接受正确的“三观”,而不是被迫毫无意义的纯粹灌输,促进网络平台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全面展开。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大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中发(2004) 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在当下,我们要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德育情操。文件中提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线上为宣传、教育和咨询前台,线下为展示后台,形成线上線下相结合的方式,让管理和服务更加高效和科学,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运用网络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育部【24】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关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里,也明确提出:“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在工作条件和工作对象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运用适合工作对象的新的工作手段和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1世纪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是在用奔跑的速度进行。互联网20年的发展影响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媒介的变局经历了QQ、飞信、博客、微博,到如今的微信,这些新媒介手段层出不穷的出现都开辟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如今,微信公众平台带着它的新特色有又一次展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人们带着尝试的心态又一次开展探索之旅。 1 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 官方对微信群体有一份调查报告,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末,微信月活动人数己突破10.38亿。用户主体主要为在校大学生,占到总人数的64%左右。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的主要目的是微信带有比较新潮的通讯娱乐成分。这就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 1.1?及时发布,迅速传播 该平台菜单内容随时可以更新,没有规定和要求。在班级管理中,分为三个方面:需了解的、需做到的、己做到的。在这三个目录菜单中,以下可以设置5个二级菜单,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对菜单内容进行调整,如:大一的主题是“树立自信”;大二的主题是“相信自我”;大三的主题是“超越自我”。学生能在及时调整后,下一秒就可以看到新的指导方向。学生在收到及时调整的信息后,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等方式传播给其他同学、朋友和家人。 1.2 内容多彩,传播绿色环保 微信公众平台除了自定义菜单外,每天可以不定时推送一条图文消息。消息形式的设置由图片和文字组成,不再是纯粹的文字说明,在严肃的文字表述下,有娱乐成分的图片更能让学生在思想道德上容易接受。消息推送快捷,环保,不再是纸质文件形式传达精神,这种环保节能的方式更快更绿色。 1.3 功能丰富 群发功能,可根据情况选择群发对象。在素材库中,有图文消息、纯文字、纯图片、语音、视频功能,整理好的素材都可以保存到素材库中备份,以后也可以再次利用。用户在添加微信公众号时,可自行组织回复语言。用户回复的每一条消息,都可以进行实时交流。在投票管理上,可以充分地运用到学生活动中,形成台上台下有效互动。 1.4 数据统计功能 该平台可以从用户数量、图文信息、消息推送三大类进行分析:用户数量分析,在任意时间段,可以统计出用户新增数、取消关注数和用户属性;图文信息分析.可以反映出用户阅读量、点赞数,以及转发情况;消息推送,包括消息回复情况,可与用户形成实时交流。 2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2.1 学生日常管理比较传统 班级日常事务管理中,一名专职辅导员会带200名左右学生,在第二环节信息传达上,准确性和速度可能都会成为制约信息的达到率。班级建设的材料不是连续性的收集、整理,而是在需要参加评选或被推荐时,才开始整理,在整个过程中,能参与、受影响的学生是少部分,班级建设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辅导员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学生谈心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都是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实际上,90后的学生是不愿让人看到内心真实的一面,包括老师,但他们内心却又有很多想搞懂的问题。面对面的方式起初不仅让学生有抵触心理,反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2 形式单一,以说教方式为主 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是一个亟需认真对待的问题。然而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叛逆期,对于西方价值观的冲击、错误舆论的导向、没有正确的认识,书本教材上一味宣传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并不能真正从心里接受,反而容易产生抵触心理。辅导员常常扮演着指挥者的角色,要求学生在他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对于没有涉及到的领域,学生应该怎样去评判怎么做呢?传统单一的说教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了,也只能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处于更加尴尬的位置。 2.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任务繁重 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等,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这些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行为是很难的。辅导员工作的时间实际上是被很多常规管理中的琐事给占据,没能够真正发挥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专业化、职业化的角色。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不能被完全摈弃,但仍需改进。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确保安全无事故成为头等大事。 3 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3.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在大一新生阶段,班级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以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为中心。该平台在中心思想的指导下,有计划、有层次地推送图文消息。新生刚入学最需要了解的就是衣食住行,我们专门推出了“生活指南114”;在生活上慢慢进入状态后,心理上的调适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的生活方式和教学方式都在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帮助他们心理上如何更快地迎接大学生活;入校第一个月主题教育活动为日常行为规范,主要通过自行学习《学生手册》和寝室按军训教官规定摆放,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和寝室布置都在微信平台展开评比,通过投票来寻找最佳学习者和最美寝室,在学習规范和卫生规范上增强意识;在教师节等特殊的节日里,通过别人语言和图片中的老师,来勾起我们曾经老师的回忆,带着一份感恩的心向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传递学生学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老师、朋友、亲人和社会。在心理品质上,要根据这个阶段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现象给予引导,如:谨慎交友、学习成才、健康生活等,用真人真事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2 沟通交流平台 保证必要的面对面交流基础上,关注学生实时动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朋友圈发布的信息可以关注学生最近思想动态;在对待学生的情感上,要真情实感,最好是原创作品,可以借助该平台推送出辅导员对个别学生的感悟、对班级的感悟、对生活的感悟,以此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评价功能也能创造出一种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平台。网络上错误、消极的言论会引导学生对事物错误的认识,需要辅导员及时发布正能量舆论导向,及时辟谣,并控制谣言的继续散播,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物。 3.3 班风学风建设 团队、积极、和谐这些都是正能量的代名词,都是班风学风建设中需要做到的。我们的团队意识在军训中开始灌输,每个学生都有一瓶带有编号的矿泉水,按照要求一排摆放9瓶,每个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编号,饮用后摆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伤病不能上场训练的学生,负责为喝完的瓶子注满水,待休息时,其他同学就不需自己再找水倒水了。这样的团队意识需要培养,这样的奉献精神需要表扬,一一展示在班风建设微信平台上。在这个平台上,每个同学既是主角,更是相互需求学习的观众。 3.4 广泛深入开展课余活动 兴趣爱好不一,会影响学生选择对活动的参加度,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抢票功能,来增加学生对活动的关注度。建立论坛,推送经典文学作品、展示热门书籍、介绍新书和点评焦点事件。玩中学,学中玩,在玩的过程中吸取知识。形成互动交流界面,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大家的思想都在这个地方产生“火花”,同学们可以看到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可以经常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话题讨论。 3.5 开展学生事务管理 学院相关部门,如心理咨询服务,就可以开设预约功能,免除学生有心理咨询需求又碍于面子的障碍,学生的隐私更好地得到保护;意见反馈平台,学生可以反馈各方面诉求,如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问卷方式开展不记名调查;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方便,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自行查阅班级课表和期末考试成绩。推出请假制度,对于小长假请假的,整理出请假截止日期和去往目的地,公示给大家,班上同学和家长都可以清楚请假同学的去向,确保安全随行。 4 结束语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从QQ到微信技术的不断变化,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用敏锐的眼光看到并在利用着它的优点,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在我们的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运用起微信公众平台的各种功能,来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更加接地气、更加高效,是高校辅导员面前摆着的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刘奂婷,陈曦.辅导员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青年与社会,2014(16):157. [2] 孙全兵.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班级建设工作[J].青年科学,2014(6):26-27. [3] 裴菲菲.微信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创新运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436. [4] 余涛.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18(1):99-101. [5] 侯彦杰.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6(10):92-9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