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升路径 |
范文 | 何家敏 摘要: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能否取得,关键在思政课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高度契合。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呈现出新的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不断“升级”的需求与“原地踏步”的供给、错位的话语“输送端口”与“接收端口”、“单向度”的供需关系。新时代下,为化解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矛盾,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应立足学生需求,实现供需无缝对接;谋求主客共识,促进两端良性互动;驱动双向发力,推进合作共赢。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思政课获得感;供需矛盾;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安身立命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占领和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使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从“以客观绩效为本”转向“以主观效益为本”,从本质上说,主观效益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民群众获得感是“内外环境”相互协调的结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以获得感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就需要统筹协调“内外环境”,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高位对接。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开放、虚拟、隐蔽等特点为大学生取得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营造了更庞杂的环境,给获得感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衔接造成了更多阻梗性因素,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境遇。因此,厘清和化解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矛盾,实现供需高位对接,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获得感是一个由“获得”和“感”组成的复合词。“获得”意为“取得,得到”。“感”意为“感觉;情感;感想”。在复合词“获得感”中,“获得”是“感”的内因,“感”是“获得”的外现,主体因采取行动后达到目的,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并通过心理“感”觉表现出来。因主体动作完成并取得预期成果,因此“获得感”是带有正向感情色彩的复合词。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前、中、后期,大学生因参与其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收获而产生的积极、正向、持续的主观感受。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形成,是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从“摩擦”“碰撞”到“磨合”“协调”并实现有序对接的一个动态过程。供给侧是指获得感主体 大学生形成获得感的“外部环境”,即推动、促生大学生获得感形成的因素,由教学资源、授课方式、话语范式、考核机制,教学环境等组合而成。需求侧是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形成的内在机理,即影响大学生获得感形成的主观因素,遵循的是期待——参与收获——满足——认同——践履的生成路线。需要指出的是,教育者是供給侧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在大学生获得感形成的“外部环境”中,教育者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在资源整合、方式优选、考核完善、环境优化和氛围营造方面有绝对的主导权。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供需两侧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获得感形成的“外部环境”和生成内在机理相互独立,同时,教育对象的需求和期待从根本上决定供给的性质和方向。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供需动态运动中,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匹配、对接程度越高,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就越强。 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其“思想”离不开“利益”,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需求和期待,他们希望在理论知识、学习方法和语言方式等方面有所获,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有所得,希望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得到获得感。相对于一般的获得感,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大学生因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得到的满足感,是直接性的“硬获得感”和间接性的“软获得感”的有机统一。“硬获得感”可以称之为短期获得感,是指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在短时间内直接得到的获得感,主要是指知识要素获得、学习技能获得、话语方式习得。这种获得是直接性的,成效快的,因此易被时间、环境等外界因素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待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直接的、易在短期内实现的是期待对自身思想和理论水平的提高、收集和分析信息能力的增强、语言表达的逐步规范以及分析和思辨能力的提升。“软获得感”可以理解为长期获得感,主要是指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到的主体感、满足感和认同感,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深层次的期待,因其获得过程和获得结果都具有长期性特点,因此这种获得感“见效”较慢,但其一经形成就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首先,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表现欲望,他们期待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动参与者。其次,青春时期是每个人的求奇、求知欲最强的阶段,大学生希望通过课堂感受到由知识逻辑、思维拓展等带来的满足感。再者,大学生利用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所获所得”指导社会实践,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并对思政课所学内容和其自身价值的认同,以达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层次的期待。 2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供需矛盾 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高度契合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切入点。若供需两侧各要素之间“互不相干”或“各自为战”,供给侧资源就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更无从谈起。只有依据大学生获得感形成的内在机理,统筹、整合各方资源,才能产生有效供给,使大学生获得感成为可能。当代大学生思政课供需矛盾根源在于供需信息不对称和供需失衡,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2.1不断“升级”的需求与“原地踏步”的供给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正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互联网使他们“站的更高,看得更远”。不断拓展的视野和开阔的思维使他们对获得感的追求也逐渐升级,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待更多,参与、认知欲望更强,满足、认同、践履的标准也更高。从本质上说,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需求决定供给,供给随需求的改变而改变。然而,相对于不断“升级”的需求,供给显得有些“跟不上步伐”,甚至在个别方面有“原地踏步”的现象。首先,习惯于接受互联网“人性化服务”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体验感”有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参与到具备更有趣的教学方式、更多元的教学载体、更系统的教材内容和更融洽的课堂环境中去,这在教育者对教学资源“最优配置”的能力上有更高的要求,然而囿于学术和教学水平,大部分教育者仍难以满足大学生需求。其次,互联网错综复杂的思想、观念“锻造”了大学生一定的批判思维,促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机制进行反思,他们认为当下以理论考核为主的考核机制已不适应教学需求,并对理论和实践考核并重的考核机制有所期待,然而现实和理想的考核机制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2错位的话语“输送端口”与“接收端口”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是教育者传授知识、传播观念最直接的载体,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初印象”,对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有决定性影响。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与学生需求“对口”主要体现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口味”。互联网运营主体为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不断创造更多浅显易懂且娱乐性强的“产品”内容和语言,大学生在消费“产品”时无形改变了“口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参与的课程,其话语内容和方式理应符合学生“口味”,但当今话语的“所给”与“所需”却存在错位问题。就话语内容而言,当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价值取向层面,他们更多更直接的需求来自如就业、择偶等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领域,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叙事方式已不为学生所接纳。另外,相比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较长的更新周期使大学生更倾向于在互联网中获取信息和知识。就话语方式而言,受互联网“流行用语”的影响,大学生更乐于接受互联网中“接地气”的网络表达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表达不够“亲和”,未能获得大学生认可。 2.3“单向度”的供需关系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在双向互动的教学中实现的,双向互动的程度越高,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就越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供需主体双向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课堂互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下,一方面,基于互联网技术,供给侧通过优质资源的整合、教育手段的结合、多元主体的配合,逐渐形成合力,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需求侧的“攻势”,不断满足教育对象参与、认知、满足、认同、践履等需求。另一方面,需求侧对供给侧的“发力”和“反馈”明显不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育对象缺乏对教育内容“主动”吸收;缺乏对教育手段、载体、话语形式等因素的主动“反馈”,缺乏对教育内容的理性批判。善用互联网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出评价,表达需求和期待,在“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指出的是,供给侧不仅需要“发力”,还要巧用互联网技术稳固“攻势”和“阵地”,对网络环境中影响大学生获得感取得的不良因素进行监控和管理,为提升大学生获得感提供保障。 3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路径 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矛盾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中阻梗”。在“互联网+”时代下,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需要化解供需矛盾,就是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寻求“利益汇合点”,使“所需”与“所给”、“所求”与“所得”有效衔接。具体来说,就是要立足学生需求,实现供需无缝对接;谋求主客共识,促进两端良性互动;驱动双向发力,推进合作共赢。 3.1立足学生需求,实现供需无缝对接 坚定“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化解思想政治理论课供需矛盾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手段等是否能立足学生需求,“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做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取得。“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满足学生需求和期待,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提高、满足、认同感增强、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自觉践履。只有立足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和期待,供给的“对口”才能得到保证,供需矛盾才能得以解决。如果说“以学生为本”解决的是要“供给什么”的问题,那么供给方式就是“怎么供给”的问题。立足学生需求,要通过探索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供优质供给。互联网开放性、隐匿性、共享性等特点使大学生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知识,因此,如何巧借互联网技术化解供需矛盾,实现供需有序銜接,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内容。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获得感提供技术支持。第一,平台创新“降成本”。促进新媒体教学平台创新,加快建立更多移动学习平台,善用互联网技术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第二,资源优化“去库存”。通过网络技术筛选、整合有效资源,便于教育者所用,同时通过云端、网盘等对资源进行“数据化”储存,免去纸质文件带来的资源、空间、管理等方面的耗费。第三,升级课堂“体验感”。通过观影式、体验式、情景式、探讨式学习模式,调动学生的感官、情感体验,提升获得感。第四,话语表达“接地气”。结合网络用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与学生的亲近感及对知识、理论的“时代”解释力。第五,构建网络“净化器”。加强互联网监管体制建设,使网络环境清新明朗,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提升营造良好环境。 3.2谋求主客共识,促进两端良性互动 促进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良性互动是化解思想政治理论课供需矛盾的关键。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互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作用,是由大学生获得感的本质特征和时代诉求决定的。首先,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取得是供需协调以达到动态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互动起着关键作用。通过良性互动,教育者能对教育对象的求知欲望、理论水平和教育供给的有效与否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时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的“以获得感作为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的根本标准”,是评价范式从‘供给者本位到‘需求者本位的转换。评价范式的改变必然要求教学模式的相应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重的模式应运而生,如何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成为重要议题。在“互联网+”时代下,诉诸于互联网技术调动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积极性,发挥主人翁意识,形成多元立体的师生交流模式,更有助于大学生在互动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 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良性互动,主要体现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第一,教学前的调研和备课。通过知网、万维等数据库、学习专题网站、移动APP、问卷星等,教育者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前预先了解大学生的思维习惯、理论水平、接受能力等,为大学生获得感的取得做准备。同时,可以通过微信群等平台组织学生进行线上交流,使其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备课中来,在教育方式、手段、载体等方面为教育者出谋献策,势必会提高教育对象在课堂上的热情和积极性。第二,教学中的积极互动。一方面,教育者可以通过微课堂弹幕功能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或建立线上学习交流小组,进行线上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产生更多思想碰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另一方面,教育者可以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形式,利用投影仪、PPT、多媒体技术等在课上开展座谈会、研讨会等,提高学生互动参与的积极性。第三,教学后的考核互动。利用考试平台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进行测试,减少人力物力消耗;通过网络阅卷、让学生知晓自身学习不足与进步之处;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在全班、全院甚至全校范围内进行优秀成果展,提升大学生获得感。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内容应涵盖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理论考核形式为笔试,而实践考核则是教育对象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期时的平时表现,即“平时分”。教育者可以通过建立公共邮箱、信息数据库或微信群等平台分享教学资源,为学生交流思想,与教师互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3.3驱动双向发力,推进合作共赢 驱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供需双向发力是化解思想政治理论课供需矛盾的保障。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是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拉锯战”中取得的,倘若缺乏供给侧对需求侧的“发力”,需求侧主体获得感的取得只是空谈;倘若缺少需求侧主体对供给侧的反馈,供给侧各要素就不能对供给做出符合需求的优化,供给效果无从知晓,造成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缺失。从短期看,双向发力会使力量相互抵消,如当需求侧对供给侧力量产生排斥时供给侧力量会削弱。但从长期看,他们是相互促进,交融共生的。经过需求侧对供给侧力量的“抗拒”,供给侧完善“产品”、优化内部结构,直至使需求侧得到满足。供需双向发力就是“发力被拒优化协调”。 满足”的过程,从长期来看,这一过程是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形成的内在保障机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供需双向发力提供了更多可能。 供需两侧内部各要素是相对独立的,可以对另一侧要素产生一定影响。但各要素是整体的一部分,是“量”的积累,将要素作用结合起来,可以达到“质”的改变,达到“1+1>2”的效果。就供给侧而言,要保证向需求侧有效“发力”,需要依托多媒体应用、课程网站、教学资源数据库、移动学习端口、网络监管等互联网手段,协同各方面力量,“调动师生、凝聚合力、集中攻坚”,以学生需求为目的,推动大学生获得感的取得。就需求侧而言,要促进向供给侧“发力”,需要教育对象通过教学交流平台、网站留言互动等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为教育者知晓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参与、认知、满足的期待,并对供给做出相应的调整提供参考。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对象不仅要“被动反馈”,还要“主动出击”,坚持问题意识,积极走出课堂,利用问卷星等互联网技术有效开展调研活动,解决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中阻梗”,为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助力。总而言之,只有驱动供需双向发力,才能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供内生保障,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合作共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