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范文

    高军凯 唐茜

    摘要:高等教育阶段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协作和创新能力。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受教育者在上述方面的需求,影响了受教者的学习效果和体验。本文通过对几种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为未来教学发展提供教育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未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培养期内,不但使学生获得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传统高等教育通过系统的课程安排和丰富的课余活动似乎已经在践行这个使命。但是未来的发展更强调通过一些变革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课堂知识的传播和当下丰富的视听节目相比,缺乏吸引力,总有学生很难跟进课程学习,课上参与度不高,逃课、开小差现象一直存在,考试评价体系单一,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甚至会打击学习热情,变成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局面。教育本来就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不应该成为一座大山。如何让学生愉快地接受高等教育,自由地享受高等教育过程,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这将是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目标,首当其冲的是课堂教育改革。

    1 践行中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又译为颠倒课堂,2007年起源于美国,翻转课堂会先由学生在家中看老师或其他人准备的课程内容,到学校时,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作业,并且进行问题及讨论。由于学生及老师的角色对调,而在家学习,在学校完成作业的方式也和传统教学不同,因此称为“翻转课堂”。

    1.1 课程视频的学习

    在上课之前,学生通过课程视频或者有讲解的PPT教学产品来学习理论课的内容。有人做过比较,用考试测验的方式来评价传统教学和视频课程的教学效果,没有明显差异[1]。所以媒介只是内容的载体,不会影响学习本身。如此,应该把更多宝贵的课堂时间留给活动学习。但是很多关于课堂形式与效果的研究多是针对一节课程,放在整个学期的课程里面是否会产生区别,还不明确。但是,视频课程无疑可以把宝贵的课上时间留给多样的课堂活动。

    1.2 教科书的阅读和课外材料的阅读

    读书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基本功,但阅读的任务是自愿的,如果不加以引导和量化,很有可能完成不了。因此,在安排了阅读任务之余,还要考察阅读效果,例如针对阅读任务的习题,讨论和阅读笔记等形式可以配合课堂活动开展,以此来促进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欲望。

    另外,学生反馈、开放问题和测验环节对于学习效果的改善非常重要,基于学生的反馈,老师组织讨论或者回答学生在课前内容里面遇到的问题。老师也可以准备相关的问题卡片,来检验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堂最后可以进行测试练习,来检验学生对自学内容的完成情况,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督促。此外,这种回顾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记忆。

    1.3 小组活动

    学生们分成小组,共享知识、作业和成果,老师提出一个课堂讨论题目,小组先讨论,然后表达对问题的看法,老师给予反馈。也可把小组讨论时间延长到2~3天,写一个小的研究论文,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对论文进行评价,也可选择一个小组来阐述论文结果。还可以组建“提问回答对子”“预测观察解释小组”。小组的规模对讨论效果实验表明,4人小组比2人小组有更好的学生参与度和讨论效果。

    1.4 学生报告

    4-5个学生组成一组来完成一个问题的PPT,一个同学负责报告,组员负责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教的过程包括:准备、讲解和学生评价。许多老师都有感受,教的过程对于自己学习教授内容是非常有利的,而且对于提高自身交流表达等技能是非常有利的。为了完成教的过程所做的学习准备和教学动力,对于学生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无论最终是否真的实施教学过程。

    2 混合式教学法

    混合式教学法是结合了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网络远程教学模式的结合[2]。研究表明,混合型教学学生,比单一面对面课堂教学学生提高了30%的准确性和40%的学习效率,也好于纯粹网络教学的学生。混合型的好处是,针对于学习项目,让学习者来评估哪些部分适合开展面对面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应用网络教学。如果有些学习者自己还没有能力把握课程的规划问题,就可以让老师来指导学生去进行课程学习的规划,根据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习惯可以定制独特的学习计划。这可以大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和乐趣,但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项目的可行度依赖于高校的师生比。

    混合式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从“统一化”向“个性化”转变。 “统一化”即以前高校会为某一门课程设立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进行同步教学,最后学生一起参加考试,由老师给出学生对于这种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个性化”则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对于喜欢“统一化”的学生照旧提供相应课堂教学,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同时也为那些寻求“个性化”的学生提供教学服务。例如,有的學生不喜欢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不想参与课堂学习,或者没有时间参与课堂学习,只想自学网络课程来完成课程学习,最终如果也能通过考试,就可以被认定为完成了课程的学习。传统教学一般是不允许学生如此“任性”,至少会扣掉该生的全部课堂出勤成绩或者平时成绩,如果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30%,不上课的学生是很难通过考试的。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任何一所高校都存在这样的学生,一味控制出勤率并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尊重“个性化”理念的基础上,我们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为“个性化”的学生提供帮助,例如允许学生选择自学模式,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优质的网络学习课程,帮助学生设计学习进度,定期进行交流,阶段性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指导学生自学活动。对于自学中途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也可以指导其回归课堂,或者帮助其渡过学习的难关。“个性化”的好处是充分尊重了个体的差异性,促进了差异化发展。然而,也会有人质疑,本科生的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尚不成熟,特别是有些学生迷恋网络,“个性化”会不会给他们提供旷课的借口。在中国,高校不仅要负责“教”还要负责“管”,即要督促和监督学生学习。因此,“个性化”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更加重要,需要教师的指导,这确实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会受到师生比的限制。

    3 教師团队模式

    目前大部分课程是让一位老师独立备课,完成课时和评价工作,负责到底。这样做的好处是容易按照课时来计算老师的工作量。有时候多位老师合作上一门课,也会按照课时章节内容划分老师的工作量。工业的发展体现在分工合作,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要细化课程教学任务,使得更符合学生特质,增加课堂活动和课后辅导,提高面对面授课质量,都需要增加现有的工作量,甚至重新规划现有的教学任务。如果教师团队根据队员个人特点分工合作,将使得有些教学内容更加专业化。比如擅长内容讲解和演示的教师,一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教学笔记,非常适合讲解那些复杂的理论问题。而年长教师不擅长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交给这方面比较擅长的青年教师,给学生们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材料,来解决一些可以通过视听来学习和理解的课程内容。对于课程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适合交给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知识面广泛,具有较高组织能力的老师。有些来自于社会的专家型教师则更适合带领学生体验完整的实际问题解决与分析过程。因此,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合分配给不同的教师来负责,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有所有的技能,这也可以解决目前师资不足的问题,一个教育组可以有老中青年龄不同的教师组成,可以背景不同,学历不同,各司其职,充分体现分工合作的价值。

    4 项目导向型学习

    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混合学习模式,都强调了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性。从课堂内容到自学内容的转变仍然是客观性转变,不一定被学生所认可。项目导向型学习就是要设立虚拟社会问题,让学生来尝试解决。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强学习欲望。项目导向型学习,即可以是以作业的形式发布给单个学生,也可以由学生团队来解决。还可以结合学生竞赛和学生课外活动等项目,让不同年级的学生互相交流,组建团队,在学校之间、专业之间和学科之间通过比赛建立桥梁,目的是让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的动力。这也需要老师和学校的引导,选择哪些项目是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的。

    大学生科技挑战项目就是在高校中参与度很高的项目,在校大学生都可以组队参加,不受专业和年级的限制,很多获奖的团队多是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带队,靠学生个人能力获奖的也有,但数量较少,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还是很难复制的。让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是个很好的理想,实施起来并不容易,有时候缺乏足够新颖且有应用价值的创意,有时候光有创意却不知道如何实现,即便有了基本框架,团队成员的合作、研发过程的推进和时间精力以及经费的投入都会影响项目的完成情况。这时候如果有专业教师带队,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和推进则项目更有可能成功,学生也将在项目参与的过程中走得更远,学得更多。这样的项目应该得到更多高校的关注。

    5 总结

    课堂的展现形式可以有很多花样,甚至在一节课中可以出现多种形式,但是这些形式会不会真的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很难估计。一方面与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有关,一方面与教师的准备情况有关,更与学生的适应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有关。学生自学时是否能够投入更多时间来看教材和课程视频,准备课上问题讨论的材料或者项目任务等,都会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目前的研究方法多停留在比较传统教学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上,考核方式多为考试形式,也就是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本身还不完全,比如翻转课堂是否会因为增加了课堂乐趣而使得学生旷课次数减少呢?是否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呢?一些小组活动是否也增加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加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这些隐含的因素往往难于做出量化的评价。如果评价从学生认知和感知出发,通过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教师教学状态评价也许可以定性评价某种教学改革的成败。

    参考文献:

    [1] Brzezinska M . Be Active and Explore[C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activ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pringer, Cham , 2017:399-404.

    [2] Esteves M , Pereira A , Veiga N , etal. The use of new learning tech no logies in highe red u cation classroom : a case study[C ]. Internatio nal Confrence on Interactive Collaborative Learning.Springer, Cham , 2017:499-5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1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