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医学生党建与医德修养相互融合的探索
范文

    黄晓梅 张忠 闫莉冰

    摘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医学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健康中国,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探索创新以医学生党建工作为抓手,与医德修养相互融合,修医德、铸医魂,完善医德教育创新性、连续性、实践性。

    关键词:医学生;党建;医德修养;相互融合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用创新的思维、扎实的举措,苦练内功,提高专业技能,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更要注重医德修养,弘扬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优秀医德医风,自觉珍惜职业价值,塑造行业清风正气。探索医学生党建工作与医德修养相互融合新路径。

    1把医德教育内化为高度自觉的医德品质

    医者的责任是为生命负责的态度,是为健康站岗的担当,是默默付出的情怀。只有把医德修养提高到这一境界,医德规范才能真正植根于医务工作者的灵魂深处,内化为良好的行为规范,指导医生的具体医疗行为。医者除了要治病救人,医好病患身体上的病,更要给予精神慰藉。时刻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神圣誓言,注重加强人文修养、人文关怀和人际沟通能力。

    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医德修养内化,多管齐下。基础医学院举办“医德大讲堂”系列活动,邀请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方强老师主讲。多年来,在医疗质量管理、医疗风险防范、医疗纠纷处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方老师结合临床实践案例和多年工作经验,深入阐释成为一名合格医生需要同时具备医德高尚、善于沟通、讲求技巧和医术精良的能力。以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为切入点,引导教育同学要有同情心与换位思考能力,绝不能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医患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医务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难题,医患沟通的最大障碍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任危机。一位优秀的医者永远不能绕过病人的痛苦而直接楔入其躯体,必须在患者的生命中照见自己的道德,在对方的感受中反思自己的努力方向。

    医无德者,不堪为医。良好的医德是成为一名合格医务工作者的必备条件,它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活动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医学不是冰冷的技术主义,而是注入良心的温暖;医生不仅是生命的机械师,而应努力成为患者心灵的按摩师。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将以一名合格医生的标准要求自己,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和临床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要高度重视医患沟通技巧和人文素质培养。

    2永葆敬业初心,不负新时代的神圣使命

    医学生经历医学生涯的不同阶段,道德认知也不同,医德教育也应具有相应的侧重点,为进一步开拓医学生视野,培养其坚定的职业理想信念,基础医学院举办“校友开讲啦”系列讲座,优秀校友臧桐学长曾主动申请承担医院的援藏任务,他结合自身十五年从医的经历向师生分享了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历练、成长和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信仰。

    学长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从医学生成长为影像医师的心路历程和援藏路上的辛酸甘甜。他从大学时代的学习、生活,毕业后的选择、定位,从医十五年的成长、历练和援藏经历四个方面向同学们诠释了不求学位、但求学问的求实精神和勇于挑战、大医精诚的医德品质。援藏期间,因为高原反应,学长每晚只能依靠安眠药入睡,不惧跋山涉水、不畏环境恶劣、努力克服困难,用内心的强大战胜了大自然的挑战。

    阿良学长1995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0年取得中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33岁被聘为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骨外二科主任,现任骨外二科主任医师、教授;2005年荣获沈阳市十佳青年科主任。活动中,学长从大学时代的学习、生活,职场阶段的历练、成长和求学时期的选择、定位三个方面诠释了一个在校园里“简单宁静、刻苦专注”的好学生和一名走出校园“态度好、技术好、心肠好”的好医生。在校园学习阶段,他鼓励同学们以简单、宁静、刻苦、专注的态度投入理论知识的修习积累。在职场工作阶段,他指导同学们以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医德修养,做好成为医生的心理准备;以和谐的同事关系、医护关系和医患关系,明确自我角色的选择定位;以扎实的操作能力、应急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悟出一个道理,漫漫医路,大道至简;求索医术,实干为要。事无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作为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预备力量,他们将在漫漫医路上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努力成为助力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实干家。

    3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医德医风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教育工作者寄语,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基础医学院启动“435”三全育人工程主题的党日活动,阐释了“435”三全育人理念的深刻内涵,详述了“435”三全育人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方案中提到,“435”三全育人是以“四有”好老师为根本,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为总方略,以爱国情怀、感恩教育、学业指导、能力培养和人文熏陶“五”条主线为有力抓手的育人理念。方案中指出,将强化育人价值引领、课堂教育引导、综合导师作用、网络育人功能和校园文化熏陶,本着強根本、抓底线的原则,开展“435”三全育人工程,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十大育人体系新品牌。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提升学校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专业化、项目化、长效化水平,校团委以“志愿服务耀沈医、青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学雷锋日当天,学校团属组织纷纷行动起来,组织学生进社区、进医院、进敬老院,开展义诊、导诊、医学科普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将奉献变成一种习惯。同时,校团委还举行了以学雷锋为主题的升旗仪式、观影活动,并通过校园广播、沈医新闻直播问、校团委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介大力宣传、学习雷锋精神,在校园中持续营造“人人学雷锋、天天学雷锋、时时有雷锋”的良好氛围。校团委将相继开展“温暖进社区,关爱空巢老人”“衣表心意,传递爱心”“初春慰问暖人心,义诊服务送健康”“预防肺结核,健康你我他”等学雷锋月系列活动。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沈医学子将继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常为义善之举、常做有益之事,做好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4党建与医德修养相融合,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沈医人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当代青年的人生黄金时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吻合,是历史进程的见证者,也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和生力军。要树立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要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勤奋学习、增长本领,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以万丈的豪情拥抱新时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展现新气象,做出新作为。

    沈阳医学院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契机,举办“青马工程”培训班。高校“青马工程”肩负着价值导向、理论教化和人格培育多重使命。校团委在工作中,积极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青年的发展需要,科学规划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育方式,不拘一格吸引青年,使“青马工程”动起来、活起来;注重发挥思想教育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使“青马工程”与学生成长环境无缝对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努力在全校营造“人人知道青马,人人关心青马,人人争取加入青马”的良好育人氛围。

    各位学生把握学习机遇,用心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心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政策精髓,把握政策要义,努力做到以学固本,牢牢抓住科学理论武装不动摇、不懈怠,切实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觉和自信;以学立德,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服务同学、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学增智,努力吸收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不断提高认识新情况、解决新矛盾、处理新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以学兴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团学工作创新发展。

    医学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医德修养结合,是医学院校党建工作的特点和特色,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形成系统工程,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富有创造性,成为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