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大学生军训工作的项目化管理应用 |
范文 | 韩雨 [摘 要]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军训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军训工作缺乏计划管理、过程管理及质量管理。而项目管理理论正好能够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建立高校军训工作项目管理的模型框架,将高校军訓工作进行模块分解,构建“军事训练模块”和“军训辅助工作模块”两大模块并再次细分。文章运用项目管理的专业方法对军训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计划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规划,从而构建系统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项目管理 高校 大学生 军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一、研究背景 高校大学生军训既是入学教育的第一堂课,也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又是对培养高素质军事后备人才的战略需要,因此,军训工作意义重大。然而,我国目前高校大学生军训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军训工作缺乏系统管理,各个项目划分也不明确,既缺乏全面系统的整体统筹规划,又缺乏细致具体的活动执行,容易发生时间和人力资源上的冲突。高校学生军训工作迫切需要新的工作理论和方法,以推动新时期背景下军训工作的开展。 文章将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高校大学生军训工作中来,弥补了该领域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同时在实践中也有着显著意义。 二、国内高校大学生军训工作现状 (一)高校大学生军训工作的安排 全国高校一般都会在新生开学的前两周实施军训工作,经调研,全国公办高校一般安排4至5周的军训时间。实际上,军训的准备工作往往要提前一段时间开始计划和筹备,在军训结束后,还有扫尾工作需要处理,如军训总结、军训成果转化和巩固等。 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军训安排一般都是借鉴军队训练的基本科目,开展内务整理、静止及行进队列动作训练、军体操训练、轻武器射击训练、国防教育等科目。各学校还会根据自身情况,集中开展大量活动,以充实学生军训生活,做好大学生活的适应性教育,如消防安全逃生演练、防震避灾疏散演练、防暴恐技能演练、心理拓展活动、国防教育大讲堂及文体活动等。需要指出的是,军训工作不等同于军训,军训工作不仅包括军事训练,还包括日常的管理、辅助训练、军事理论教育、后勤保障等[1]。 (二)高校大学生军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军训工作目标定位 军训作为一项必修课,部分高校在思想上只是将其作为一项任务去安排,而没有对整体目标和各项业务的分目标进行认真分析,导致军训工作走过场;或者对军训工作的目标缺乏明确定位,没有严格按照《高等学校军事训练教学大纲》来制定,从而导致资源得不到充分整合,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2.缺乏科学合理的军训工作管理体系 目前,高校开展军训工作基本上还是基于经验,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导致各项工作安排缺乏条理,界定不清晰,各项工作易发生冲突。如军训之前缺乏充分的计划,期间缺乏良好的控制,之后缺乏效果反馈和总结。高校应把学生军训工作看成一个循环系统,“计划—控制—反馈—改进”是整个军训工作应该遵循的方法和过程。 3.军训保障工作不到位 在整个军训工作中,军事训练的辅助项目必不可少,尤其是体系复杂的保障工作,如后勤保障就需要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做到完全无缝对接和协调。当前由于整体管理理念和水平的不足,容易导致在场地使用、训练器材供应、错峰就餐、洗澡洗衣等方面的矛盾。如宣传保障工作不到位,易导致军训工作的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在学生思想引领、行为塑造方面得不到有效实施。 三、项目管理在高校军训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高校军训工作项目管理模型框架 1.模型构建思路 根据当前高校军训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以及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首先,结合校内外资源及环境因素,明确军训工作项目整体目标及各业务分目标。其次,对军训工作进行项目化拆解,将军训工作细化为具体的子项目,并设定目标、规定进度、设立考核标准和效果评价体系,然后将计划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应用到学生军训工作中,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管理和控制。最后,有效运用项目管理理论,严格执行项目进度,进行科学评估和反馈调整[2]。 2.模型设计原则 采用项目管理方法开展高校军训工作,在构建管理模型时要注重将军训工作与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人为本。把满足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品质、能力、素质的需求作为大学生军训管理的目标,尊重参训人员的主体地位。第二,持续改进。对每一个项目进行监控和评估,以满足军训工作质量的持续性提升,确保军训目标按计划实现。第三,面向过程。在各个模块的不同工作过程阶段进行实时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确保培训质量和管理质量[3]。 3.模型框架构建与管理流程 通过以上思路分析,文章建立的高校军训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型框架如图1所示。 高校军训工作项目管理模型框架在应用时需根据工作的开展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根据项目的过程管理思路,首先分析高校军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内部资源与能力因素,从而制定整体目标;其次进行模块化分解,制定详细、可操作的计划;最后进行过程管理和风险防控,并对结果进行有效评价[4]。军训工作项目管理的各个过程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时间上的前后关系,在具体应用时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具体如图2所示。 (二)高校军训工作模块体系构建 军训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各项军事训练,而辅助工作则包括学校后勤保障、军训宣传、医疗保障等,因此把军训工作分为军事训练模块和军训辅助工作模块。对于第一模块的内容,可依据《高等学校军事训练教学大纲》而定。当前软实力的培养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而高校军训工作的目的同样应包括培养软硬兼备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因此,笔者将军事训练模块又分成两类,硬素质训练项目和软素质训练项目,而在两大项目中,又分别包含若干个子模块[5]。经过笔者对多个高校的调研和自身实际工作的总结,建立了高校大学生军训工作模块体系,如图3所示。 将高校军训工作划分好模块后,就要对这些模块进行管理,因此涉及项目管理在高校军训工作中的具体实施,实施的手段有计划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 (三)高校军训工作计划管理 1.编制高校军训工作网络计划图 对于高校军训工作的网络计划图编制,应该基于前文所提到的高校军训工作模块的划分,通过确立各工作模块的开始与结束时间,以及前后关系,找出工作重点,明确高校军训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关键路径。高校军训工作网络计划图可以清晰地标识出军训各子模块的工作量和所需资源,可以作为高校军训工作整体规划的依据[6]。军训工作网络计划图如图4所示。 图4中,队列训练与其他活动连接最多,即所需输入和结果输出的活动最多,表明其为关键路径。大量的相关活动,包括军训宣传、后勤及医疗保障,都是为了保证重点队列训练的正常进行。对于其他辅助性活动,如军事理论的教育、红歌演唱的训练、防震减灾或者心理拓展等,都是伴随队列训练同时进行的。通过网络计划图,可以明确工作重点,并为其匹配相应的资源支持,为整个军训工作计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2.编制高校军训工作进度计划 将甘特图的项目管理方法应用于军训工作,便于进度计划的编制,可直观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以及每个模块持续的时间长度和顺序[7]。 假设高校军训的时长为14天,文章所建立的甘特图如图5所示。 (四)高校军训工作过程管理 1.高校军训工作过程管理的重点 高校军训工作过程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军训工作进行跟进,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确保不因关心进度和成本而忽视项目工作的质量。 为了提高军训工作的过程管理水平,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了解军训当前状态,包括整个项目的进度执行和资源使用情况,同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形成定期报告。第二,预测军训项目未来状态,在进度、成本、绩效和范围等方面,确定是否将出现重大偏差。第三,确定关键工作任务的状态,对于关键任务,特别是关键路径上的工作任务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控制,提出解决办法。第四,对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8]。 2.高校军训工作过程管理方法 对高校军训工作项目实施过程管理,文章主要采用PDCA循环四阶段法。 第一,过程策划(Plan)。在高校军训工作中,关键过程是“硬素质训练项目”,次关键过程即“软素质训练项目”,支持性过程为“后勤保障模块”“医疗保障模块”和“军训宣传模块”三个辅助工作模块[9],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6所示。 第二,过程实施(Do)。需要将过程进一步细化,让全体人员明白自己的职责,保证按照过程设计来对过程进行执行,并进行全程控制,保障过程平稳进行。 第三,过程检测(Check)。各级人员对相关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比如,辅导员监测学生出席训练人数、训练效果,教官监测学生军训态度和纪律,管理方监测各参与教师到岗情况,确保过程的有效执行以及获得良好的效果。 第四,过程改进(Act)。在军训过程中,要不断征询学生、老师及教官的反馈,不断对过程进行改进,以确保各个过程的合理安排,从而更好地完成军训的各项目标。 (五)高校军训工作质量管理 1.建立高校军训工作控制系统 结合军训工作的反馈机制,采用三阶段法,即“事前”“事中”和“事后”,从整体上对高校军训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事前”制定军训质量标准,“事中”采用军训质量控制,“事后”进行军训质量评估,建立全面的军训工作项目化管理控制系统,具体如图7所示。 2.军训工作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地了解项目化管理在高校军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应建立相关的效果评价体系,在对高校军训工作项目化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时,采取专家打分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建立科學的评价体系,同时建立激励和纠错机制,全方位了解军训工作质量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减小信息的不足与偏差[10]。 高校军训工作的评分标准与组成可以采用表1的形式。 四、结论 文章将项目管理应用于高校大学生军训工作,筛选出适于军训工作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创新性地建立了高校军训工作项目管理的模型框架,构建了新颖的高校军训工作模块体系,并按照模块化管理、计划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的顺序先后进行设计、规划和实施,有效促进了高校军训工作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晖.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4. [2]王亮.基于信息化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管理学院,2005. [3]郭彬,何云飞.构建企业化工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新模式[J].河南科技,2013(5):214- 217. [4]张稚,程诚.项目管理在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6):5. [5]范金兵.高校学生军训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11):151- 153. [6]杨虎智.当前大学生军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6):77- 85. [7]朱凌云.促进大学生军训和思想政治工作良性互动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56- 60. [8]李霞.大学生军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19):99- 101. [9]王新,张弘.高校项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08(3):68- 72. [10]许江波.论高校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3):56- 5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