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数据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
范文 | 董文丽 [摘 要]一个事物的产生必然是历史因素和发展因素共同作用,大数据也是如此。在此背景下,行政管理者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变原有的烦琐复杂的行政事务处理体系,结合当今简政放权的大形势,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带给公众便利的同时也提升自身行政管理高效化,开创行政事务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4.065 [中图分類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4-0-02 0 ? ? 引 言 现阶段,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行政体制改革,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变革也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在不断摸索中找寻适合自己的改革之法。信息化社会是科技时代,行政管理部门如果意识不到这种大数据对社会带来的冲击,必然会引起信息闭塞,思想落伍。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部门跟不上时代步伐,就不能促使政府机制改革创新,办公效率和办事能力更得不到提高,只有在信息化时代注重在行政管理体系中合理运用大数据,使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为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 ? ?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行政管理部门的角色也在随之不断变化。政府在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地位表现为公共性和法定性并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增强政府的办公职能,由于在改革过程中缺乏经验和科学依据,我国在之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变革中也遇到了挫折和困境。改革就意味着改变,在改变过程当中自然会因为创新思路引起很多冲突与矛盾,改革缺乏系统性和持久性,往往是发现了这部分的问题就马上着手变革,变革过程又会牵涉更多的行政职能冲突,拆东墙补西墙,没有系统化的变革方案很难让新旧两种体系有效达成统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让政府行使相应职能。一旦在变革过程中出现了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必然会导致在改革的大潮褪去之时,旧的行政体制又卷土重来,所有的制度革新也都会因为改革缺乏持久性而一切恢复照旧,严重影响改革的进度。政府存在的法定化决定了行政管理体系改革是否能够成功,市场经济体系下,政府也不是单一存在的,在实施行政管理的同时要进行公共事物的管理与协调,要进行改革就必须要有在规范的体系下确保执法公正,运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手段保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2 ? ? 大数据时代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新契机 目前,大数据飞速发展,已经在行政、商业、公共事业等领域中起到了分析和决定作用,今后会有更多的领域越来越重视大数据,通过数据研究与分析做出决策,而绝不是再依靠哪一个部门或哪一个领导的工作经验和凭空臆想。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同时也决定着国家行政管理未来发展的方向。大数据作为新生事物,通常会给社会变革带来一定影响,这些影响涉及经济发展,也会给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来新的契机。 2.1 ? 提高行政管理部门办事效率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政府行政部门也不能墨守成规,延用旧的管理模式,要与时俱进,合理运用大数据推进行政管理办公模式变革。信息时代,数据是基础,有了数据才能进行信息互动,从而提升效率。现阶段,群众评定政府职能的依据是办事效率,大数据信息量大且传播速度快,在优化政府行政服务、提高管理部门办事效率这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2 ? 降低政府办公成本,简化程序,节约资源 政府办公信息数据化意味着办公和管理模式跨越式发展到了新的现代政府模式,充分利用了相关通讯服务和网络数据代替了传统办公方式。信息数据化可以有效缓解当代行政管理部门的办公压力,加快信息传递,通过网络传递各类文件和通知,有效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对比之下,优势显而易见。过去群众办事需要跑几趟,既浪费了时间,又增加了矛盾。大多数民众在民意调查中都不同程度地指出政府办事程序过于复杂,环节多、要求多,让很多人提起到政府办事就头疼,要从根本解决这一现状,就要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提倡办公信息化。数据化时代可以利用高效的特点来缓解这样的矛盾,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 2.3 ? 有利于行政管理透明化 对于行政管理部门在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民众最关心的就是缺乏信息公开透明度,一旦政府在管理方式上闭塞和单一,很多流程不能为公众所认知,会造成民众对政府工作误解,长此以往形成管理冲突,一来不利于正常工作开展,二来不利于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数据治理方式有别于老式的管理模式,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公开政府信息,依托各大门户网络发布完整的具有时效性的在线办事程序,确保信息及时准确、条理清晰,由专人负责更新内容和答疑解惑。网站内容必须分类明确,便于查找,通过官网及时有效地发布在线办公方式,及时缓解了跑路办不成事的局面,信息公开透明,确保民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办好该办的事。 3 ? ? 应对大数据时代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的策略 在高速信息化建设的今天,信息化大数据发展已经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已经离不开信息化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作用不可替代。然而,大数据时代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数据是信息的基础,具有严谨性,但透露着危险性。一旦数据泄露,势必会形成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那么,如何有效防止网络安全事故发生就成了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展大数据改革的同时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3.1 ? 加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 对于门户网站,无论是恶意程序、木马植入或者黑客入侵和病毒感染,都会造成地方政府信息泄露的风险,损失是不可逆转的。因此,相关单位要广泛宣传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避免因为安全意识淡薄而造成的地方政府官网陷入瘫痪的风险。行政管理部门的网站具有地方权威不可侵犯的特性,要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健全网络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 3.2 ? 专人网络管理,严防网络安全事故 政府官网发生网络安全事故不仅会篡改信息,还可能危及国家和社会的安全。行政管理部门对解决网络安全事故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专设部门进行门户网站日常维护,严防恶意程序对网站进行篡改,采取责任落实到专人的方式,有效控制网络安全事故发生。 3.3 ? 增派网络警察,维护网络安全 地方政府要结合实际,增设虚拟网警,建立网络安全制度,加大宣传,促使民众统一思想,确立“维护网络安全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的安全意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维护网络安全。 3.4 ? 完善相关网络安全法律制度 我国在网络安全这方面起步晚,但发展快,政府为确保网络环境绿色纯净,颁布了《网络安全法》,其中,对网络安全事故虽有明文规定,但实际操作中不免存在一些漏洞和問题,只有在不断实践中及时增设补充条例和规范制度,才能制约和打击网络犯罪分子,创造和谐干净的网络世界。 3.5 ? 以门户网站为依托,创建数据采集整合新模式 从行政管理部门业务信息处理系统或其他对外的门户网站实施诸如人才培养发展方向的发展战略等业务活动时,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并以第一手数据为分析依据进行专业数据分析,从中提炼发展方向、核心观点等一系列内容,进而确定下一步的行政规划。此举对于民意采集,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省去了大量的访谈时间以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可以极大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效率。此外,网络线上的信息采集相对于面谈更能反映客观情况,更能将最真实的意愿体现出来,而严密的数学统计分析技术也可以更好地将所得数据最大限度利用,从而更好地开展多方面工作。 3.6 ? 以公众平台为跳板,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融合 行政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诸多方面的问题,传统模式一般只会从信访书信等方面得到信息,获得信息的渠道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现在,行政管理者可以以公众平台为跳板,创建收集问题新渠道。此外,当行业管理者处理问题收拢汇总准备时,会面临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此时公众平台可以发挥作用,行政管理者通过公众平台,向社会征集建议,集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从而高效解决问题。 4 ? ? 结 语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只有依靠信息化大数据平台的准确、及时、公开、透明的特性,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确保政府职能更有效执行,制定出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各项改革方针、政策,使之有效地贴近国情,紧抓时代的黄金机遇,迎接新的发展契机,才能让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前进。 主要参考文献 [1]聂宇亮.我国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12). [2]周向宇.大数据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3]安小米,毛春阳.大数据时代的政府信息治理[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5(12). [4]吴雁洁.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决策咨询,2018(4). [5]许景晓.基于大数据时代行政管理问题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5). [6]丁华云,邹璇,詹玲,等.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行政事务数据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