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机制的优化 |
范文 | 刘伟 [摘? ? 要] 内部审计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日益显著,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公立医院财产、物资和财务的利用效率。但是,目前一些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无法真正发挥审计应有的作用。基于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对内部审计机制进行优化调整,以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文章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新医改;内部审计机制;公立医院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17. 017 [中图分类号] F239.45;R197.32?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17- 0038- 02 0? ? ? 引? ? 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变革,医疗卫生事业的市场竞争愈发激励,给公立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公立医院开始重视对管理质量的提升,管理层也逐步认识到加强内部审计优化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导致内部审计功能无法实现,影响了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新医改背景下,探究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机制优化的举措,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 ?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优化内部审计机制的重要性 从审计工作本身而言,它的作用就是只以经济作为监督对象,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保证监督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对国企和相关事业单位提供有效监督,以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医院作为人们寻医问药的重要场所,在任何时期都对社会稳定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中更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公立医院在发展中不断地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公立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健全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可以使医院的资金得到科学化利用,有效促进公立医院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新医改背景下,社会给医疗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公立医院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整体要求,实现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对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机制进行优化。 2? ? ?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机制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审计独立性有限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灵魂,它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但从公立医院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内部审计独立性有限是一些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组织架构不独立。公立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可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但是一般情况下公立医院的领导者多为学医出身,对管理方面的内容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对内部审计工作没有明确的认知,自然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组织架构层面,当前部分公立医院并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有的将审计部门设在财务部门,有的将其设在监察部门,导致审计部门的隶属关系划分不明,出现了多头领导的情况,并且使得审计工作容易受到所在部门领导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内部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性,最终导致内部审计的职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公立医院内部财务中存在的问题无法真实有效地反映出来。 2.2? ?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效直接挂钩。因此,考虑到审计工作的综合性,许多事业单位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会计和审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如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等。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审也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为了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公立医院需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相关规定,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一般不能少于2人,但实际上大多数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仅有1-2名,且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并不能得到保障,自然会影响到内部审计的质量。目前一些公立医院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上还有着弱化的趋势,例如部分公立医院的审计人员配置不足、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风险管理意识不强、业务能力不强等,审计人员无法很好地对新医改背景下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行正确的评估,导致内部审计实际作用无法有效发挥,最终影响了公立的医院的长远发展。 2.3? ?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低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始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变革和创新。对于公立而言,内部审计操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的成效,传统的内部审计存在工作效率低、信息不全面等因素,并最终对公立医院的发展产生影响。但是结合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操作方式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公立医院仍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查账技术,主要依靠人工汇总分析数据,然后再由审计人员对账、表和证进行手工审计,极少有医院在内部审计工作中采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内部审计操作方式呈现出明显的落后性,内部审计的日常工作信息化水平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内部审计工作,不仅无法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有效性,无法全面地反映公立医院的经营状况,其实际的审计工作效率也十分低下,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2.4? ?内部审计职能过于单一 就内部审计本身而言,其具有监督和服务的职能。新医改背景下,要求内部审计要参与到医院的日常工作管理中,为医院提供专业化的决策和咨询服务,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但目前多数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仍是以事后审计监督为主,日常管理也仅限于财务收支审计。风险审计是新时期的一种先进的审计理念,现行公立医院开展风险审计的极少,对事前和事中的审计工作也还只是停留在基础的工作上,缺乏对问题背后的风险的正确认知。新时期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变革创新,医疗卫生事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仅仅依靠事后查账的审计方式很难对高值耗材采购、基建工程等领域发挥真正的监督作用。此外,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仅仅履行财务收支审计职能,无法很好地为单位提质增效,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领导决策的科学性,也很难适应新医改背景下实现公立医院精细化建设的要求。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