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分析与审计研究 |
范文 | 万慕慈 景小青 [摘 要]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关系着企业的经营发展前景。文章将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引发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原因,探究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审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财务管理;建筑施工;审计;风险 中图分类号:F426.92;F239.6 文献标识码:A 为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外部竞争环境,施工建筑单位应妥善应对财务管理风险,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分析与审计的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施工建筑单位的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是指受多种因素影响,引发相应的经济损失。施工建筑单位在经营期间会遇到多种财务管理风险,比较有代表性的为筹资、投资、运营风险。施工建筑单位运营的根本在于资金,国内施工建筑行业通常采取先生产后结算的运营模式,特点为前期需要投入一定资金、生产周期较长、流程较多且繁琐。企业在经营发展阶段需要不断筹资、融资并为相应的筹资活动承担风险。筹资风险主要是指施工建筑单位在借入资金后没有充足的利润、偿债能力负担债务本金、利息,导致企业资不抵债。该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运营,严重时会引发企业破产。 施工建筑单位在进行投资活动时会承担投资风险,有可能出现财务亏损,导致企业破产。施工建筑单位的投资项目多为建筑行业项目,引发投资风险的主要原因:第一,投资项目涉及大量工程机械设备的采购、较多施工人员的聘用,大幅增加施工建筑单位的财务支出,影响企业现金流;第二,政策环境的变化、企业决策失误,都可能导致各方面成本增加,影响施工建筑单位的资产结构,提升施工建筑单位的投资风险。 施工建筑单位在经营发展时会承担一定的运营风险,包括收益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施工建筑单位的主要业务为承包各类工程项目,会经常遇到发包方的款项拖欠问题。各类款项的长期积压、拖欠会严重影响建筑施工单位的正常运转,影响企业经营现金流,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与此同时,若建筑施工单位的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监管体系不健全,很可能使建筑施工单位的预算编制无法发挥作用,影响企业的资产结构,进而出现资金超支、现金流断裂等问题。若上述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缓解,将进一步恶化企业的财政状况,加大施工建筑单位的运营风险。 二、引发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原因 引发施工建筑单位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外部环境复杂。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加大了对建筑行业的税收优惠力度,各地区金融系统也加大对建筑行业的资金支持。这些支持在拓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的同时,也使得国家一旦调整政策,降低税收优惠力度、资金支持力度会使得施工建筑单位瞬间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经营压力。第二,风险意识淡薄。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绝大多数施工建筑单位始终处于较为顺遂的发展阶段,没有充分注重风险管理,风控意识较为淡薄,过于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充分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这导致施工建筑单位的财务部门的权力较低,无法有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第三,制度不完善。国内大部分施工建筑单位依然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未能紧跟时代步伐,导致现行财务管理制度无法有效匹配施工建筑单位的各类工程项目,导致工程项目的账目混乱、财务信息精确性较低,加大了施工建筑单位的财务管理风险。 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审计的有效措施 (一)密切关注外部环境 为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外部市场环境,施工建筑单位应高度关注有关自身企业发展进程的行业市场情况、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等。例如:国家若出台有关政策会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住建部会依照市场反馈与行业发展状况,调整、修正、完善相关产业政策。施工建设单位应紧密关注各类政策的内容变动,及时了解资质增项申请,监管工程项目人员,完善财务管理模式,关注新型环保材料,紧跟国家政策趋势,把握发展机遇,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速度,有效防范财务管理风险,提升经济效益。此外,施工建筑单位应全面、系统地收集行业发展信息并仔细进行整理、研究,及时调整经营发展策略、路线、方针;站在全局角度思考业务发展方向、投资决策,保障自身在经营、发展、投资领域的前瞻性、有效性、合理性。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施工建筑单位还应充分考量企业发展前景、建筑行业容量,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积极储备人才队伍,不断优化职工结构;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提升企业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 (二)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绝大多数的施工建筑单位的财务管理风险来自于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规避相关财务风险。基于此,施工建筑单位应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管理层应充分重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大力支持财务部门工作,增强财务管理宣传力度,提升企业全体职工的风险意识。施工建筑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了解行业的各类财务风险;通过风险识别机制、风险预防机制、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定,完善施工建筑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制订具体的管理计划;将具体的风险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上,重点管理建筑施工单位内控的薄弱点、关键点,及时调整组织架构,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高效、有序进行。 (三)加强审计监督力度 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为审计监督。为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施工建筑单位通过加强审计监督力度提升内部控制水准是其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施工建筑单位应在原有的控制体系基础上,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审计部门,由企业的稽查人员、管理人员、董事会成员共同組建企业的审计部门,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建立健全审计监督机制;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既定目标、路线、方针,执行相应的审计监督策略,考核投标企业的能力、资质、背景,严控工程项目计划与进度;根据各工程项目的施工状况,调整审计监督策略,更好地协调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2]。 (四)重视预算编制 施工建设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应明确工作重心。通常资金审核、预算编制、工程量核算是建筑行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在预算编制环节,施工建筑单位的领导层应充分展现领导力,带领财务部门共同完成预算編制的准备工作,在企业内部大力推动预算编制、控制、执行;与此同时,施工建筑单位的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明确预算编制的策略,完善编制手册,加大对预算编制过程的把控程度,尽可能地将全部事务纳入可控范围内,最大化地降低施工建筑单位的沉没成本。工程量审核工作是审计工作的重点,在资金审核、工程量审核工作当中,审计单位应保障工作的可靠性、严谨性,严格控制可变、隐蔽的工程项目,严格审查结算送审文件的具体内容、金额,严格核算工程项目质量、施工材料价格,保障核算工作质量、效率[3]。 (五)提升审计人员专业能力 施工建筑单位、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着财务管理、审计工作质量。因此,在具体的财务管理活动当中,施工建筑单位管理层应注重财务人才建设,努力提升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比如,企业可借助岗位技术考试、考核抽查机制,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聘用高素质的财务、审计人才。施工建筑单位应利用人性化管理模式、高薪酬、良好的工作氛围吸引人才,定期组织审计、财务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能力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专业技术能力,为后续的财务管理夯实基础。此外,施工建筑单位还应严格考核各部门、健全竞争机制、完善激励体系,加强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洁教育,树立审计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提升施工建筑单位审计工作质量、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收益。 四、结语 施工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主要为筹资、投资、运营风险;引发各类财务管理风险的原因在于外部环境复杂、风险意识淡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通过时刻关注外部环境,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审计监督,重视预算编制、工程核算,提升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能够有效防范财务管理风险。 参考文献: [1]郭众华.试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审计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3):110-111. [2]秦善亮.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审计对策解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0(6):148-149. [3]李相慧.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分析[J].环球市场,2019(36):7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