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湖北地区“莲湘”的舞蹈形态与审美初探 |
范文 | 周仪 【摘 要】莲湘,是一种以舞者手执“长一米左右、两端贯有铜钱、饰有流苏或彩带的竹杆”为道具,击节歌舞表演的民间舞蹈形式。这种舞蹈在全国范围内流布极广,各地表演形式大同小异,但因习俗与方言等差异而名目多样。本文以湖北地区的民间舞蹈“莲湘”为研究对象,对湖北地区“莲湘”的流布与发展概况、舞蹈形态、舞蹈审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莲湘;湖北;舞蹈形态;舞蹈审美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166-02 莲湘,是一种以舞者手执“长一米左右、两端贯有铜钱、饰有流苏或彩带的竹杆”为道具,击节歌舞表演的民间舞蹈形式。这种舞蹈在全国范围内流布极广,各地表演形式大同小异,但因习俗与方言等差异而名目多样。据黄权生、吴卫华的调查报告①,全国各地同形不同名的莲湘舞共有二三百种之多,比如连厢、连响、年宵、霸王鞭等,遍布黑龙江、北京、山东、江苏、河南、湖北、云南等多个地区以及汉族、白族、土家族、满族等多个民族,可见其发展规模之庞大。本文主要以“湖北地区的莲湘”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湖北地区“莲湘”的艺术特色。 一、湖北地区“莲湘”的流布与发展概况 (一)湖北地区“莲湘”的流布概况。莲湘是湖北地区流布极广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仅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上、下)》来看,湖北省内17个地市州共计78个地区中,有55个地区流传有莲湘舞,其中以黄冈地区、荆州地区、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黄冈地区的“莲湘”主要流传在麻城、武穴、黄冈、红安、浠水、蕲春、黄梅、罗田、英山共九个地区,其流传名目较为统一,多称“打莲湘”、“打花棍”。 荆州地区的“莲湘”主要流传在仙桃、天门、洪湖、潜江、监利、松滋、钟祥共七个地区,其名目较为多样,常见有“莲湘”、“夫妻莲湘”、“河西莲湘”、“打花棍”、“双花棍”、“九子鞭”等。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莲湘”主要流传在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来凤共六个地区。鄂西地区的“莲湘”以“肉莲湘”、“滚龙莲湘”为地域特色,是“莲湘”在鄂西地区本土化以后的新发展。其中,“肉莲湘”是莲湘表演形式与土家族文化融合吸收以后产生的新形式,以双手击打身体歌舞表演;“滚龙莲湘”则是周树庭在湖南习得莲湘后进一步创新发展而成的一种形式,以莲湘与莲花落相和表演为特色。 (二)湖北地区“莲湘”的由来与发展。关于湖北地区“莲湘”的由来,历来有不同的说法。首先从功能探源,最为普遍的说法是“乞讨谋生说”,即产生于行街乞讨的谋生需求。这种说法中,行乞之人有两种身份,一种是贫困的百姓,一种是佛教僧侣。其次从文化探源,“莲湘”的产生亦有不同的说法,比如认为“莲湘”源于生产文化(谋生)、民俗文化(娱乐、健身)等,此外在“肉莲湘”的文化渊源上有古巴文化、楚文化、巫文化等等起源说法。其三从表演形式探源,常见的说法有远古“击石歌舞说”、周代“成相说”、宋代“连厢说”、唐以后的“莲花落说”等等。 如今,湖北地区的“莲湘”在民俗节庆、舞蹈课堂、剧场舞台、健身广场等多空间、多功能之下探求多元发展,并由此成为湖北地区民间舞蹈中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观。 二、湖北地区“莲湘”的舞蹈形态分析 (一)舞蹈文化形态。莲湘在其流变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四种不同的历史文化形态。其一,说唱文化形态。以周代“成相”和唐以后的“莲花落”为据。今天莲湘的表演仍然具有边歌边舞的特点。其二,曲艺文化形态。以宋金“连厢”为据。有行当角色之分,以勾栏为表演场地,有早期剧场表演的特点。不同的是歌者不舞,舞者不歌。其三,歌舞文化形态。以明清以后至当代“莲湘”为据。莲湘在各地民俗活动中表演,舞者手执莲湘道具,击节歌舞。唱与舞相映衬,保留有一些戏曲角色行当动作,道具技艺性强。其四,纯舞文化形态。当今“莲湘”的发展,除击节歌舞的综合表演形态之外,更关注其独立的舞蹈文化个性。因此在课堂教学教材及当代舞台创作中,出现了越来越纯粹的舞蹈文化形态。 (二)舞蹈表演形态。湖北地区的“莲湘”以“击节歌舞”为主要表演特征,其具体表演形态有二:其一,道具表演形态。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以莲湘为击节道具,莲湘道具数量为一到两根。执一根莲湘道具而舞称“单莲湘”,执两根莲湘道具而舞称“双莲湘”;二是同时运用莲湘和莲湘落为击节道具,以“滚龙莲湘”为代表。其二,无道具表演形态。这种表演形态主要以双手击打身体为节,即“肉莲湘”。肉莲湘与其他表演形式的莲湘相比较,虽同样以击节而舞为表演形式,但特色在于击节之节非外物,而是身体。 (三)舞蹈动作形态。湖北地区“莲湘”的舞蹈动作语汇主要源自对日常生活及各种事物(动物)的形象模仿,因而其动作形态具有模拟象形的鲜明形态特征。比如鄂中南地区流传的“双花棍”(也叫双莲湘),舞蹈动作有表现劳动的打豆腐、摇金荚、扬帆、磕鞋灰、牛伢子拜四方;也有模拟动物的金鸡啄米、双飞鸭等。又如鄂西地区流传的“滚龙莲湘”,舞蹈动作有模仿龙的黄龙缠腰、懒龙翻身、地盘龙灯,也有模仿鱼的鲤鱼板子,模仿日常生活的拦腰拾柴、跑马射箭、旋磨心等。除此之外,戏曲行当动作及跳、转、翻、打等百戏技艺也是莲湘动作语汇的重要来源。 此外,湖北地区的“莲湘”表演时以“击节”为主体,由击节所形成的舞姿形态具有横向“8”字型和纵向“S”型的曲线形态特征。尤其在“滚龙莲湘”中,上身手臂动作的横向“8”字型动态和躯干动作的纵向“S”型动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地区莲湘舞蹈形态的主要标志。 三、湖北地区“莲湘”的舞蹈审美特征 (一)以“灵巧”见长。湖北地区的“莲湘”具有“灵巧”之美。其“灵巧”一方面体现在“击节”的速度、幅度、力度等方面;另一方面体现在莲湘上下飞舞、左右盘旋、绕身圆转的整体形象中。正如民间俗语所言:“浑身都是活的,连水都泼不进去”。 (二)以“俏皮”取胜。与其他地区“莲湘”相比,湖北地区的“莲湘”更具“俏皮”感。比如“望情郎”、“戏水鸳鸯”、“丑和尚”、“双飞鸭”等动作模拟性强,人物性格逗趣幽默,其表演生动活泼,极具感染力。 (三)以“质朴、热情”为本色。作为民俗文化生活的表现形式,“莲湘”以日常生产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以满足节庆娱乐等精神需求为主要目的,其质朴、热情的表演尽显荆楚民俗文化韵味。 四、结语 本文以“湖北地区的莲湘”为研究对象,着重从舞蹈流布与发展概况、舞蹈形态、舞蹈审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最后,本文对湖北地区莲湘的“灵巧”之美、“俏皮”之美和“质朴、热情”之美进行了概括分析。 注释: ①黄权生,吴卫华.连厢歌舞名称考——对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的探讨及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09(1). 参考文献: [1]顾也文.莲湘[M].上海:文娱出版社,1952.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上下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 [3]黄权生,吴卫华.连厢歌舞名称考——对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的探讨及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09(1). [4]姜璐.同类民间传统艺术在多民族语境中发展探究——对连厢艺术的再认识[J].贵州民族研究,2012(6). [5]彭曲.男人的绝唱:鄂西土家族“肉连响”寻踪[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3). [6]李培枝,汪盛华.民间舞蹈奇葩:滚龙连厢[J].湖北画报(湖北旅游),2009(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