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粤剧“省港班”与“过山班” |
范文 | 徐晶 【摘 要】粤剧作为一种地方戏剧种,它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从早期的外江班演变成为本地班,活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本地班逐渐衍生出省港班;活跃在山区、农村的本地班逐渐被称为“过山班”。两者之间进行比较,折射出时代对戏剧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粤剧;省港班;过山班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035-02 粤剧是流行于两广地区,以梆子、二黄为主要声腔的地方戏。粤剧在广东地区最早可追溯到明中期“外江班”入粤,而粤剧开始形成“省港班”和“过山班”则在20世纪20年代。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粤剧经历了从“外江班”到“本地班”的嬗变,“本地班”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又衍生出了“省港班”和“过山班”。① 所谓“外江班”就是外地戏班,“本地班”就是当地的戏班。早期的外江班与本地班在表演方面没有太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戏班成员的来源。外江班主要来自于湖南的汉剧班、江西的弋阳腔班、安徽的徽班以及浙江的姑苏班(昆山腔),而本地班从唱腔到语言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这些戏班的影响,并没有鲜明的本地特色。至八和中兴,粤剧本地班才又渐渐兴盛起来,并成立属于粤剧的机构——八和会馆。八和会馆的建立不仅标志着粤剧的中兴,而且粤剧外江班本地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本地班成为广东地区的主流戏班。 粤剧本地班从20世纪20年代逐渐分化为省港班和过山班。省港班是指从清末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在广州(省)、香港、澳门等城市演出为主,名角比较集中,规模比较大的戏班。②省港班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受中西方文化的影响,艺术风格趋于现代化。 过山班主要活动于广大农村、山区、乡镇,包括粤西的下四府班、阳江班,粤东的惠州班和粤北的北路班。过去由于交通不发达,这些戏班长期呆在某一地区演出,很少与外地戏班、艺人进行交流,演出多是古老的传统剧目,保存了较多古朴严谨的传统艺术。③过山班保持了传统粤剧的风格,将粤剧传统继承下来。 之所以粤剧本地班会分化出两种不同的戏班类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受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经济上,由于省港班所在地区经济发达,使得其能够利用更多资源,也容易受到其他表演形式的影响。而过山班活跃在山区、农村,还维持着古老戏班的传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和演变。 交通上,省港班所在地区是珠江三角洲水网发达的城市,戏班演戏可以通过红船往来。有了便利的交通,各城市艺人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交流,更好地促进了粤剧的发展。而过山班所处山区交通不便、相对闭塞,戏班组织往往以家庭为单位,戏班之间彼此交流较少,粤剧演变发展较慢,但传统保留较好。 第二,受众群体不同。这也是省港班和过山班分野的直接原因。省港班所在地区民众普遍受教育程度高,更喜欢有思想、有深度的文戏。而过山班所在地区民众对于精神文化需求仍旧与乡村信仰结合在一起,这种精神需求与信仰的融合,使得他们更喜欢古老粤剧的表现形式。 同是本地班不断发展的产物,本文就省港班与过山班在演出地点、运作方式、时代文化影响等三个方面做简单的比较。 一、演出地点 省港班的演出地点一般在广东及周边的各个城市,尤其是广州、香港等较大城市的剧场。这意味着省港班的演出场地和演出设备较先进、现代化。过山班在四乡、村镇等地演出较多。这些地方的戏台一般较为简陋,甚至很多都是临时搭建的草台戏棚等。相较而言,省港班的演出场地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则为粤剧声腔、节奏、剧目等一系列变化创造了条件。 粤剧声腔的变化并不是自粤剧演出场地变化之后才发生的,它存在于粤剧产生发展的各个时期,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但这并不能否认声腔变化与场地变化的关联。早期外江班演出声腔较高、多用假嗓,除了迎合入粤商贾官宦的戏曲习惯之外,与演出场地在室外也有关系,若声腔不高,观众就听不清楚。到清末,广州商业开始衰落,粤剧演出对象发生改变,从入粤的商贾官宦逐渐演变为当地市民。为了能被当地市民所接受,戏班在演出中开始尝试使用粤语,但粤语本身的发音声调较低,无法继续使用原来的腔调演唱。因此,粤剧声腔发生质的变化:从假嗓到真嗓。在这个过程中,粤剧场所也发生了变化,许多在城市演出的粤剧班子进入了固定的剧院,场地从简单的戏棚变成了封闭的有先进扩音设备的舞台,这就为粤剧声腔变化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保障。声腔的变化导致了节奏的变化,假嗓调门高,声带易振动,节奏也快;真嗓调门低,声带不易振动,节奏也渐渐慢了下来。 省港班剧目形式也随时局变化而变化。因为受到了剧场的限制,以及观众审美情趣改变等因素的影响,高亢洪亮、真刀真枪的武打戏被音调低柔、有深度的文戏所取代。 下四府的过山班主要活动于乡村和小城镇,多与地方的节庆与祭祀活动联系在一起,保留了早期粤剧的特点。他们的演出场地变化不大,一直都以乡间戏棚为主。黄镜明认为“早期粤剧,演出活动没有固定的戏剧舞台,多在乡村旷野搭竹铺葵为戏棚,旷野风急,非唱高调不能及远,故沿袭‘外江班用假嗓唱曲。调门较高。”④因此,过山班还保留了许多使用假嗓演唱的传统腔调,直至建国前还有一些过山班坚持使用官话演出。 不可否认,即使没有场地的变化,粤剧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其唱腔、节奏、语言、剧目等方面也会逐步发生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场地的变化加速了粤剧变化的进程。同时,在20世纪前期的历史条件下,省港班粤剧从广场艺术向剧场艺术的转变催生了唱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粤剧的发展方向。省港班更加倾向于粤剧特色的挖掘与探索,而过山班则继承了南派粤剧传统。 二、演出运营方式 (一)行当 这一时期,省港班为了提高效率、精简机构,将传统的十大行当改编成了“六柱制”,即由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等六个台柱代替原来的十大行当,总之,六柱制使剧本编写必须内容服从形式。⑤ 过山班则在很长时间内都保留着“十大行当”,即小武、武生、花旦、正旦、夫旦、公脚、总生、大花面、二花面和丑。⑥ 省港班行当的变化直接影响了粤剧的演出结构及人员分工,提高了效率和制度内创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可见,粤剧省港班在20世纪初经过系统化、商业化发展,逐渐成为广东地区重要的文化产业之一,而过山班依旧跳不出酬神戏的窠臼。 (二)机构和运营 由于清末民初的粤剧戏班(多为省港班)在省港和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一些商家便成立了经营戏班的公司,负责组建戏班、租派红船等方面事宜。八和会馆下属的吉庆公所则负责接戏卖戏,成了戏剧贸易的中介,戏班就乘着红船顺水路到各地演出。这样一来,经营戏班的公司、八和会馆、红船班便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成为粤剧的组织机构。省港班的运营方式从规模、分工、运输、产业链的延伸等方面都已经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现代的体系。 与省港班现代化的运作模式相比,过山班依然处在行业运营的初级阶段,只能够维持在很低的水平线上勉强度日。 省港班和过山班在演出运作方面的不同也为粤剧艺术的发展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省港班在向现代化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将粤剧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向全球输出,发扬光大。过山班在承袭传统的过程中,相对封闭保守,将粤剧定义在宗教文化的附属地位。随着乡村文化没落、传统粤剧赖以生存的根基动摇,势必走向衰落。 三、时代文化的影响 省港班和过山班受时代文化影响的不同,表现在剧目内涵和艺人两方面。 辛亥革命时期,爱国志士见粤剧为民众所喜爱,就组织编剧社编演改良粤剧宣传民主革命,被称为“志士班”。这一时期,剧本的编写走出文人戏情情爱爱、莺莺燕燕的小天地,以宣传民主革命为主流,不少粤剧团体成为民主革命、抗战救国等新思想的宣传阵地。粤剧艺人也都积极投身到宣传民主革命的事业中,不仅为粤剧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也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过山班更多地保留传统,所演之南派粤剧继承古代百戏传统,吸收了明清以来南派武功的因素,形成了“无技不成戏”的表演特色。⑦过山班遵循传统剧目,其内涵一般比较通俗浅显,多体现惩恶扬善、孝道守礼等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对时代文化反映较少。过山班的艺人由于环境相对封闭,文化层次较低,对时代文化了解较少,对现代思想的感悟较慢,但因遵循传统,他们也和省港班艺人一样,在自己能力所及领域,积极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到电影产业的冲击,求新求变已上升到省港班生存发展的高度,不仅对声腔进行改革,省港班还改革了演唱的语言(从官话改为粤语)、剧目、舞美、班子规模、人员比例等,改革几乎涵盖粤剧的各个方面。张方卫认为“戏台之所以能在戏院的排挤下苟延残喘,……与封建势力与宗教势力有关。”⑧可见,过山班对声腔的改革并没有省港班这么迫切。 注释: ①20世纪初,粤剧发展出了很多戏班类型,“省港班”和“过山班”只是其中代表。本文所说的“省港班”是指以“省港班”为代表的现代化粤剧戏班;“过山班”是指以“过山班”为代表的传统粤剧戏班。 ②粤剧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粤剧大辞典[M].广州:广州出版社出版,2008. ③粤剧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粤剧大辞典[M].广州:广州出版社出版,2008. ④黄镜明.广东外江班、本地班初考[EB/OL].中国粤剧网,2014-01-14. ⑤郭秉箴.粤剧艺术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⑥赖伯疆.粤剧[A].粤剧研究资料选[C].广州:广东省戏剧研究室,1983. ⑦倪彩霞.从南派艺术看粤剧的地方性传统[J].文化遗产,2015(1). ⑧张方卫.三十年代广东粤剧概括[EB/OL].中国粤剧网,2014-01-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