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雷桂华《春满皇姑山》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内涵 |
范文 | 【摘 要】《春满皇姑山》一剧通过描绘凤姑与鲍龙的爱情历程,塑造凤姑坚贞纯洁的高尚品格,试图在二人磐石无转移的爱恋中来建构真情至上的爱情范式,藉此来坚定受经济大潮冲击而躁动不安的都市人的婚姻信念。凤姑身上闪烁着纯朴厚道的人性光辉,具有追求爱情自由的人文色彩与善良单纯的传统美德。该剧富有浓郁的人文气息,不仅是对理想爱情模式的建构,也是对当下社会所存在的畸形婚恋的反思与针砭。 【关键词】《春满皇姑山》;凤姑;坚贞;爱情范本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17-02 《春满皇姑山》是剧作家雷桂华利用信阳民歌打造的山歌剧。雷桂华先生原籍河南信阳,受大别山民歌浓郁氛围的濡染与熏陶,对当地山歌产生浓厚情感。对其今后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原作唱词优美动听,意境美丽清新。该剧一经刊出,就被河南大学戏剧学院王凯歌院长推崇,由青年导演李玉昆执导。戏剧学院师生同舟共济,反复彩排,在河南省第十二届戏剧大赛中一举获奖。该院师生精湛的表演技能将剧作家营造的优美神韵发挥到淋漓尽致,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也将观众引入山清水秀、曼妙清新的世外桃源。 一、苦心孤诣的创意构思 全剧共七场,采取传统戏曲的线性结构,在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点明剧作家的主题思想。该剧以乾隆南巡为政治背景,以青年男女凤姑与鲍龙的感情发展为线索,通过男女恋情的外在情节,来传达剧作家对凤姑与鲍龙为代表的茶农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同情。同时,该剧体现出对下层民众以及小人物命运的极大关注,寄托了一种理想化的政治图景的良好期许。 至今,在优美的茶乡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还流传着关于皇姑山的传说。剧作家通过合理想象,将百姓口中流传的皇上收茶女为义女的情节更改为皇妹。从情感接受上,这样更加客观,也更符合观众的心理期待。另外,茶花岭以种茶为生,民风纯朴,远离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凶险官场,没有商界的无烟战争,没有城市的喧嚣,乃遁世之世外桃源。 鲍龙与凤姑原本有着娃娃亲。“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关系,在古代只是在社会以外才有”[1]P7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很难说有爱情,更不用说或指腹为婚的娃娃亲。从惯性思维与逻辑发展来讲,娃娃亲都违背了青年男女的成长规律与情感健康,是封建社会余留的违反人性的婚姻行为。然而,剧作家却能在普通思维模式之外,寻绎到青年男女在娃娃亲基础上建构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生死相依的美满爱情。这种情节的设置不仅超越了以往对娃娃亲的大肆抨击,还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这种社会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其自幼缔结的甜蜜婚姻不仅为凤姑忠诚于爱情、决不悔亲的行为提供了情感支撑,还是对当下情欲泛滥、金钱肆虐、买卖婚姻的畸形婚恋方式的有力针砭。 乾隆皇帝化作能掐会算的算命先生明察暗访、体恤民情,不仅救济了外出避难的茶农鲍龙,还为凤姑指明了现实的危难处境。而凤姑的热情厚道、质朴美丽也唤起了乾隆对仙逝丽妃的思念与回忆。随从阿三揣度出皇帝的心思,还请来本地师爷试图撮合。最终,凤姑出于对恋人鲍龙的深厚情感,非常机智地拒绝了大清皇帝的爱慕。乾隆并没有龙颜大怒,而是为凤姑的痴情与真诚所感动,并收为义妹,还亲自下旨即刻进京同享荣华富贵。然而,凤姑谢绝圣上美意,宁愿守在茶花岭,与鲍龙相濡以沫、共度余生。这种结局的设置尽管带有理想化色彩,却通过虚拟方式甚至浪漫主义手法建构了圣主的大度宽容与博爱痴情。乾隆皇帝英明仁义、体恤民情,在太平盛世中依然保持治理山河的清醒头脑显得尤为难得。该剧表达了对仁君明主的颂扬。 同时,剧作家不仅在于寄托对贤明圣主的渴望,还在于颂扬凤姑对名利地位、金钱权势的淡泊境界。面对纸醉金迷的富商与高高在上的皇权,她没有迷失自我,而是非常清醒地守望着手心的幸福。凤姑虽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遵循着自古以来最朴素的安分守己的人生哲学与接人待物的处世之道,最终迎来了她“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理想爱情。这种贫贱不能移的气节与相守相伴、相濡以沫的爱情模式,不也正是拯救当下婚姻危机的一剂良方吗?当下社会,在金钱与权势面前,且不说有多少涉世未深而失足的小女生,还有多少受到高等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不也拜倒在高官的权势淫威之下。在物欲横流的喧嚣都市里,金钱腐蚀爱情、权力玷污爱情。此剧流露出其对朴素爱情与恬淡生活的期许,不愧是剧作家对当下婚姻现状反思后的力作。 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凤姑自幼与鲍龙定下娃娃亲,二人彼此芳心暗许。其时,乾隆皇帝为了真正了解民生疾苦,有意避开地方官员处心积虑的安排,徒步行走乡间。当遇到善良厚道、美丽端庄的茶女凤姑时,乾隆不禁为凤姑的容貌与品格所倾倒。他没有刻意抑制自己的真挚感情,也没有凭借生杀予夺的权力抢夺民女,而是将对凤姑的爱慕之情深藏内心,试图以温文尔雅、博学能文的茶商形象来捕获凤姑的芳心。阿三洞悉乾隆之心思,便私自喊来该县师爷,并找到媒婆张妈来为皇上说亲。凤姑得知张妈的用意后,不为富商的金钱名利所诱,依然信守幼年所订娃娃亲之誓言。同时,为了不驳恩人“算命先生”的面子,也为了捍卫与鲍龙的深厚感情,机智的凤姑提出端午当日对山歌的计谋来回绝媒人与恩人。端午那日,阿三找来师爷代替茶商对山歌以失败而告终,凤姑日思夜想的鲍龙竟然适时出现。凤姑欣喜万分,唱出:“山里姑娘山歌唱,茶叶多放茶汤香。自幼订下娃娃亲,早把龙哥放心上”。正当凤姑为鲍龙的及时到来而喜不自胜时,阿三与师爷为了成就皇上美意,为了逼迫凤姑就范而私定罪名欲将鲍龙抓入官府。此时,出于营救鲍龙与捍卫坚贞的爱情双重考虑,凤姑竟然投河自尽以全其身。时过多日,对凤姑念念不忘的乾隆皇帝再次莅临山间茅舍,得知凤姑卧病在床,而她的心上人竟然是自己多日前救济的善良茶农鲍龙。得知真相的乾隆皇帝悔不自已,遂免去茶农赋税。此时,凤姑忠于爱情、宽以待人、严以待己、真诚善良且不为权力与金钱所动的品格在乾隆心中产生强烈震撼。凤姑就像一朵洁白无瑕的山茶花,在山涧独自开放,吐露芬芳。最终,凤姑的高洁品格与高尚人格触动了乾隆。乾隆为了表示对凤姑高洁品格的褒奖而隆重赐婚,以皇妹待之,将茶花岭赐名皇姑山,并下诏皇姑择日进京同享荣华富。然而,凤姑虽感念圣上隆恩,却并不贪恋荣华,再次拒绝皇上的圣恩与美意。她铭记圣上恩情,也坚守自己与鲍龙的朴素爱情,宁愿守在茶花岭里年年采茶供奉圣上,只求与心上人鲍龙过着碧溪垂钓、相伴到老的恬淡生活。其实,对优厚物质生活的拒绝,恰恰折射了凤姑与世无争、淡泊宁静的内心。然而,在金钱与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这位并无学养的乡间女子所呈现出品格与素养更显得弥足珍贵。 凤姑真诚厚道,安分守己,不贪图富贵。她的处事遵循着传统文化中“发乎心止乎礼”的待人之道。无论是乡绅和张妈的游说悔亲,还是富商巨贾“茶商”的真诚求亲,皇姑均巧妙拒绝,在困境中依然恪守做人的尺度,捍卫个人尊严与两小无猜的爱情。这种精神追求置于残酷现实生活之上的诗意栖居与尊重内心真实情感的爱情模式恰恰是对当下“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面笑”的面包爱情之针砭与匡正。 三、撅旨渊放的主题内涵 剧作家择取地域色彩浓厚的“北方江南”——信阳作为故事发生地,撷取信阳茶农摘茶、炒茶、卖茶、对山歌等能体现民风民俗的生活片段。剧作家通过对茶乡自然风光等外在美的描绘与勾勒,揭橥茶乡浓郁的人文环境所依托的自然生态环境。 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眷侣仙俦的你情我愿是当地青年男女的择偶标准。该剧吸收当地关于皇姑山的美丽爱情传说,反映茶农的苦乐酸甜生活。同时,该剧挣脱了古典戏剧中司空见惯的凤冠霞帔之婚恋窠臼,跳出金榜题名后的洞房花烛的既定思维。剧作家尊重青年男女择偶时的朴素追求与瞬间萌发的怦然心动,来造就了水到渠成式的爱情典范。该剧中,普通茶农通过对爱情的捍卫与坚守,赢取了最初心动而踏实温情的初恋爱情,展示了青年男女不为优渥物质与高官权力所干扰的朴素爱情模式。即便是凤姑被皇帝封为义妹,仍不愿进宫享受荣华富贵,只求在信阳种茶为生:“我会好好种茶,要让天下人都喝上信阳好茶,都能沐浴皇恩浩荡。”面对皇恩浩荡带来的巨大诱惑,凤姑没有犹豫。宁愿放弃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依然追求耕种山涧、布衣终老的田园模式。这种独辟蹊径的爱情故事情节设置,更多地体现了剧作家关于人性与幸福指数的重新思考,是剧作家与导演对当下追求物质与感官享受的爱情模式的强烈针砭。 同时,纯朴超脱、不为物质所累、神仙眷侣般爱情境界成为该剧弘扬的主旋律。将茶乡的自然之美与茶女凤姑的心灵之美互相映衬,印证信阳毛尖之甘醇、凤姑之高洁、茶农之厚道,在优美的自然山川环境与富有人性化的人文环境中打造了一流的茶品与人品。与其说茶香美景与信阳毛尖醉人,不如说真诚善良、朴实厚道的茶香姑娘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能易以新词,透入世情三昧,”[3]P116该剧通过对青年男女爱情经历描绘,在散发茶香的世外桃源中来尽情涤荡观众与读者被经济利益所驱动甚至异化的心灵。该剧犹如一杯沁人心脾的信阳毛尖,为不断追梦的现代人提供精神的导向,也为深陷情感困顿的年轻人提供了新鲜的食粮。客观地说,个体在创造财富、追求业绩的攀爬过程中,真爱、真情同样不可忽视,诗意栖居才是梦想所在。 参考文献: [1]雷桂华.春满皇姑山[J].东方艺术,2011(s1). [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3]李渔.闲情偶寄[M].单锦珩校.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徐芳芳(1985-),文学博士,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从事戏剧文学与戏剧理论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