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范文

    邹志娟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产品设计教育的现状,指出旅游产品设计课程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并以桂林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为例,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此课程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探索。

    【关键词】地域文化;《旅游产品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17-02

    近年来,国内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旅游产品设计相关专业或课程。但对于这门产品设计特色课,其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只是沿用和参照旧的专业教育模式,讲究按部就班。固定型的教学方法抹杀了教与学的个性发展,使得设计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相距甚远,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很有必要从教学改革上对旅游产品设计课程进行思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旅游产品设计方面的教育与市场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在与艺术有关的大学中很多都开设了旅游产品设计专业,如德国、美国等,它们有着完备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手段,以及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实训实验室。日本、韩国等国家在旅游产品设计教育方面,与企业合作进行开发与设计,同时注重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将传统文化运用到旅游产品上。欧美在旅游产品设计教育方面,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地域特征非常明显,政府会以引导消费者的方式配合和支持学校的设计教育。

    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也开设了旅游产品设计相关专业或课程,将其设置为专业核心课或特色课。如桂林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其特色课程就是《旅游产品设计》;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则是将其设置为专业。纵观国内旅游产品设计本科教育,它侧重理论知识的阐述、设计实践的调研、设计技能的表现,由于欠缺与之配套的设施,教育成果往往停留在设计效果图上,止步于实物制作。而高职高专大都建立了专业的旅游产品制作实训室,也有比较完善的一套教学体系,但大多局限于技艺操作层面。

    相对国外而言,我国的旅游产品设计教育与市场结合少,实践性差,不重视对地域文化素质的培养,不注重教学成果的转化,培养出来的相关设计人才往往缺乏文化素养,缺少创新意识,集中体现为其艺术作品缺乏文化内涵。因此,笔者认为对《旅游产品设计》课程进行改革研究与实践,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改革的基本设施情况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以培养具有系统的现代化产品设计理论和专业设计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机电产品、生活产品、旅游产品等工业产品设计、研究以及设计教育工作的专业人才为主。学院拥有校级重点学科“设计学”、人文基地“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中心”,产品设计专业有模型实验室,拥有二维(激光切割机、丝印等)和三维(油泥制作平台、快速成型3D打印机)等产品设计制作设备,与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桂林龙胜大塘湾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发展中心、桂林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建立了设计实习基地,为《旅游产品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产品设计专业现有学生200多名,经过师生多年的努力,在软硬件等方面都已有了较多的积累,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和多项产品设计项目,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设计比赛中频频获奖,为《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做好了铺垫。

    三、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改革探索——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一)《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1.构建基于广西地域文化的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体系,建立“理论扎实、设计创新、工艺讲究”的教学模式,强调对旅游产品设计人才地域文化素质的培养。

    2.完成旅游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产学研互动合作方式,发挥高校在旅游产品行业中的龙头作用,更好地为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二)《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旅游产品设计》课为例,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具体内容如下。

    1.立足广西地域特色,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施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的整体。[1]科学论证,设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

    2.建立“理论扎实、设计创新、工艺讲究”的教学模式。需要建立几个或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将部分课堂搬到车间,搬到市场,将课堂放在设计产业的第一线,实现专业与市场相结合。

    3.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改革。强调师生深入民间、博物馆、艺博会等参观和学习,并请“能工巧匠”、设计师、行业专家、企业家等为学生授课。[1]

    4.完善教学效果的考核。邀请工艺美术师、企业家、设计师等,共同评定学生成绩。

    5.实施“课程项目化”教学。以大赛或企业实际项目等为设计主题,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三)基于地域文化对旅游产品课程进行教学研究与实践

    1.对特色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旅游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管是代表全球文化的迪斯尼乐园,还是中国的欢乐谷这样的纯粹娱乐性的主题旅游乐园,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2]需要针对广西地域文化、广西旅游产品进行调查和研究,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逐步推进“理论扎实、设计创新、工艺讲究”的教学模式改革,构建有广西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2.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邀请民间艺人、设计师、企业家等走进课堂,让授课主体不再只是任课教师。师生一起深入民间艺术产地、博物馆、艺博会等进行参观和学习。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主,校外教师为辅,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把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组织者,这将使授课内容更接“地气”,学生设计创意更具鲜明的地域性。

    3.以“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推动产学研结合。企业应该依据该地域的文化特点开发具有文化品味的产品[3],通过资源整合,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和项目,完成旅游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最终实现部分成果的转化。比如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旅游产品设计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内设计工作室”,形成若干中小型项目组集群。或者将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成生产性设计实践基地,按市场化、企业化运作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设计实践条件。

    四、结語

    本文从地域文化视野出发,以桂林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专业《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为例,对其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创新研究,一是对特色旅游产品设计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二是“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三是旅游产品设计课程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希望这些研究可以更新地方高校的传统教育观念,为《旅游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为全国旅游产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分析和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泽仁,潘春跃.“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发展思路[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3):31-32.

    [2]叶德辉.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J].包装工程,2011,(16):135

    [3]陈长虹.融入地域文化的产品设计实践[J].包装工程,2008,29(8):19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4: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