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川剧的文化价值与活态传承
范文

    吴艳东

    【摘 要】川剧既是巴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戏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冲击。本文探讨了川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活态传承;价值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1-0033-01

    一、梨园奇葩——川剧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集诗歌、舞蹈、音乐等为一体,中国戏曲来源比较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古文献中有所记载,《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有“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等,虽然这只是宗教仪式,可这歌舞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体现。直到后期,歌舞表演才被单独发展成艺术。

    “戏曲”一词最早出现在元代。据统计,我国的戏曲剧种有上千种,有的剧种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消失;有些剧种结合时代特色发展到今天。有一种戏曲自立门户,独立于民族艺术之林,它就是川剧。

    川剧融汇了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等五种声腔艺术。中国戏曲史上五大声腔系统在川剧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传承与发展,川剧堪称中国戏曲的缩影。

    二、川剧现状及分析

    在中国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川剧以其独特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为中国文化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川剧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地方戏曲保护和传承的理论探讨,是我国艺术学理论发展的应有之义。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川剧受到了巨大冲击。如今,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摆在人们面前。现代社会,我们的精神需求是否还需要这类戏曲,这类戏曲是否还能满足我们的胃口?

    受众和川剧本身,都是有很多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明清时期,多种声腔进入四川,慢慢与巴蜀文化相互融合,自清朝康熙雍正年间起,一直流传至今,历时三百多年,其自身的多元化是极其复杂的。

    三、川剧的文化价值与活态传承

    (一)川剧的文化价值。其一,川剧剧目丰富。在川剧发展的三百余年中,有传统剧目四千余个,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多数以诙谐风趣为主,表达了四川人民的感情,比如《拉郎配》《乔老爷奇遇》《一只鞋》《借亲配》等,体现了四川人天性开朗、敢做敢當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品格。

    其二,川剧剧目的人物情感突出。当然,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其所表现的深刻意义。比如,在川剧传统高腔剧目《屈原》第二场“路饯言志”中:

    屈 原:(唱“西皮倒板”)

    屈灵均,进忠谏,心悬日棒。

    (回龙)

    吐一口,浩然气,直贯长虹。

    食君粟,受折辱,言不虚哄。

    说什么,子尽孝,为臣尽忠。

    (“大过板”)

    俺屈原,蒙先王,知遇恩重。

    (“二流”)

    君遭辱,臣应死,含之以锋。

    楚怀王,陷武关,臣焉不痛?

    恨不得,效勾践,志灭吴东。

    某累谏,雪君恨,幼君不用。

    公子兰,同靳尚,蒙蔽圣聪。

    纳佞言,削吾职,放归田亩。

    恨赢秦,不与贼,日月相同。

    ………

    洒一掬,英雄泪,才难大用。

    到头来,无结局,遗恨悲风。

    【屈原下】

    这是屈原与解差之间的唱词,从艺术表现来看,通过生命的力量表达特性“人物”,便是最活跃的构建因素,屈原的唱词就川剧本身而言,融合了西皮倒板等经典唱法,更是升华了人物情感。

    (二)川剧与活态传承

    近几年来,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活态传承”被提上日程。活态传承实际是在生产生活中传承的一种方式。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无人、生存濒危的境况没有得到解决,仍存在年老体弱,人走歌息、人亡艺绝的现象。目前,川剧共有26名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四川有12名,重庆有14名,同时,四川省还有以河命名的省级川剧流派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尊重传承人的艺术成就,发扬传承人的技艺,是保护川剧的重要措施。

    笔者有幸于2016年做客芙蓉门派,其门派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末。门派以川剧变脸、四川茶艺、川剧水袖等培训传播为主。其门派旗下的演出队伍主要集中于成都市各个景区,比如锦里等地,演出主要展示的是川剧变脸以及长嘴壶茶艺。

    四、结语

    在历史发展的今天,川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保护,需要我们去欣赏、去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戏曲曾繁盛一时,它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及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应立足于根本,积极发现川剧的美,加快发展我国的戏曲事业。

    参考文献:

    [1]杜建华,王屹飞.川剧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李致.川剧传统剧目集成历史演义剧目(卷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

    [3]姚於,王斌.川剧之困———天下第一戏现状报告[J].新西部,2012.

    [4]吴文科.曲艺综论[Z].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5] http://scopera.newssc.org/system/20111011/000011475.html

    [6] http://www.qstheory.cn/wh/whjs/201206/t20120611_163279.htm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