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印度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塑造
范文

    宋嫣然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印度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主要以《月亮河》、《印式英语》为例,探究这两部电影中完全不同的几种女性角色。印度是一个极其矛盾的国家,在宗教文化中,印度对女性极尽崇拜,而在真实的印度社会,女性的地位无论在生活、教育、就业的情境下都极其低下,针对女性的刑事犯罪率也居高不下。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印度的女性主义者和平权主义者越来越多,印度社会虽然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进步仍然极其缓慢,或者可以说进步只进行在像孟买那样的国际化都市。本文希望通过《月亮河》和《印式英语》两部电影,分析印度女性的悲剧境况和女权主义的觉醒、斗争和困境。

    【关键词】印度;女性;女权主义;角色分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2-0059-02

    一、《月亮河》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月亮河》无疑是一部独特的印度电影,它没有普通印度电影中华丽的气氛、妖娆曼妙的印度舞蹈和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女子,导演将镜头对准一个充满着悲凉的、深受男权迫害的群体——寡妇。在印度,寡妇是社会最底层的“生物”,她们被拷上一个又一个枷锁,如果没有殉葬,就没有再嫁、接受教育的权利,不许梳妆打扮,连踩到自己的影子,都被看作是不吉利的。她们被放逐到“寡妇之家”,一个像地狱一样的地方,像被隔离的麻风病人,被人们当做邪恶和污秽的象征,靠着乞讨和卖淫没有尊严地苟活于世。

    (一)老寡妇的腐朽灵魂

    电影中老寡妇玛度玛迪是罪恶的象征,她对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现状是那么的心甘情愿,屈服于古代的法典规定,她每天祈祷自己快快死去,以告慰丈夫在天之灵。她受到的不仅是来自社会、来自男性的歧视,还包括她自己对自身的歧视。她是这个社会的牺牲品,但同时她又让自己沦为这种低级的思想的帮凶。她和阉人勾结,逼迫年轻美丽的年轻寡妇卡利亚尼到河对岸卖淫,拿到的钱用来养活自己肥大丑陋的身躯。在寡妇之家的一名寡妇因不能出门看病而死的时候,玛度玛迪出言不逊,言语间没有丝毫同情,只想着如何瓜分已故寡妇那可怜的财产。当卡利亚尼要去寻找爱情时,她恶毒地剪掉卡利亚尼的长发,把她锁在寡妇之家。可悲的是,像玛度玛迪这样的女性在现在的印度社会仍然是一个广泛的群体,“沃伦达文是印度北方的一个城市,那里是印度寡妇的聚集之地,500年来,这座“寡妇城”不断扩容,到现在已有近2万名寡妇生活于此。过去,很多寡妇是慕名而来,为了对死去的丈夫保持忠贞。她们唯一的被褥是黄麻编织袋,死后没有人为她们火化,医疗服务要靠救济金,而实际上也没有救济金。尽管寡妇们的生活异常艰辛,却很少有人愿意回家。报告指出:“对于大多数人,特別是年纪比较大的妇女,虔诚不只是她们留在沃伦达文的借口,更是一股很强的动力①。”想那甘地一生为社会平等作斗争,哪怕一个又一个男性被他的思想言论感动而改变,但是若是女性毫无觉醒,作茧自缚,甘于自生自灭,不能勇敢走出这可笑的牢笼,又有什么用呢?

    (二)年轻寡妇的反抗

    卡利亚尼是寡妇之家唯一留着长发的女人,但她的长发不属于自己,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只是嫖客的消费品,是玛度玛迪行凶的工具。她那么美丽,美丽得让那洛衍对她一见钟情,她是电影中唯一有意识去反抗并且为自己尝试反抗的女性。她与那洛衍的爱情支撑着她,在那洛衍的启发开导下,她相信爱情的力量足够强大,能帮助她冲破传统的枷锁,然而她的反抗精神仍然是依靠着男性的,她的所有希望在于那洛衍,确实那洛衍很完美,他拥有印度社会最看重的婆罗门姓氏,同时又留学欧美具有开明的思想,他清楚地知道宗教不过是伪善者的面具,把寡妇赶出家门不过是为了家里少一张嘴吃饭,少用四条纱丽布,家也会多一点空间,一切都是经济的问题。在卡利亚尼的心里,那洛衍就是拯救她的天神。但是这种依靠男人的反抗精神依旧是脆弱的,当卡利尼亚发现那洛衍的父亲竟然是自己服侍过的买春客后,她就崩溃了,羞愧而无助,她只能回到原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她将纱丽叠好放在岸边,平静而坚定地走入了恒河中。影片的英文名字是《water》,在印度人的思想中,恒河的水是能洗刷罪恶和耻辱的圣水,是净化女神恒迦的化身。卡利尼亚在恒河边邂逅了爱情,她也信奉着这条母亲河,最后把生命都交给了恒河,而恒河真的能够洗掉罪恶吗?我想答案是不能。恒河水并不能洗掉丑恶的礼教在寡妇身上所实施的恶行,被无知蒙蔽双眼的人们以为神是真相,而真正寻找真相的卡利亚尼却被当做大逆不道的怪物,恒河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吞噬掉一条反抗的生命。卡利亚尼的悲剧是注定的,她虽然有了一定的反抗意识,却没有真真正正地解放自己的思想。

    (三)代表着希望的小寡妇

    如果说卡利亚尼的反抗是有意识的,那小寡妇曲娅的反抗便是无意识的。曲娅被设置成整部影片的主线,她就是观众的眼睛。曲娅那么年幼,8岁就被告知已经结婚并且丈夫去世,她甚至没有见过自己的丈夫一面,在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的情况下就被剪去长发,变成了寡妇。但她幼小的心灵还没有被这个扭曲的社会污染,她伶牙俐齿,想象力丰富,她和普通的孩童一样喜爱小动物,尽管在老寡妇眼中,触摸到狗都是一种罪恶,她甚至还抱着妈妈会来寡妇之家接她的幻想。初进寡妇之家,她不能理解更不能服从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她的生命还未绽放,让她如何接受凋零。她问了一个被这里的寡妇称为业障的问题“为什么男人不守寡?”当良知和宗教相违背时,也许只有不受污染的孩童才能问出这种振聋发聩的问题。当曲娅被送上和甘地一道的火车,逃离寡妇之家的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希望,算是全片抑制不了的绝望氛围中的唯一安慰。但在影片结尾,字幕上写到印度仍然有千百万寡妇过着两千年前马努法典所记载的被剥夺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的生活。影片是在斯里兰卡取景拍摄的,印度政府甚至曾经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摧毁片场道具,种种行为试图掩盖事实的真相,影片中的曲娅是一名幸运者,可是除了她还是有许多毫无地位的寡妇在隐忍地生存着,又有谁来拯救她们呢?而印度社会将经济问题伪装成宗教,这种自欺欺人的情况还要持续多久?

    二、《印式英语》中的新时代女性

    《月亮河》中的女性角色充满着浓浓的悲剧色彩,而2012年拍摄的印度电影《印式英语》气氛轻松温馨,人物幽默,是一部典型的从女性视角拍摄的影片,影片中的女主角莎西是富有抗争精神的、赢得别人尊重和爱戴的女性代表。

    (一)压抑、反抗、成功

    影片一开始的镜头就描述了莎西是一个传统的印度家庭妇女,她在家庭中的地位显然是最低的那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琐碎的家务周而复始,这种生活让莎西失去了存在感和自信,她在这个家庭中也没有话语权。因为不会英语,尽管他们的母语是印地语,女儿不希望她去参加家长会,碰见女儿同学家长时,会羡慕别人流利的英语,偶尔说几个浅显的英语单词,还要被女儿嫌弃和不满,同时丈夫和她的交流越来越少,她唯一的爱好是做拉杜球,她卖出很多拉杜球获得很多人称赞,她打电话给丈夫希望分享快乐时,丈夫却说“你为什么不能好好待在家里呢”就匆匆挂掉了电话,来自家人的不尊重与轻视像一根针刺在莎西心里。这样压抑的生活是促使莎西内心产生反抗渴望的重要外界因素。某天的一个电话改变了莎西的生活,远在美国的亲人邀请他们去美国参加婚礼,在去美国的飞机上,一位热情善良的印度老人帮她翻译英文电影并且开导着莎西,“去一次美国吧!去尽情感受那里的美好”,提前到达美国的莎西瞒着家人参加了四个星期的英语课程,并在学习途中邂逅了对她一见倾心的法国厨师,这使莎西的生活有了转折点,这位法国厨师和她一样热爱美食,和她一样只会蹩脚的英语,平等的关系让他们可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莎西的外甥女茹阿达在美国长大,茹阿达有着开放自由的社会观念,她并没有因为莎西不会英语而看不起她,并且用巨大的热情鼓励和帮助莎西学习英语,给了莎西巨大而温暖的精神支持。这些人的力量让莎西开始对自己有了信心去反抗和进步。可是反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莎西在美国的咖啡厅因为不会用英语点餐遭到黑人女服务员的嘲讽,女性彼此之间尚有偏见,况且黑人本来就在种族歧视的枷锁下苦苦前行,同是弱者还要对他人有歧视的行为,可见女性主义的发扬与发展举步维艰。后来在外甥女的婚礼上,莎西流利的英语演讲让她真正有了自信,并且赢得了家人的尊重。通过莎西这个角色的塑造,表达出了导演一个很明显的概念:欲被爱,先自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失去自我。“你不喜欢自己的时候,连周围的环境都是让人讨厌的。你爱上自己,原本死寂的生活也会焕然一新”。

    (二)走出女权的误区

    《印式英语》整部影片优雅缓慢,女主角幽默而坚韧,充满力量。但我认为《印式英语》强调了女权主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女权者常常会走入一个误区:认为女性要像男人一样在职场上叱咤风云,变成女强人,或者坐拥百万财产,才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女性主义,但事实上并不是,真正的女权是:哪怕是一位家庭主妇也需要被平等地对待。就像莎西在影片中说的那样“如果连最擅长的事情都做不好,转去别的领域又有什么意义呢”,家庭主妇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正如莎西可以找到一百个尊重自己的理由,她通过自救赢得家人的尊重,之后她并没有留在美国干一番事业,如果剧情是这样也太不真实,她选择回归家庭,莎西最爱的还是拉杜球和印地语,我认为这也是女权最核心的一点:每一种遵从内心的选择都值得被尊重。莎西获得尊重并不是因为学会了英语,而是她不断提升自己不断进步而带来的自信和自我意识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影片中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法国厨师对莎西的爱慕,但见异思迁不是女权,如果是美国电影,可能莎西就和浪漫的法国厨师走到另一段爱情里,但東方文化里的责任感很重,当莎西见到丈夫和孩子时,她对法国男人的情愫便熄灭了,这种处理方法很熟悉也很温暖,也印证着女权并不是只索取不付出,是在要求更多权利、更多平等的时候也要学会尊重男性、尊重家庭。

    注释:

    ①张晓敏.印度寡妇的悲惨生活[J].跨世纪:时文博览,2007.

    参考文献:

    [1]何华倩.女性主义电影中的话语权[J].鸭绿江月刊,2016.

    [2]闫向莉.宗教对印度妇女地位的影像[J].宁夏大学学报,2012

    [3]宋璐,姜全保.印度女性生存状况:现状、原因及治理[J].南亚研究季刊,2008.

    [4]高梦阳.浅析印度妇女地位变化演变[J].中国科技博览,20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