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刍议我国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管理现状与对策 |
范文 | 步一宏 【摘 要】艺术实践是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的关键,在新形势之下,高校如何对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管理,成为多数学者思考的问题。笔者对我国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管理现状与对策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管理的作用及现状;其次指出了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特色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措施,即强化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观念、以“策略管理”为保证进行全面的管理以及以“实习基地”为依托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基地。 【关键词】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管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2-0138-02 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目标是培养全面的音乐人才,所培养的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同时还应当拥有较强的艺术实践能力,故而在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是极为必要的。而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有较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保障各项实践活动得到落实,然而当前我国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管理中存在部分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将对艺术实践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以提升艺术实践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管理的作用及现状 (一)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管理的作用。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管理能保障高校实践活动的落实,将高校的艺术实践活动纳入到管理体系之中,从而使高校更加合理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最终使学生积累舞台经验、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具体来说,在较佳的实践活动管理体系下,音乐专业的学生能够较多参与实践活动,登台表演,从而在登台表演中获得舞台经验;从专业技能的角度来看,音乐专业本身便是一項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效果最终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故而在实践之中,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会得到强化;从应变能力上来说,在实践之中必然会存在不可预知的情况,而有经验的演员则能将这些问题合理化解,故而从该角度来说,让学生多参与实践,能提升学生应变能力。在完善的实践活动管理体系下,学生实践能力必然会有较大提升。 (二)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管理的现状。从整体上来说,我国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管理情况不佳,虽然当前多数高校已经认识到了实践活动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管理经常不到位,导致实践活动的开展出现各种问题。加之我国高校扩招,音乐专业所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受限于学校的师资力量、实践基地等因素,学校不能对每一个实践活动进行管理,管理面较小,这些都造成了管理面的缺失。另外,当前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中存在着实践滞后于时代的情况,这些情况,高校艺术实践活动管理均没有合适的管理方式,造成多种问题。 二、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重课堂轻实践”的观念倾向。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出现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如何进行合理的实践活动仍然在摸索阶段,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过多采用“说教”的方式,且这一方式受到多数人的认可,认为即便是在实践活动之中,也必要要有较多的“说教”,才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这直接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在实践活动管理中,也存在着这样的观念倾向,所以对学校的实践活动没有进行合理改革,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二)缺乏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是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得以运行的保障,然而受到“轻实践”思想的影响,很多高校过于重视理论课堂的管理,而轻视实践活动的管理,导致高校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呈现“散漫性”“随意性”的特征,无法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效果。整体来说,高校缺乏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管理体系残缺不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管理监控不到位。 从学校实践活动管理体系以及管理制度上来看,部分院校并没有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学制度也存在不足,如对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没有详细的管理规范,高校在进行实践活动时没有相应的依据,从而导致实践活动中出现问题。另外,由于管理体系不健全,所以在实践活动管理方面,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所以使各种实践活动散漫无定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从教学监控不到位情况来看,由于没有专业完善的实践活动管理体系,所以教师教学队伍的素养水平也比较低,反过来,教师较低的实践素养,也使高校艺术实践活动的管理水平受到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会使实践教学形同虚设,影响教学效果。 (三)实践基地建设不足。艺术实践管理的管理方向较多,除却对实践教学活动的管理,还包括对实践基地等的管理,这样才能使实践活动理论教学充分在实践基地中展现,提升实践活动教学效果。然而当前实践基地建设管理方面有较大的不足,虽然多数高校认识到了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实践活动中,很多高校的实践基地形同虚设,实践环境专业度不足,从而使学校的实践活动难以充分进行。更有甚者,部分高校并没有建设实践基地,而实践管理也没有将实践基地的管理纳入其管理体系中,导致在实践基地的实践中出现问题。 三、高校音乐专业特色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强化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观念。在构建特色化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中,需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高校音乐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放置在合理的管理体系之中,这样方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实践。从实践的角度构建管理体系,如对音乐专业表演系的学生来说,其实践活动主要是提升表演能力;对音乐专业教师教育系的学生来说,则需要强化其教育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教育目的,采取多样化的实践管理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二)以“策略管理”为保证进行全面管理。“策略管理”实际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策略管理”要求能使实践教学的主体与客体进行开放式对话,从而保障实践的效果。具体来说,采用“策略管理”,在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时需要召开动员大会,制定详细的实践方案,对于实践各个环节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明确要求,进行全面管理,这样才能使各项实践活动均有据可依。另外,在实践活动实施中,需要对各种纪律、工作表现等进行监管,从而使活动落实到实处,保障实践活动的效果。 (三)以“实习基地”为依托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基地。学生的实践应当依托“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实习基地,达到实践目的。故而在构建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时候,还需要对实习基地进行管理。如果学校受限于资金等问题,可以与其他相关机构合作,签订长期协议,以确保基地的可用性,从而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另外,在管理中还需要创新,例如当下高校扩招学生增多,当实习基地空间不够时,可以采用“分散实习”的办法,完善对“分散实习”的管理体系,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均得到实践训练。 四、结语 本文对我国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管理进行分析,对高校实践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给一线管理者提供借鉴,同时抛砖引玉,使更多的学者参与其中,进行探究,从而提升高校的实践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克学.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06):20-24. [2]张瑞智,张俊梅.2006-2016: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研究主题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17,(03):85-94. [3]阿拉腾萨其尔.高等音乐院校中艺术实践的价值与实施方法[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17,(07):14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