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李白诗歌颜色词意译
范文

    黄金燕 董银燕

    【摘 要】中国诗歌语言精炼,节奏优美,意境动人,是我国一直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自古以来,大量的诗人用心血和智慧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歌,成为千古绝唱。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关心中国诗歌的翻译,然而,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价值、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地域环境存在差异,中西方语境中的颜色词在概念定义、文化内涵和意境意象上都有一定的差异。李白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诗词,他诗词中的颜色词也运用得惟妙惟肖,由此,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探讨李白诗歌中颜色词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李白诗歌;彩色字;意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2-0183-02

    中国古诗词不仅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荟萃,还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很多诗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因此,中国古诗词的翻译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但诗歌等文学语言,更精致、更细腻、更带有抒情色彩。李白作为浪漫的唐代诗歌大师,他的诗歌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而他诗歌中丰富多彩的颜色词更代表了他那精彩的时代阅历。他的诗歌是美丽和永恒的,在读者的心中形成一个生动的画面。本文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探讨李白诗歌颜色词的翻译技巧,主要是为了展现功能对等理论对诗歌翻译的指导作用。

    一、理论概述

    (一)功能对等理论的内容。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功能“对等”理论就是他提出来的,他认为,“翻译是从原语言的语义翻译到原始语言的最接近和唯一的自然再现”,奈达的这种理论也分为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这很容易理解为比较具有感染力,为了避免误解,他后来提出了“功能对等”这个论点:“功能对理论”的关键点在于要让读者感同身受,体会译者的意思和感受,简单说就是二者的感受相似,“功能对等”实际上是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的阅读和反应感受,而不是形式上的对等。

    在文化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对于翻译来说很重要。采用合理的形式以及独特的风格,调和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内容的差距是功能对等主义理论的主要目标。诗歌翻作为一种难度较大的文学翻译形式,要细心斟酌用词和意象。教学功能只是诗歌翻译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诗歌翻译的表达功能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中英文诗歌通过语言、形式和功能的目的展现了翻译的特点,让阅读者能够充分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诗歌的美妙之处。

    (二)意译的含义。意译的意思就是通过文字中原文的含义,把握原本精神的本质,而不是坚持原来的形式,在语言中用深刻的意义来表达。意译很多时候在翻译短语、句子、或者大段落中使用,主要是针对原始语言进行自由翻译,以反映语言中应用的巨大文化差异。意译从跨文化语言交流的角度来看,展现了目标语言与原始语言的独立性特征,意译主要是将原始语言的意思和意境传达给读者,并不按照原字原句翻译。大量的例子表明,使用意译反映了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社会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等不同民族语言的差异。意译更能反映国家的语言特征。用“虚词”表示中文和英文颜色词的含义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翻译,使翻译的语言更优美。

    二、功能对等理论下李白颜色词的翻译技巧

    中英文由于文化背景和地域的差异,在形式、语法和文化内涵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翻译诗词的时候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诗歌色彩翻译实践中,我们应该按照功能对等理論,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受民俗风俗和地域因素的影响,各种颜色的关联不同。颜色词汇的文化内涵是非常不同的。这些彩色词汇在翻译诗歌中,若忽略了文字背后隐藏的意义,那么它将会与原意大相径庭。所以应该根据上下文,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对等翻译也可以称为单平面系统,这意味着完整的对应关系,即两种语言对应于一个平面并具有相同的含义。如中文的“黑”与“红”分别对应着英语中的〝black"和〝red"。一些语言文化翻译为另一种语言,但仍然可以传达类似的关联意义,导致类似的审美情绪,即“文化认同”,这种认同主要是基于共同的经验和感受。

    唐代诗人李白的很多诗中运用了颜色词,大多颜色词都是对称的,很多译者对他的诗词进行了翻译,而且基本上采取的是意译方法,准确传达了中国古诗的魅力和精髓,例如译者许渊冲在翻译李白的诗词《赠孟浩然》时,将“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翻译为〝Red-cheeked,from cap to cab you kept apart;White-haired,you lie beneath the pine and cloud"。“红颜”与“白首”是一种生动、形象的说法,代表美好的年轻时期和幸福的晚年时期,都属于名词,许渊冲将红颜翻译成〝red-cheeked",代表的是一种美好年轻岁月的状态和过程,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红颜的特征,“白首”翻译为〝white-haired",代表了一种老去的过程,展现了黑丝变银发的动态过程,形象地描述了从青年进入老年的状态,如此精妙的翻译准确地传达了中国古诗的涵义,有些翻译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将抽象的意境翻译为具体的事物,让人简单明了,例如许渊冲翻译的李白的另一首诗词《送友人》时,将“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翻译为〝Blue mountains bar the northern sky,white river girds the eastern town".,他将其中的“青”与“白”翻译为〝blue"与〝white",〝blue"和〝white"的原英文意思是蓝色与白色,这里的(下接第185页)青山用〝blue"来翻译,充满神秘与诱惑,不似〝green"那样单一无趣,阅读者可能会想,怎么会有蓝色的山呢,仔细体会原来是青山正浓的意味,另一位译者孙大雨将这句古诗翻译为〝Across the north suburb the mounts lie blue,Around the town's east the stream winded white",他也将白水翻译为〝white river",将青山翻译为〝blue mountains",不仅保留了原文的对仗,还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将诗词的美感和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通常情况下,对诗词进行精巧的翻译不仅能还原原诗词的意思,还能增加古诗的魅力,对颜色词的翻译尤其如此,例如李白的《菩萨蛮》原文为: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有译者将其翻译为〝Over far flung wooded plain wreaths of smoke weave a screen,cold mountains stretch into belt of sorrowful green". 〝sorrowful green"代表碧的意思,这样的翻译为形象、生动,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译者许渊冲在翻译李白的《将进酒》时,将“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翻译为〝Do you not see the mirrors bright in chambers high,Grieve over your snow-white hair though once it was silk-black?"青丝的本来意思是一头乌黑柔顺的长发,被翻译为〝silk-black",不仅词义具体化了,还还原了诗词的意象美,让人眼前立即浮现出满头黑发这样一幅美好的景象。李白还有一首千古名作,那就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在这首诗中,译者许渊冲将“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翻译为〝From dark,dark cloud comes rain;On pale,pale waves mists plane",原诗词中使用了“青青”和“澹澹”两个对仗叠字,这样的叠词分别对云朵和河水的颜色进行了描写,而将其翻译为〝From dark"与〝On pale",这样的翻译不仅对应了原诗中的颜色词,而且对仗工整,保留了原结构的完整。中国古代诗歌的核心元素就是意象,它也是中国古诗的灵魂。李白的诗歌在被译者翻译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意象翻译的正确性,它不仅关系着阅读者对诗词意思的理解,还关系到诗歌的意象和感受。在意象处理中,有时可以采取将静态意象转换为动态意象的方法。

    三、结束语

    颜色词是中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英文颜色词的概念意义和文化内涵有很多地方不同。根据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翻译者应该尝试找出诗中颜色词的翻译,并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不同的翻译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追求功能等同性的最高目标理论。当然,在本文中讨论的功能对等理论中的颜色词的翻译是不完善的,存在许多缺点。但毫无疑问,翻译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特点,才能翻译出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刘小影.文化翻译观下的李白诗歌英译[D].河北大学,2013.

    [2]魏臻.李白诗歌翻译的美学探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01):35-36.

    [3]梁莉.刘宓庆文化翻译观视角下的李白诗歌英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