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淮剧表演与创新 |
范文 | 魏玉宝 【摘 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情趣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对淮剧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淮剧工作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淮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新。不断创新是淮剧艺术的生命力。 【关键词】淮剧表演;传承与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3-0020-02 艺术创新是保持艺术生命力的重要手段,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艺术与创新密不可分。戏剧作为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离开创新,它的发展与繁荣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作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淮剧表演艺术,也是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为社会和新时代提供艺术精品,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 我们知道,淮剧表演艺术具有起源多样化、传播地域广、剧目丰富化、心口相传等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淮味十足”、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淮剧艺术之所以魅力四射,不断创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这么说,淮剧表演艺术家之所以取得演艺上的成就,是与强烈的创新意识分不开的。没有哪个艺术大师循规蹈矩,因循守旧,毫无新意地在艺术领域原地踏步;能够称得上艺术大师,必定有非凡的创新思维。本文从戏剧理论和戏剧实践两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戏剧理论是对戏剧艺术规律的认识和总结。舞台表演归根结底是要塑造成功的舞台形象,这个舞台形象必须是有生活原型的,似曾相识的,饱满的,丰富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具有高度概括力的。也就是理论上所说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果只是照搬生活原型,没有提炼,没有创造,没有创新,那就不是戏剧艺术,舞台形象的塑造就不会获得成功。当然,戏剧创新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理论上概括起来很简单,但要做起来就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了。 淮剧演员要做到戏剧创新,就必须在各方面下功夫。但是,重视创新理论、学习创新理论是必须要做到的,因为创新理论在戏剧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演艺过程中,角色的塑造是综合性的结果,唱腔、动作、表情、语言乃至于服饰,等等,如果有意识、恰到好处地运用创新理论,就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戏剧创新理论本身就是在无数的戏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众多表演艺术家的智慧结晶,自觉地运用戏剧创新理论,对于成功地塑造舞台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戏剧创新仅仅懂得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戏剧实践中不断揣摩和领悟,在反复的表演中强化认识。淮剧表演艺术家在台上台下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在一次次表演中,领悟舞台人物的真谛,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新是通过实践来检验的,没有戏剧实践,创新就无从谈起。戏剧创新不仅通过戏剧实践得以落实,而且通过反反复复实践进行总结和提升,为最终实现创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可以说,丰富的、反复的戏剧实践对于戏剧创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戏剧创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理论以及实践,还有时代的因素,比如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戏剧创新。 本文从戏剧理论和戏剧实践两方面谈到了戏剧创新的问题。实际上,戏剧创新是在戏剧理论和戏剧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得以实现的。一名优秀的淮剧演员应当自觉运用戏剧创新理论,在表演过程中,不断创新和超越。既要有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实践,在两者的紧密结合中实现创新。 不可否认,淮剧表演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层次多样化,对精神食粮的要求越来越高。淮剧演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怎么样才能做到创新呢? 第一,要有理论功底和文化素质。文化素质对于戏剧演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没有创新的可能,文化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提高文化素质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要有较高的艺术素养。艺术素养对创新能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戏剧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著名诗人徐志摩说戏剧是“艺术中的艺术”。一个没有艺术素养的人连基本的表演恐怕都无法胜任,更别说戏剧创新了。 第三,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戏剧中的知识有可能是全方位的。比如一個道具有可能会涉及到比较多的历史知识,还有音乐、灯光、色彩等涉及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如果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是无法进行戏剧创新的。 第四,要勤学苦练,善于思考。只有勤学苦练,不断揣摩和领悟,反复思考,才能走向创新之门。摸清戏剧的基本规律,一是做,二是想。在不停地做、不停地想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创新。 最后,实现戏剧创新,要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戏剧创新,不是另起炉灶,不是标新立异,本来是“淮味十足”、独具特色的淮剧,结果搞成没有任何淮剧元素的所谓艺术,那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不是创新,是扼杀和毁灭。创新是要保留原有戏剧的精华和合理的内核,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戏剧的发展。当然,继承也不是原封不动照搬,一些糟粕,一些不符合戏剧发展的成分必须去掉。因此,戏剧创新要正确运用艺术辩证法,科学把握好戏剧艺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多种文化相互碰撞,多种思想和审美情趣此消彼长。在这种背景下,淮剧和全国其他剧种一样,面临着严峻挑战。要培养年轻一代在淮剧的传承与发展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要注意发掘青年演员的潜能,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受众。在保持淮剧原汁原味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淮剧特有的文化意蕴,创新符合新时代特点的内容与形式。 总之,培养青年人是传承和发展淮剧的重要举措,淮剧创新归根结底要依靠青年来完成。如果没有年轻一代的参与,淮剧的传承与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当然,淮剧需要老中青合力完成,需要各界拧成一股绳,让淮剧艺术紧跟时代的脉搏,再发展、再突破、再创新! 淮剧艺术需要传承与发展的方面有很多。笔者着重谈谈淮剧的独特语言和经典剧目。 淮剧语言具有语调平稳、四声分明、发音纯正、吐字清晰、悦耳动听等特点,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淮剧语言使得淮剧更接地气,更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使得受众能体会到回归本土、回归生活的感觉,使得淮剧“淮味”十足,独具一格,魅力四射。因此,淮剧语言必须要很好传承下去。 淮剧的经典剧目有很多,这些不同时期所产生的剧目是淮剧发展过程中的精品,因此,这些经典剧目需要传承与发展下去,使人们能够更加了解艺术瑰宝。淮剧发展早期,有些民间小戏,如传统戏《女审》、大戏《九莲十三英》等,内容简单易懂、语言幽默诙谐、生活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江淮地区风格和特色;发展后期,一些根据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改编的剧目,如《施公安》《七国志》《渔滨河边》等,其传承与发展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打造精品艺术宝库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淮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新。无论是从戏剧理论方面还是从戏剧实践方面来看,没有创新,就没有淮剧艺术的生命力。要做到戏剧创新,淮剧工作者要有理论功底和文化素质,要有较高的艺术素养,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要勤学苦练,善于思考,要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丁和根.淮剧的发生及其文化背景——淮剧文化考察之一[J].艺术百家,1997(2). [2]曹树均.都市淮剧应当如何发展—致筱文艳、梁伟平[J].上海戏剧,2000(11). [3]黄懿.广西藤县非遗“牛歌戏”的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4(S1). [4]刘俊鸿.淮剧表演艺术家陈德林的艺术风格与成就[J].艺术百家,2010, (6):12-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