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看其民族的尚武习俗 |
范文 | 王棋 【摘 要】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成功加入世界遗产名录,高句丽文化遗产的“申遗”成功,重新唤起了世界对于这段古老文明的关注。本文对高句丽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现存壁画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尚武习俗形成的原因和对高句丽民族发展的影响进行了一定思考。 【关键词】高句丽;壁画;尚武精神 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196-02 2004年7月1日,中国苏州举办了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这次会议上,我国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成功加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高句丽都城3座(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王陵12座;贵族墓葬26座;将军坟1号陪冢;好太王碑1通。高句丽文化遗产的“申遗”成功,为研究这段古老而辉煌的历史注入了动力,使高句丽文明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中。 一、高句丽民族历史发展与现存壁画基本情况 (一)高句丽民族历史发展。高句丽,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简称“句丽”“句骊”或“高丽”,是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长期活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商代末期,纣王无道,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商朝贵族箕子率领部众向东迁移,在今天平壤地区建立“朝鲜”国,成为周的附属,也就是后来一般称之为的“箕子朝鲜”。西汉初,一个叫卫满的人来到这里,他发动战争建立“卫氏朝鲜”。由于他一直采取对外侵略的方针,时常侵扰西汉边境,公元前108年,“卫氏朝鲜”被汉武帝灭亡,汉武帝在其原有统治地区建立县,管理地方事务。 公元前37年左右,扶余国一位名叫朱蒙的王子,因与族人发生矛盾,被迫来到这里,此时的西汉国力衰微,放松了对这里的控制,朱蒙乘机发展壮大,建立国家,这就是后来的高句丽。 公元3年,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王把都城迁到了今天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国内城,此后400多年,高句丽政权一直定都于此。高句丽在最辉煌的阶段,疆域东西约二千里,南北约一千里,是东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地方民族政权。 公元6世纪,随着中央政权的日益强盛,统一不断侵扰边疆的高句丽政权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史书《册府元龟》载,唐太宗在出征高句丽前曾说:“今九瀛大定,惟此一隅。”说明他把收服高句丽当作国家统一的最后一役。公元668年,经过前后20余年的战争,加上自然灾害,高句丽内部发生叛乱,终于被唐灭亡。 (二)高句丽现存壁画基本情况。现存的高句丽古墓壁画集中发现于集安(中国)和平壤(朝鲜)。高句丽有厚葬的民俗,据《三国志》记载,高句丽人去世后,“厚葬,金银财币,尽于送死,积石为封,列种松柏。”对于高句丽贵族来说,墓葬中除了昂贵的金银宝石外,还会在墓室的墙壁上绘制精美的壁画。壁画的内容极其广泛,既包括百姓日常的饮食起居、休息娱乐,也包括佛爷道士、守墓神兽等一些神话及宗教题材。壁画中有大量关于战争场面的描绘,体现了高句丽民族特点。双方将军身披铠甲、头戴兜鍪盔,战马也披着铁甲,似乎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壁画中更有对战争细节的描绘,战胜者举刀砍杀俘虏,被俘者跪在马前引颈待毙,等等。 1966 年,在集安发现古墓11280座,1983年再度普查时,尚存 7627 座。耿铁华先生的《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中记录:“目前在中国境内共发现高句丽壁画墓38座,其中抚顺市有一座FSM1号墓(施家墓群1号墓),桓仁县有一座HMM1号墓(米仓沟将军墓),其余36座古墓均在集安市境内。” 在目前已经探查的高句丽墓穴壁画中,尚武是其突出内容,大量墓穴壁画所描绘的场面都是其民族尚武习俗的表现。 高句丽男子服饰 狩猎活动 二、高句丽民族尚武习俗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民族的影响 高句丽古墓壁画中有大量关于战争场面的描绘,《后汉书·高句骊》中也有记载:“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说明高句丽民风彪悍,崇尚武力征伐,且能征惯战,好劫掠。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高句丽民族的尚武习俗呢? (一)从建国神话分析高句丽尚武习俗的原因。任何神话的产生都需要一定的客观现实作为支撑,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反过来说,在神话中也能反映一定的客观现实。 朱蒙神话是高句丽的建国神话,在好太王碑上有记载:“惟昔始祖,邹牟王之创基也。出自北夫余,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世,生而有圣德。” 《魏书·高句丽》也有记载:“朱蒙母河伯女,为夫余王闭于室中,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生一卵……” 从以上文献记载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高句丽开国始祖邹牟王,来自北夫余,他的母亲相传是河伯的女儿,嫁给夫余王后未得宠幸,一日在房中为日所照,怀有身孕,生下朱蒙。朱蒙天资聪颖,智勇双全。“朱蒙”二字为夫余语的音译,本意是“善于射御,武艺超群”。 《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一》记载:“始祖东明圣王七岁,嶷然异常,自作弓矢射之,百发百中。”由于朱蒙不是夫余王亲生,所以幼年屡遭排挤,受尽苦难,虽是天帝子嗣又技艺非凡,却只能为人牧马,处境艰难。后在饲马过程中巧施一计,得一宝马良驹,又受天神相助,得以逃离夫余。经过长期征战,逐步建立起高句丽政权,并不断向外扩张。 朱蒙作为高句丽的建国始祖,智慧超群、勇猛无比,而善射是他最突出的特点。善射本身就是尚武最好的體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善射在狩猎中意味着能够得到更多的猎物,而在战争中其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在朱蒙神话中,战争贯穿着朱蒙的一生,一次次的危机都依靠其智慧和勇猛得以化解,这是高句丽人民的精神向往,由此可以反映出高句丽人民崇尚武力的追求。 (二)在地理位置中分析高句丽尚武习俗的原因。如果说,我们从高句丽的建国神话传说中能看出其尚武习俗是民族的内在精神品质,那么,高句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客观生活条件,则是导致高句丽尚武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高句骊,在辽东之东千里,南与朝鲜、濊貊,东与沃沮,北与夫余接。地方二千里,多大山深谷,人随而为居。少田业,力作不足以自资。” 《三国志·高句丽传》也有这样描述:“高句丽都於丸都之下,方可二千里,户三万。多大山深谷,无原泽。随山谷以为居,食涧水。无良田,虽力佃作,不足以实口腹。” 通过对以上史料加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客观地理条件上,高句丽地处辽东以东千里,既今天的吉林省境内,从气候条件来看,这里纬度高,冬季时间漫长,严寒,温度不足,不利于绝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积雪深,同样也不利于打猎等必要的生活活动。而夏季季风又不稳定,多旱涝灾害,作物生长期短。 从地形条件来分析,高句丽地处长白山脉,多高山峻岭,肥沃平坦土地少,良田耕地更是十分稀缺。所以高句丽人民多随山谷而居,喝山涧溪水,生活难以安定。虽然农耕以外有渔猎作为生活必需品的补充,但是这依然无法保障高句丽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高句麗不断扩张的需求。 此外,由于高句丽处于东北一隅,自然缺乏与中原文化的广泛交流,人们之间的贸易难以往来。加之高句丽周围少数民族政权众多,早在此地区站稳脚跟的濊貊、夫余等国更是对新成立的高句丽政权虎视眈眈。面对如此恶劣复杂的客观环境,要想生存,高句丽政权就必须强大起来,于是尚武就成了一个必然选择。 在高句丽政权存在的前后七百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经历了中央政权由汉到唐的历史变迁,古代中国中央政权的强盛与否,以及对少数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的不同政策,也对高句丽民族尚武习俗有着一定影响。以上种种客观因素,都对高句丽民族的尚武习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高句丽尚武习俗对高句丽民族的影响。高句丽民族的尚武习俗对其政权各个领域的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当然这些作用对高句丽民族以后的发展也有利弊。 高句丽民族早期生活在山林之间,交通闭塞,难以与中原王朝往来,自然也就难以受到中原地区先进文明的影响与熏陶。由于其民风彪悍,崇尚武德,因此常常发动一些战争。这些战争带来了一些动乱,但在战争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先进的文明。在与中原王朝的战争中,有时会抓获一些俘虏,这些俘虏,有的是掌握先进技术的手工艺人,有的是从事多年农业活动的农民,还有的可能是掌握着经典的先生学者。这些人在与高句丽民族长期融合的过程中,对高句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高句丽实现了从“无原泽,随山谷以为居,食涧水。无良田,虽力佃作,不足以实口腹。”到“国中邑落,暮夜男女群聚,相就歌戏。无大仓库,家家自有小仓,名之为桴京。”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高句丽好太王继位起,高句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当然,尚武精神导致高句丽民族连年征战,在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政权埋下了隐患,由于高句丽的对外扩张,使其不断发展壮大,致使它也成为了中原政权的巨大威胁。公元668年,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加上唐朝与新罗的连年进攻,高句丽内部发生叛乱,终于被唐灭亡。唐朝统一高句丽后,在平壤建立安东都护府,由薛仁贵率2万精兵坐镇此地,有着705年历史的高句丽政权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卷三十·高句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843-845. [2]王欽若等.册府元龟·帝王部·亲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魏收.魏书·卷一百·高句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15. [4]耿铁华.高句丽兵器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525-555. [5]金富轼.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M].首尔: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藏本,电子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