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形体舞蹈课的教学改革方式分析 |
范文 | 刘呈成 【摘 要】形体舞蹈课是高校艺术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形体课和舞蹈课于一身的综合性训练课程,在帮助学生塑造优美体形的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舞蹈技能,这对高校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以高校形体舞蹈课的概述为主要出发点,从增强学生自信心、提供实践平台、创新课程教学方式三方面入手,重点探讨高校形体舞蹈课的教学改革方式,旨在为高校形体舞蹈课相关研究人员及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切实有效提高高校形体舞蹈课的教学水平,为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创设更为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高校;形体舞蹈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173-01 形体舞蹈以人体形态特点为依据,通过舞蹈教学的方式来达到形体塑造、机体协调性强化的目的。从整体上来说,形体舞蹈是一种新型的体育运动,作为有氧运动的一种全新表达形式,深受社會大众的喜爱。现阶段,众多高校开设了形体舞蹈课,具体包括健美、姿态、协调等多项内容,但是因受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型教师较少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形体舞蹈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如预期所想。因此,加强对高校形体舞蹈课的教学改革则显得极为重要。对此,笔者以高校形体舞蹈课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教学改革方式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与着重探讨。 一、高校形体舞蹈课的概述 高校形体舞蹈课集形体教学和舞蹈教学于一身,具体教学内容有基本概念、基本训练方法等,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要教学方式。从当前高校形体舞蹈课开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该门课程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养成正确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体育竞争意识为主要教学目标,致力于学生体育文化修养的全方位强化。[1]此外,高校开设形体舞蹈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通过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可以将其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实践活动中,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相辅相成。同时,通过课程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舞蹈技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一技能开展一系列的体育锻炼活动,并且养成健康、良好的锻炼方式,更好地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二、高校形体舞蹈课的教学改革方式 (一)增强学生自信,提高肢体协调性。现阶段,绝大多数高校学生将自身的学习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活动中,而选择并学习形体舞蹈课的主要目的是修学分,仅有少数学生是基于兴趣爱好。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这些学生的肢体协调性、自信心均不如艺术类院校学生。[2]为此,高校形体舞蹈课的教学改革应以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肢体协调性为主要改革方向,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对于学生的细微进步进行及时表扬,促使学生在教师的肯定之下朝着更为积极的方向成长,形成敢于表现自己的性格品质。 (二)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编导能力。高校形体舞蹈课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这一空间范围内,而是在注重学生形体舞蹈课程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会贯通,从而顺利提高学生的编导能力。对此,在高校形体舞蹈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应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课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舞台的实践活动中,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舞蹈编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理论知识,并且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进一步完善,达到学生自我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高校绝大多数学生在舞蹈表现力方面有所欠缺,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在形体舞蹈课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形体舞蹈类型,积极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舞蹈思维得到进一步延伸,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3]例如,在《我的祖国》这部音乐作品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展示歌曲的旋律,轻柔方式可以表达祖国的慈祥与温柔;明快强硬的旋律则可以表现祖国的刚强不屈等。通过多种方式的表达,学生可以构建全面分析思维,从多个角度对音乐舞蹈作品进行解读,并选择适合自身的形体舞蹈表现形式,进而有针对性地练习,这对高校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形体舞蹈课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塑造学生完美形体、提升学生整体气质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深受高校教师、学生的青睐,并且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因形体舞蹈课在我国高校的开设相对较晚,使得其在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这就需要高校教师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来对其进行进一步完善与健全,运用多种方式助力形体舞蹈课在高校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璇.形体舞蹈对提升大学生气质的作用分析[J].艺术评鉴,2016,(11):101-103. [2]王可.普通高校形体舞蹈课程价值以及改革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1):150-151. [3]闻慧莲.我国普通高校形体舞蹈课程价值分析及改革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7,(09):95-9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