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改革探析
范文

    张莉娜

    【摘 要】本文主要对音乐鉴赏课在全国普通高校的开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力图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促进普通高校的音乐鉴赏课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教学现状;改革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205-01

    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日益趋向大众化,国内外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空前重视,并将其作为美育教育课程中至关重要的范畴。各大高校也相继设立了公共艺术教学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也大大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整体素质。而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音乐鉴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各大学逐渐意识到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单一的专业型人才,而是要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目标是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提升对音乐的反应能力;通过更专业和更有感受力的表演、作曲和即兴创作、演奏,加强音乐创造力;加深和拓宽对音乐艺术及其如何运行的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分析能力;促进音乐进行更精细的评估。”①这是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价值的总结。我国高校公共音乐鉴赏课程起步较晚,由于缺乏重视致使这门课程发展比较缓慢。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通高校公共音乐鉴赏课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功能和价值。

    众所周知,音乐是打开人类心灵的一种重要途径。日常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也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能激发灵感。特别是对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音乐鉴赏课的开设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而且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甚至很多企业目前也将学生的音乐鉴赏审美能力作为入职前素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音乐鉴赏课开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笔者根据近年来亲身教学经历,总结如下:

    (一)教学目标界限模糊。音乐鉴赏在普通高校主要针对的是非音乐专业的在校生,授课周较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评论能力、审美能力,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所涉及的音乐知识在广而不在精,在教授的过程中更要区别于音乐专业的学生。但目前大多高校授课仅将音乐专业的教学内容稍作改动,仍强调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非音乐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课堂效果差,学生缺乏兴趣。

    (二)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认知、理解程度尚浅。大多数学生认为音乐鉴赏课不是专业课,抱着混学分的态度,在到课率、听课率方面尚不能保证,更不用说进行良好的课堂互动。这都会影响正常教学,同时也充分说明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目标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材选用和教学方面。当下各大高校虽然也都开设了音乐鉴赏课,但国内各大高校还存在对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价值认识不足、师资配备不到位、教育管理制度不规范、教材不统一、教学模式呆板等问题。在教材选用方面更是参差不齐:没有统一、适合非音乐专业的教材,且大部分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非音乐专业和音乐专业学生乐理基础的差异。

    三、对高校音乐鉴赏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高校在音乐鉴赏课设置方面的体系制度,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将音乐鉴赏课提高到同“两课”、法律基础等通识性选修课同等的地位。学校要从根本上重视音乐鉴赏课程,建立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价标准,加入实践部分,例如采用口头评论音乐作品和小论文相结合的形式等等。

    (二)加强对学生进行音乐鉴赏学习的心理疏导,树立学生正确的音乐欣赏理念,可以尝试在教授过程中穿插其它学科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地去走近学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互动,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这种艺术美,从而重视这门课程。

    (三)重视教材选用,关注教材建设。教材的选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材的设置方面要兼顾传统知识与现代潮流,注重时代性与创新性;且要区别于音乐专业,在知识覆盖层面应注重广泛性和内容的通俗易懂,这样才能使学生容易理解并且产生兴趣。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思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做好教学纲要的部署工作。高校音乐鉴赏课教师所面对的是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思考、探索新的方法,并要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在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的时候区别于音乐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联系音乐学科,从而提高学生兴趣。另外在课堂导入方面多花点心思,加强师生互动,师生共同聆听欣赏,多增设提问环节,让学生在一问一答中加深对音乐的认识。

    四、结语

    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音乐学科的本体特性和审美规律,不断改善课堂教学中的缺点,丰富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涵,让公共音乐鉴赏课在我国普通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建设性作用,真正实现音乐课程的本体教育价值。让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进程的路还十分漫长,靠一己之力探索钻研恐难推进,望各位高校音乐教学工作的同仁共同努力,共推我国高校公共音乐鉴赏课程向前发展,共同打造高校的精品课程。

    注释:

    ①[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譯《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参考文献:

    [1]冯兰芳.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一个新学科的崛起[J].人民音乐,2007(12).

    [2][美]贝内特·雷默著.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曹理.我国音乐教育学科发展与前瞻[J].中国音乐教育,2004(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