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
范文

    魏小云

    【摘 要】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事业中的重要支撑。使戏曲艺术在新时代里传承与发扬下去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与国家的作用,实现对于戏曲艺术的保护。本文阐述并且分析了近几年来传统戏曲的发展情况,针对新时代下传统戏曲处于缺乏创新的不利局面以及后备人才匮乏的被动局面,提出新的方式与方法保护传统戏曲并且继承传统戏曲。我们应该积极争取全方位的支持与维护,紧跟时代步伐,对传统戏曲进行改革与创新,努力实现对传统戏曲的保护与继承。

    【关键词】传统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8-0042-01

    一、传统戏曲的现状以及对不利局面的分析

    戏剧作为一种时代的产物,对当今的我们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今天我们研究某一时代的历史文化以及人文气息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因为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与生活水平,以及文人因为种种原因郁郁不得志的现实情况。可以说,戏曲是社会多种因素的集合产物,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如今,要再不采取相应措施对传统戏剧进行保护,那么它就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现在,年轻人追求时尚,追求新潮,追求新鲜事物,对戏曲的热爱大大降低,戏曲的流传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便是我国传统戏剧面临的现状。

    传统戏剧的衰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新时代下传统戏剧缺乏创新,这对于传统戏剧的发展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另外,传统戏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现象为其继承带来了极大挑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对传统戏曲的保护措施

    我们应该积极争取多方支持来维护传统戏剧。保护工作不仅要靠个人的力量,更多是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联系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政府的扶持。政府通过有关职能保护文化,社会公益事业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传统戏曲的保护工作,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对传统戏剧实现多方面保护。

    注意对传统戏剧的挖掘与整理工作。我国戏剧具有历史悠久、剧种丰富的特点,文化底蕴丰厚,并且各剧种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地域性鲜明,充分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地域审美趣味与风土人情,并且融合了当地的方言、民间艺术等,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与趣味。[2]我们需要深入开展对不同戏剧的挖掘工作,高度重视对经典传统戏剧的剧目收集与资料整理工作,并且不断总结传统剧目的类别以及特色,发扬每种剧目所独有的艺术特色,实现传统剧种的艺术个性。与此同时,可以把一些观众喜爱的传统戏剧搬到舞台上,吸引新的戏剧观众,培养新的戏剧人才。还可以通过一些老艺人的回忆,将原有曲目进行整理改编,以适应现在的舞台,扩充现有的戏剧曲库。

    戏剧创新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吸取、借鉴其他的艺术作品,对戏剧作品加以完善,这是推动传统戏剧发展创新的有效手段。我们应该在保留原戏剧特色的同时,吸收、借鉴其他剧目,对剧目进行改编或者适当增加新的元素,以实现剧目的创新与发展。并且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当今先进的技术水平,对原有的剧目进行再创造,要在继承先人的艺术基础上加以改造与创新,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要求,通过现代戏剧创作反映当下的时代发展,运用新技术与手段为经典戏曲剧目增添新的色彩,以顺应时代的潮流与市场的需要,吸引更多的观众,为传统戏剧增添新的活力。

    加强学校以及教育机构对戏曲教学的重视。只有从教育上充分重视起来,才能够为培养戏曲人才做储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传统戏剧所面临的严重衰落问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保护戏曲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需要尽的义务与需要承担的责任。[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于传统戏剧艺术的认识,并且对于发扬我国传统戏剧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还可以进一步对一些专业型学生进行深入、重点培养,感受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与想要传达的精神,我们应该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对传统戏剧进行发扬与传承。

    三、结语

    传统戏曲在现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任何不合理的破壞都有可能使传统戏曲濒临灭绝。因此,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传统戏曲进行保护与继承。我们应该加大戏曲人才队伍的组建与扩大戏曲队伍,加大对戏曲人才的培养力度,从现有的教材与教师资源入手,拓宽教学思路,拓展教学方法,扩大教学范围,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转型,加快对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戏剧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周希正,陈子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汉剧现状及非主流传承方式[J].湖北社会科学,2013(03).

    [2]曹凌燕.对戏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中州学刊,2010(01).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6(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