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台词在创造角色形象中的应用
范文

    扈蔚

    【摘 要】台词作为角色之间最重要的交流沟通方式之一,在帮助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台词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可帮助演员提升表现力,更好地将角色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关键词】台词;戏剧;角色形象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2-0020-02

    台词作为角色之间最重要的交流沟通方式,在帮助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一方面,作为基本的交流手段,台词可以帮助角色传情达意,是极为重要的沟通交流手段;另一方面,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台词会达到不同的舞台效果,营造出不同的舞台氛围,从而直接影响到人物的表演节奏和戏剧的呈现效果。此外,在演员扮演与之形象差距较大的角色时,台词可以通过声音化妆帮助演员更加贴合角色,帮助演员塑造生动鲜活的舞台形象。演员拿到剧本之后需要根据其中的台词来进行角色塑造,因此台词是演员创造角色过程中的一种基本手段。演员通过台词可以将剧本的意思以最直观的方式传达给观众,同时,演员对台词的处理手法也直接影响了角色形象的创作。

    一、通过台词的基本表现手段创造角色

    (一)台词重音的处理

    重音,即一句台词中需要重读的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自然地将我们想要表达和强调的词语加重语气,以达到我们说话的目的,从而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态度与感情。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舞台上,重音的位置直接决定了人物的思维逻辑,同时,能否正确找准重音位置也反映了演员对剧本的感受是否准确。对此,我们可以引用一句台词来举例:“我知道你能跳舞。”以此分五种情况进行讨论:1.重音是“我”,这句话的意思便是在人物上进行强调,潜台词是我很确定你可以跳舞,其他的人就不好说了;2.重音是“知道”,意思是说话人所表达的意思是已经了解,潜台词是:你不用告诉我我也明白;3.重音是“你”,即别人能不能跳舞我就不清楚了;4.重音是“能”,表示说话者了解对方的跳舞专业精通,也可以理解成“你骗不了我的”;5.重音是“跳舞”,单单针对跳舞这件事,言外之意是也许你除了跳舞什么都不会。

    由上可见,重音位置不对,说话的语境就会发生改变。

    (二)台词停顿的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说话的停顿直接与说话者的思维行动、感情活动和生理状态挂钩,是自然的、无意识的,而作为演员站在舞台上,台词中的停顿一定需要演员经过反复推敲,结合角色和剧本提前设计好。

    说到台词的停顿,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两类,分别是逻辑停顿和心理停顿。处理逻辑停顿需要演员把握台词的本意,确定何为重音,正确运用逻辑停顿,准确地表达语意。例如下面这句俗语若逻辑停顿处理不当,意思则完全不同:“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和“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前句想要的是青菜,后句想要的是鸡鸭鱼肉和青菜。演员在说台词时需要结合规定情境和标点符号来正确地判断逻辑停顿。

    不同于逻辑停顿,心理停顿受说话者的感情、欲望和心理状态所支配。

    (三)台词语调的处理

    剧作家写出台词,演员对台词进行二度创作,其中语调就属于演员二度创作的部分。台词没有语调犹如音乐没有旋律,平淡无奇。语调包括演员说话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语言的音乐感和节奏感都能在语调中得以呈现。

    有时候,语调能给人传达更多的东西,语调把握正确之后,能一针见血地反映说话者的态度、目的和性格。由于剧本中出现的人物各自不同的特点,并且这些特点受人物的性格、背景、职业、年代等影响,他们在台词语调的处理上便会各不相同。在《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有这么一段独白:“你本是葛莱密斯爵士,现在又做了考特爵士,将来还会达到那预言所告诉你的那样高位。可是我却为你的天性忧虑:它充满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你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径;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可是你却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属的奸恶;你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一方面不愿玩弄机诈,一方面却又要作非分的攫夺;伟大的爵士,你想要的那东西正在喊:‘你要到手,就得这样干!你也不是不肯这样干,而是怕干。赶快回来吧,让我把我的精神力量倾注在你的耳中;命运和玄奇的力量分明已经准备把黄金的宝冠罩在你的头上,让我用舌尖的勇气,把那阻止你得到那顶王冠的一切障碍驱扫一空吧。”①在这段独白中,麦克白夫人的语速快于正常语速,整体语气铿锵有力,在最能体现内心欲望的台词处甚至咬牙切齿,并且节奏十分迫切,给观众“采取一切手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气势,这样使麦克白夫人的人物形象活了起来,让观众通过她台词的语调直接感受到人物膨胀的欲望和野心。

    二、通过声音化妆塑造人物形象

    声音化妆,顾名思义是改变音色。每个人的音色因个体的生理结构和声带长短的不同而不同。有人音高,有人音低,有人声音偏圆润,有人声音偏沙哑,并且人在不同状态的时候音色也不一样,例如高兴或者驚讶的时候,嗓音会提高,而在心情低落的时候,音调会往下沉。同样,音色会根据每个人的说话习惯不一样而不同。最重要的是,影响一个人音色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说话者的年龄、性别、生理条件、身份、成长经历等等。因此,角色声音在“化妆造型”上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演员需不断模拟和尝试,使自己的声音与角色的声音更加贴合。

    在英国国家剧院上演舞台剧的《一仆二主》(哥尔多尼)中,角色亚格丽奇的扮演者在女扮男装的时候将自己的声音压低、压粗,塑造成一个男人的声音,在以男人身份与特鲁法尔金诺对话时,常常以一种命令的口吻,语言风格较为张扬,清晰地展现出主仆关系,而在之后回到女人的状态,见到自己的爱人时,声音变得温柔细腻,整个人物形象与之前形成强烈反差。

    声音不仅仅是创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工具,也是将演员心理状态外化出来的重要途径。“话语对于演员不单纯是音响,而是形象的刺激物。”②因此,演员把角色的台词说出来之前,应该深入考虑角色的外貌特点、社会地位、生理特征和心理活动。外貌特征包括角色的习惯动作,举止和姿态,这与角色说话时的自我感觉和态度紧密相连。社会特征主要是角色的出身和职业,包括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还有国家和阶层,因为出身不同的人在表达情感的时候都会受到出身的影响。生理特征即角色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不同年龄和不同身心状况对角色的声音造型和语言形态都有直接影响。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角色的性格和待人接物的方法,例如柔弱、刚硬、狡猾等,这些心理特征会直接影响角色的状态,这些与角色的说话方式是直接挂钩的。

    三、潜台词在创造人物形象中的意义

    潜台词,即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并非台词表面的意思。有时剧本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并没有通过台词言简意赅地暴露给观众,而是将真正的意图藏在字里行间。深入分析潜台词,挖掘人物说话的真正目的,可以更加接近角色,体会角色说台词的真正动机和意向,潜台词还能反映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起伏,表达出角色内心极为丰富的心理活动。潜台词虽归为“台词”,但有时不一定必须要通过言語进行表达。在话剧《北京人》(夏淳导演版)中,第二幕最后曾文清准备出走时,偶然撞见愫方过来拿老太爷的衣物。这一段中,二人只有眼神交流,放慢节奏,互相点点头,然后走掉。这时二人内心对对方一定有千言万语要诉说,但如果说出来反而会破坏整场戏的舞台节奏,所有的话都包含在那个眼神里,在点头里,这个潜台词是他们都等待着对方、鼓励着对方,给予对方希望。

    由此可见,演员需要熟练地把握好潜台词,深入分析,才能明确这句话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才能明白人物舞台行动的意义。

    四、角色哭与笑的表达

    喜怒哀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情绪,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么在舞台上的哭与笑也较为常见。哭与笑作为两种较为强烈的情绪,往往最能打动观众,因此一个人哭与笑的处理方式极为重要,并且直接影响到人物说话的态度和心理。

    舞台上的哭与笑要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笑有很多种:开怀大笑、偷笑、冷笑、苦笑、皮笑肉不笑……哭亦是如此:嚎啕大哭、小声呜咽、默默流泪、泣不成声……

    生活中有的人性格开朗、乐观、无忧无虑、爱笑,表现为哈哈大笑,甚至前仰后合,捧腹大笑。而有的人性格内向、含蓄,对事物的态度比较冷漠;有的人性情孤傲,他们可能只是淡淡一笑,即使淡淡一笑,不同的人,也各有特点。③

    众所周知,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一位特别爱笑的夫人。在1987年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中,演员邓婕展现了各种各样的“笑”。在剧本中,王熙凤是一个气场强大、阴险狡诈、见风使舵的泼辣女性。在第一回中,林黛玉初进贾府与各位姐妹们行见面礼时,王熙凤以“未见其人,先闻其笑”的形象出现,她笑得豪爽、泼辣,甚至还带有一丝放肆的意味在里头,一开始便是以这样的形象告诉所有人: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很高,并不是一个好惹的人。在第七十一回,王熙凤对刑夫人的笑也处理得十分精妙。这一回中,邢夫人在所有人面前说王熙凤“打发周管家的奶奶捆了两个老婆”的事情,这让王熙凤知道之后怒火中烧,对于这么一位地位显著的夫人来说,确实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可她并没有当着大家的面和邢夫人对峙,而是选择用一种害臊中带着火气的冷笑。她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说这句话的人是刑夫人,刑夫人在贾府里的地位极高,仅次于贾母。刑夫人是凤姐的正经婆婆,所以凤姐才不敢太讨贾母喜欢,虽然邢夫人为人小家子气,性格中还带有一些任性和小脾气,但是王熙凤知道不能得罪她,硬是笑着和她说话。但是王熙凤此时的笑并非是向刑夫人示好,而是在笑中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由此可见,演员在台上展现哭与笑的时候,需要结合人物心理和具体规定情境,在塑造角色时灵活运用。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台词在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时有方方面面的应用。拿到台词后需要找准人物的身份、性格、年龄、背景等外部特征,同时也需要把握好人物的情感起伏和心理活动。在关键台词的处理上需深入分析台词的言外之意,清楚台词的目的性和行动性,这样把握好台词的节奏、重音、语调和语速,调整好气息,进入角色,想人物之所想,说人物之所说,抓住人物语言的内在含义和目的,让演员自身更加贴合人物形象。

    注释:

    ①[英]威廉·莎士比亚.麦克白[A].中央戏剧学院剧本六十本必读,第12-13页。

    ②[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三卷)[M]. 郑雪来译,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96.

    ③方伟,周翰雯,封锡钧等.舞台影视语言基本技巧[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157-15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