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红海行动》对中国特种兵题材电影解析 |
范文 | 肖鹏飞 【摘 要】《红海行动》是一部反映中国海军陆战队作战风采的电影,是以中国特种兵为题材的电影,《红海行动》的上映让世界对我国的特种兵部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弘扬了我国军人坚持不懈、自我牺牲的精神。本文介绍了《红海行动》的故事改编背景以及主要的故事情节,并且对其电影手法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对《红海行动》的解析来进一步推动我国特种兵题材电影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红海行动》;中国特种兵;题材;电影解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5-0104-01 《红海行动》是一部特种兵题材的电影,它是根据真实发生的事件进行改编的,题材来源于发生于2015年3月的也门撤侨事件。《红海行动》由中国香港的著名导演林超贤执导,他也是著名影片《湄公河行动》的导演。《红海行动》经历了将近半年的拍摄期,总投入达五亿元人民币,战斗场面宏大,整个影片的拍摄动用了六艘军舰,包括曾经真实执行过也门撤侨任务的临沂号导弹护卫舰。《红海行动》通过电影银幕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的风采以及中国特种兵强大的任务执行能力,让中国的国家形象得到了又一次的提升。影片中涉及诸多偷袭、狙击、突围等战斗情节,通过这些情节的展现,让观众了解到战争的残忍,以及中国特种兵的作战能力和牺牲精神。 一、《红海行动》故事背景分析 《红海行动》的故事背景是2015年3月发生于也门的撤侨事件。也门地区局势持续动荡,许多国家的大使馆都陆续关闭,同时劝说留在也门的公民离开该地。直到2015年3月,埃及、约旦以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对也门境内的恐怖势力开展了军事打击行动,当地居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保障也门地区中国公民的安全,中国海军受命保护也门地区中国公民安全离开。当时负责执行此次任务的正是中国蛟龙突击队,任务进行的同时,中国政府对在也门地區的其他国家公民也开展了救助活动,成功帮助大量外籍人员离开也门。这正是《红海行动》的故事题材来源。 二、《红海行动》故事情节概述 中东地区伊维亚共和国局势动荡,爆发了严重的武装冲突,临沂号导弹护卫舰接受上级命令前往伊维亚展开撤侨行动。蛟龙突击队登陆战区负责执行此次任务,却被恐怖势力逼入交火区,并在此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同时,记者夏楠深入伊维亚调查一起核原料买卖事件时,卷入了恐怖势力制造的抢夺核原料事件中。为了解救中国人质,蛟龙突击队与恐怖势力展开了各种战斗,最终用鲜血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特种兵顽强不屈的精神。整个电影情节紧凑,画面逼真,并且对各个人物的刻画也是入木三分,让观众体会到了战斗中的战友情、同胞情,也让观众认识到了战争的残忍。 三、《红海行动》电影手法解析 首先,《红海行动》在叙事手法上采用双主线的叙事方式。其中一条主线为蛟龙突击队的救援任务,另一条主线为记者夏楠通过调查核原料买卖事件进入战区后发生的事情,两条主线最终通过撤侨任务的执行结合起来,整个电影因为这两条主线而显得结构丰满、情节紧凑,不会让影片观看者感到无聊。其次,整个电影以蛟龙突击队救援遭遇海盗的中国商船为引,从一开始就让观众对蛟龙突击队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之后在通过撤侨任务的层层铺展,让观众从每个情节中都能对蛟龙突击队的队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让中国特种兵的军事风采在银幕上展示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整个电影情节的铺展松弛有度,充分考虑到了观众的感受,这也是其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 《红海行动》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中的每个蛟龙突击队队员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形象,观众观看完之后,几乎可以清晰地记住每一个队员的特点。但是,影片刻画最为成功的仍然是蛟龙突击队队长杨锐以及战地记者夏楠。其中,杨锐的形象刻画主要依靠其在撤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任务布置能力以及强大的战斗能力来完成的。通过对杨锐任务布置能力的展现突出了他丰富的战斗经验、沉着冷静的态度、条理分明的思路,通过对其战斗能力的展现,突出了他关爱战友、自我牺牲的精神。而夏楠形象的刻画则主要通过其调查核原料买卖事件的过程展现出来的。 四、《红海行动》的精神内涵 《红海行动》展现了中国特种兵的奉献精神以及中国公民的家国情怀。中国特种兵的奉献精神在整个电影展开的过程中都有体现,最为突出的,比如,蛟龙突击队队员为了让外籍公民安全撤离恐怖势力的据点,不顾自己手臂被炸断的痛苦,而依然坚持将战斗进行到底,直至任务完成。这一幕给我们的震撼是巨大的,同时也让我们极为深刻的认识了中国特种兵那种甘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而家国情怀则主要是从战地记者夏楠的身上展现的,夏楠无论何时都将女儿送的手链带在身上,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无论身处何地都始终将家国放在心中的情怀。 五、结语 《红海行动》作为一部成功的中国军事题材电影,整个电影情节紧凑,场面震撼,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海军的强大,中国特种兵身上那种甘于奉献、甘于牺牲的精神。《红海行动》的上映不仅获得了票房上的成功,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军事题材电影的发展,成为继《战狼2》之后又一部以中国特征兵为题材的银幕巨制,为丰富中国电影的题材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邵金琳.《红海行动》的主旋律电影艺术特征[J].电影文学,2018(05). [2]赵卫防.《红海行动》:主流价值观表达的新拓展[J].当代电影,2018(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