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下音乐教学及实践 |
范文 | 鞠荣丽 【摘 要】高校音乐教学是高校素质教育之中的核心内容,开展音乐教育可以使我国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提升。通过音乐教学,不仅能够锻炼高校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智力以及素质。现今,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课程教学在高校之中的重要性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传统音乐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了。有鉴于此,本文浅谈在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之下的音乐教学以及实践,期望能够借此有效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将高校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关键词】认知学习;音乐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7-0182-02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人才的共同特点就是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其他方面例如工作经验、待人接物等素质都可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快速积累起来,因此人才最核心的能力还是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只有具备以上两个方面的素质才能够让学生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要想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就必须要加强高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人才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在素质教育之中不再注重学生某一个方面的技能发展,而是通过多元化评价来筛选出人才。因此,高校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也就随之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加强音乐教学以及实践就成为当前我国有识之士亟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主要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从而总结出人类学习的规律。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人类为学习的主体,人类的主动性是学习的根本所在。通过结合认知学习理论可以将学生的整个学习全过程划分成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是感知、注意、记忆、理解以及将问题解决。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在学习时作为主体进行感知、理解等多方面的操作,在此过程当中,人类作为学习主题是拥有主动选择性的,因此最终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主要就是由人类自身选择的主动程度所决定。 二、高校音乐教学及实践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音乐素养严重不足。经调查研究显示,现今我国高校之中的大部分学生都不具备音乐素养,基本没有掌握乐器演奏技能。在所有高校学生之中,除了音乐专业以及音乐学院的学生之外,其他高校学生的音乐水平仅仅局限与原来中小学学习的音乐知识,这直接导致高校学生之中能够对音乐基础知识做到详细了解的人非常少,更不用说更专业的音乐文化知识了,详细了解的高校学生只能用凤毛麟角来形容[1]。 音乐素养之中出了包含流行音乐鉴赏学习之外,还包含音乐理以及旋律进行鉴赏的能力。高校音乐教学的核心基础就在于对音乐文化进行详细了解。要想有效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就必须要帮助学生积累乐理以及音乐鉴赏能力。导致当前我国大学生音乐素养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在之前阶段的学习非常紧张,除了那些音乐专业的学生以及从小开始学习音乐的学生之外,绝大多数学生的时间都耗费在紧张的学习之中。 (二)音乐教育供给和学习需求之间出现差异性。现今,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都给学生留下了选择学习内容的權利,但是在我国音乐教学之中依然存在着音乐教育资源供给和学生实际需求之间出现差异性的问题。当前我国高校音乐课程无法满足我国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实际需求。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非常单一,但是随着当前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需求也随之开始变得越来越多样,但是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现有的资源却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最终对高校音乐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三)音乐素养受高校教育的影响非常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其自身的实际情况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例如性别差异,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之中,男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不如女生的音乐素养;理科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不如文科专业的学生素养等等。除了这些因素之外,学校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一问题。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以及课程教学的质量都会影响到学生音乐素养水平。音乐素养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高校作为音乐教学的外部环境,如果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将会对音乐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2]。 三、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下高校音乐教学及实践 (一)积极转变音乐教育理念。通过教育理念能够对音乐教学进行积极引导,并且其还可以让教师和高校了解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帮助音乐教学在高校之中明确自己的地位。音乐教学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操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可以说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无法被替代。通过开展音乐互动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以乐观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以及生活之中。高校开展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校应当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积极转变自身音乐教育的教育理念。首先高校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音乐教育;其次教师应当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同时将传统技能教学的方法转变为音乐文化熏陶以及情感教育;学生作为教学主题应当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音乐认知结构。从而有效提高音乐教育的效率和质量[3]。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公共音乐课是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要想实现多元化音乐教学。高校除了应当丰富音乐教育的加血内容之外,还应当注意选择合适的多元化音乐教材。音乐教育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进行高校音乐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每一位学生的音乐基础,教学内容应当从简单到困难,借此有效激发出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例如,音乐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将他们划分为一个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音乐教材进行课程教学。 (三)营造出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要想有效提高高校音乐教育的效率和质量,高校可以通过在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借此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之中。对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多种音乐活动,在内部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有效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主动投入到音乐教学之中。例如,高校可以通过开展音乐才艺大赛,让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当中提高自信心及音乐素养。又比如高校可以和文化厅、教育厅共同开展高雅艺术走进校园活动;在新年音乐会上邀请知名音乐人、音乐团体进行表演。借此有效在高校内部营造出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提高音乐教育的效率和质量[4]。 四、结语 现今,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依旧处于艰难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必须要在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之下进行不断改革创新,借此有效将高校音乐教育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展.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下的高校音乐教学实践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8,(05):14-15. [2]庞娜.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下高校音乐教学[J].黄河之声,2017,(13):42. [3]朱飞晔.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下高校音乐课题教学及实践研究——评《新课程音乐教学法——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J].新闻与写作,2016,(09):132. [4]吕薇.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下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研究[J].音乐时空,2014,(15):12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